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寫字教學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在欣賞每位書法家的作品時,我們不難發現,雖然我們學習了各種筆畫的具體寫法,但這些筆畫在不同的時代呈現出不同的寫法。這是因為每個書法家的常識、修養、人品、閱歷、氣質、個性各不相同,所以所寫字的精神氣質、思想情感、審美意識既不可能同于古人,也不可能同于同一時代的另一個書法家,甚至是同一個書法家在不同時期書寫同一個內容時,也經常會有不同的味道。作為寫字課教師,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對這些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最后在歸納總結的基礎上掌握字體變化原因以及方法,體會中國書法特別之處。一般性的做法是采用比較的方法,即先用自己寫的字與字帖上的字做比較,觀察出入大不大,出入在何處;再研究范字的特點,為什么要寫成這樣,為什么只能寫成這樣。此外,也可把不同的字帖進行比較,看每個字帖不同的特點和風貌,比較不同帖本的迥異,以便臨帖時更好地把握。比如練結構,漢字的結構有一定的規律性,在指導學生書寫的同時,教師更要注重引導學生“悟”出漢字的書寫特點及每個字各部分之間的搭配關系。再如練習運筆時,要仔細體會不同字體和不同風格作品的起收、行筆特點。
二、提高學生審美鑒賞能力
我們知道,書法藝術是線條的藝術,不同的書寫工具能創作出不同風格的作品,不同的書法幅式表現出不同的情趣味道,不同的章法布局洋溢著不同的精神向往,不同的書體記錄著不同時代的審美追求。同時,書法又是一門表現美的藝術。它不僅能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陶冶人的情操,更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美的教育。因此,在書法教學中,教師向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作品時,應該在繼承傳統教學手段的同時,積極學習和應用適合現代書法教學的教學方法。比如,我們可將多媒體應用于我們的書法課堂上,將歷史上的經典名帖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也可以將自己的講課內容制作成課件,使書法教學呈現出圖、文、像并茂的生動景象,并通過對點畫、用筆的分析,對漢字結構的分析和研究,對章法布局的思考,使學生深入體味不同的書法作品所流露的不同的藝術魅力。我們在寫字教學時,還要引導學生多角度體會書法藝術,不能憑個人的好惡簡單地進行判斷。沉雄厚重是美,筋骨堅硬也是美;剛強豐盈是美,安穩方正也是美;高雅稚拙是美,秀爽清俊也是美;健壯整潔是美,虛實枯潤也是美……這樣,在對古今書法作品的欣賞感悟中,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會逐步提高,對其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也有很好的作用。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寫字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漢字的基本書寫方法,了解漢字的筆畫、筆順及結體規律,知道書法章法布局的基本要求。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書法比賽,在比賽中運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創作。在學生進行創作的過程中,教師要發掘學生的個性特點,形成學生的個性書法。個性是學生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和教育條件下受諸多方面的影響而形成的相對固定的性格特征。在教學中,在培養學生寫字教學必須規范、端正、干凈、大方、易認、有力度的原則下,教師不應抹殺學生的個性風格,而應不斷進行鼓勵,因勢利導,培養和創造學生各自不同的書法風格。此外,教師不能因學生的作品不規矩而大加責備,抹殺其創新的火花。
四、結語
崔:比如,第一學段(1~2年級),在“識字與寫字”方面共提出六項目標。第一項“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第三項中的“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是側重于“情感、態度”的目標。第二、三、五項是側重于漢語拼音、識字寫字“知識·能力”的目標。第四項是側重于寫字習慣的目標。第六項是側重于“過程·方法”的目標。
“識字與寫字”目標的全面性,使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不僅能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會寫其中的3000個字,而且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培養了主動識字的愿望和主動識字的習慣,使學生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能把字寫對、寫美觀。而學生一旦具有識字的主動性和寫字的審美性,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和良好的識字、寫字習慣,不僅對于識字、寫字,對于學好語文,而且對于終身學習,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記:各個學段的“識字與寫字”學習目標,是怎樣體現階段性和連續性的?
