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中學政治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教師上課本身就是一門藝術表演,如何能在課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感受到文化上的內涵,理解生命的真諦,讓他們能憑著感覺,跟著你的思路走,教給他們以人為本的理念。而且思想政治課理論性強,又與生活緊密相連。所以,我們教學的時候,可以引入生活化的語言,比如順口溜,諺語等,將學生吸引到我們的教學任務中來,將抽象深奧的三生教育理論,用淺顯的故事等生動活潑地體現出來,這樣,學生在故事中領會了三生教育的理論,學得輕松快樂,又沒有任何的負擔還能使其人生觀價值觀變得更加積極向上。
2把握好知識點與三生教育的結合
大量的研究調查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于認識事物和現實之間的那些關聯。能把握好這些關聯,才能抓住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如何思考和理解那些關聯,如何將現實與三生教育理論合理的結合起來。這樣,在授課的時候肯定能取得新穎的出人意料的效果。這就要求任課教師要從具體到抽象的講解,由個別到一般,符合認識的規律,也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在愉快輕松中學到抽象的知識。
3聯系熱點時事,激發學生興趣
很多學生在對國際時事、國際爭端研究的頭頭是道。但是,卻不喜歡學習政治,因而也就更不會去體會老師在課堂上穿插的三生教育的思想。這時候,就要抓住他們的強烈的好奇心,將這些熱點時事,與三生教育理論聯系在一起,給他們從政治、經濟、人權等方面,分析熱點、焦點。這樣,學生們能將時事政治和三生教育的理論知識聯系在一起,主動的熱情參與到政治的學習中,從中深刻的體會到三生教育理念的真諦。
4場所情景,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學生興趣
教學成效,主要取決于學生的認知,如果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能夠轉化為他內在的素質,那,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在教學中,可以考慮創設情景,加強學生的參與意識,發揮它自己的主管能動性,激發學生的三生教育的思想。比如:我們可以使用現實中發生的一些案例,將學生自己放置于其中,讓學生進行自主的選擇。在輕松快樂中理解三生教育。
5設懸疑,帶領大家在學習過程中答疑解惑,激發興趣
疑問是思維的起點,經過思維才能解疑,才能有所收獲。教師在備課時,要注意這一點,要將可以貫徹三生教育的主要的地方設置一些疑問,然后再解答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得學生的認識得到升華。
6用優美的語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空洞的說教肯定讓學生異常的反感。可是,如果,把原理、觀點和具體形象的材料結合起來,讓學生們觸手可及,這樣,抽象的概念,學生們也能通過淺顯的事例來深刻的領會了解三生教育。政治的理論包括三生理論都是比較乏味的,只有形象生動的語言,嚴謹簡潔、精煉準確的教學語言,才能始終撥動著學生的心弦,促進記憶的持久,思維的活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語言形象直觀,學生才能身臨其境,才能對理論有所理解和接受。
7良好的形象激發興趣
良好的形象,合適的肢體語言,講課的態度表情等等,這些,都有著很強的感染力,可以輕松引起共鳴。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時,覺得學習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享受,一種精神上的熏陶。可以作為言語的一個深化補充,使課堂教學松弛有度,妙趣橫生,同時也會使得同學們對貫穿的三生教育的思想有較強的理解和記憶。
8激勵性評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需要時人的一切行為的動力。為了滿足各種需要,人類會做各種努力。學生也一樣。在學習過程中,由于發展的需要,認識的需要,或者是為了認可的需要,他們會努力學習。被學生、老師的認可,是學生的一種罪基本的需要。學生總是試圖通過自己的表現,來吸引老師同學的眼光。一旦受到老師的表揚,就會產生滿足感,就會對學習產生更強烈的興趣。依據這一個特點,教師在教學中,要在合適的時候,抓住機會表揚某個學生,以此來激勵學生,讓學生能自己去學。從而完勝三生教育在我國中學生中的推廣。
9結束語
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進行基礎理論教育的最主要的學科,因此,開展德育教學具有獨特的優勢。政治教材中的任何一節知識點都可以作為德育滲透的優秀素材,而且都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例如,哲學常識主要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為已任,不管是唯物論、辯證法,還是認識論和價值觀等,都能夠引導學生建立科學的觀點。當教師在講授這些知識點的時候,將德育穿插在其中進行授課是每一位政治教師的天然職責,這樣的教學能夠做到潤物無聲。再如,在講授“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時,為了更有效的讓學生正確地認識到逆境也能成才的深刻道理,教師可以結合“青蛙效應”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其中深刻的道理;“在一鍋滾燙的開水中將一只活青蛙突然投向到鍋中,就在將要落入鍋里的一瞬間,青蛙奮力一跳,竟然死里逃生了。接著,專家又將鍋里的水換成溫水,將青蛙緩慢地放入到鍋中,這個時候青蛙在鍋里悠閑的漫游著,但是,隨著水溫逐漸的升高,這只青蛙卻沒能跳出水面。”接著讓學生分析這只青蛙最后的悲劇說明了什么?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我們是否也在上演著青蛙式的悲劇?學生們開始展開激烈的討論,很多學生得出一致結論;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節知識點,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一步地去思索:“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所蘊含著的深層哲理。這樣的教學,既能夠優化政治課堂的教學結構,又能提高政治課堂的教學效率,而且還能夠促使德育教育在政治學科中的滲透得到更進一步的落實。政治常識則是宣傳國家觀、政黨觀、民族宗教觀、國際關系觀的有力陣地,教師可通過大量知識載體,因勢利導,培養學生對我們祖國、我們人民、我們黨的熱愛之情。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開展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需要教師在政治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將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探究知識,去學習,以此來逐漸地開展德育滲透的目標。要想將高中生的主體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需要政治教師在教學設計上以及學習方式和課后反饋等方面都把學生放在第一的位置,教學時,還要同時兼顧到教學的導向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保學生實現全面均衡的連續性發展。德育教育可以通過課堂的互動教學、情境教學的方式來代替傳統課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內心體驗,多傾聽學生的內心感受,這也能夠有效地改變學生過去死記硬背的機械式的學習模式,引導他們轉變自身的學習方式,逐步地轉移到自主探究知識的學習方向上來。設置開放的教學氛圍,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探究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也有利于引導學生實現道德行為和認知行為的和諧統一,增強他們的認知,強化他們的思想意識,促使學生真正地理解學習政治知識的內涵,以此來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健康的發展。因此,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認真地鉆研教材,選擇靈活多樣的且切合實際的教學手段,就一定能夠提高政治課堂的教學效益。
三、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當制定完相關的任務目標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或者以組隊的方式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一般來說,學案教學法注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上課時教師盡量選擇分組互動的方式進行活動的開展,這樣才能取得較好效果。比如上述例子中,教師在布置完教學目標后,將全班同學劃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由5-7名同學組成,隨后教師可以讓小組同學自己確定一個組長,并讓組長為同學劃分