崔:各個學段“識字與寫字”學習目標十分明確,階段性十分明顯,無論對教材編者還是對老師、學生,都便于操作。同時,學習、目標彼此聯系,循序漸進很好地體現了學段之間的連續性。特別是5~6年級學習目標與7~9年級學習目標的自然銜接,從學習目標這一關鍵點上,克服了長期存在的小學和初中脫節的問題,使九年的學習目標彼此銜接、渾然一體。單說識字數量和識字能力的學習目標,各學段是這樣安排的。
年級
要求認識的字
要求學會的字
識字能力
1~2
1600~1800
800~1000
學習獨立識字
3~4
2500
2000
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5~6
3000
2500
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
7~9
3500
3000
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
應當說明的是,課程標準在各個學段提出的“識字與寫字”的學習目標,是應當達到的基本要求。在實施過程中,要因地、因人制宜,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項,使廣大學生都能達標,使學有余力的學生學得更多、更好。
記:您可以具體說說“識字與寫字”的學習目標有哪些特點嗎?比如在漢語拼音方面,據我所知,適當降低了教學要求。
崔:是的。以前的教學大綱對漢語拼音要求比較高。大綱規定,漢語拼音具具有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這三項功能。由于用漢語拼音幫助閱讀,學生必須能夠直呼音節,而直呼音節對廣大學生特別是方言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來說,不僅費時而且難以做到;又由于經過多年教改實驗,積累了一些使低年級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認字,以便及早進入用漢字閱讀的經驗,2000年3月頒布的試用修訂版教學大綱,提出漢語拼音的功能是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2001年7月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與修訂版大綱一脈相承。由于漢語拼音不再具有幫助閱讀的功能,因此,課程標準將漢語拼音的學習目標作了如下規定: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能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將學習目標定位在拼讀音節而不是直呼音節,書寫音節而不是默寫音節上,把教學要求適當降低,比較符合國情,有利于大面積達到漢語拼音基本的教學要求,有助于改變拼音教學內容過多,教學時間過長,學生感到單調、枯燥的狀況。對于一些教改實驗地區、學校,可以根據實驗的需要,適當提高漢語拼音的教學要求。
記:據我了解,認寫分開,提出“認識”“學會”兩種要求,是“識字與寫字”學習目標的一個顯著特點,請您就這方面具體談一談。
崔:整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要求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課程標準在識字、寫字方面,實行“認寫分開”,提出“認識”和“學會”兩種要求。在第一學段(1~2年級)明確提出要“多認少寫”。這樣做,有以下幾個好處:1.“認寫分開”,既可以避免識的字字字要求“四會”,造成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又可以防止“認”“寫”相互掣肘,而導致認不快,又寫不好。2.“多認”,有利于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認字,以便及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這無論對培養閱讀能力,還是對培養獲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義。3.“少寫”,對教材編者來說,更便于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獨體到合體編排寫字教材;對教師來說,更能循序漸進地進行寫字指導,給學生打下堅實的寫字基礎。
要依據課標,準確把握兩種識字要求。要求認識的字,只要求認識——在本課認識,放到其他語言環境中也認識,不抄,不默,不考。要求學會的字,以往強調“四會”——會讀,會寫,會講,會用?,F在調整為會讀,會寫,了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運用。教學中再也不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讓學生抄、背詞語注釋,測試時也不要考詞語解釋。
記:在《識字與寫字》學習目標中,是不是比以往更加重視寫字了?
崔:加強寫字,重視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到了高年級,還應引導學生體會漢字的優美。這是新課標在寫字方面比較強調的。課標在寫字方面,各個學段都有明確的要求。1~2年級打好硬筆字的書寫基礎,包括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了解漢字基本知識,能把硬筆字寫得規范、端正、整潔;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3~4年級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學習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5~6年級用硬筆寫楷書,要又好又快,行款整齊;能用毛筆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7~9年級在用硬筆熟練地寫楷書的基礎上,學寫行楷字,進一步提高書寫速度;用毛筆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傊瑢懽旨仁且豁椫匾恼Z文基本功,又是一個人語文素養的體現,要依據課標的學段要求,嚴格要求,嚴格訓練,使每個學生都能把字寫得既規范,又美觀。
記:您認為,課標規定的“識字與寫字”的學習目標,還有什么特點?
崔:還有一個突出之點,就是力求給學生打下扎實的、可持續發展的識字基礎。
一、輔導學生正確使用字帖
字帖為我們練字提供了規范的樣本,因此,臨寫字帖是學寫字的一種途徑,通過這一途徑能幫助學生掌握筆法和章法,在臨帖中還能培養觀察能力,鍛煉背帖、記識的能力。
在指導學生臨帖過程中應注意從以下四方面來做:
1.多看:在動手寫字之前要認真仔細地看字帖,從中找出特征與規律。分析筆畫的長短比例和內在規律,仔細掌握運筆特點,根據運筆特點,領會按、提、頓和按、提、出的運筆方法,這樣對寫的字就有了總的印象。
2.多臨寫:寫是造型能力的訓練,就是要把細心觀察和動腦相結合,意引筆行,把觀察到的筆畫特征、長短變化、粗細變化,各部件的比例位置、組合方法都要落到實處,然后才能臨寫。
3.多比:寫好后,把所寫的字與字帖上的字相比較,查找差距,一遍一遍地改進,再反復臨寫。
4.用心專一:臨帖貴在用心專一。選好一本字帖,要一直臨下去,寫出的字不僅要與帖形似,而且要與帖神似,方可換帖。
二、開展課外書法活動
開展課外書法活動,是在寫字教學中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的重要途徑,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的。
1.書法講座:可以因地制宜,組織全班學生訪問身邊的書法家,請他講講他是如何練習書法的,也可請他講解一些有關書法知識,力求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
2.書法興趣小組:定期開展活動,教師認真輔導,培養班級書法骨干,起到領頭雁的作用。
3.書法展覽:既可激發興趣,又能互相觀摩,互相促進,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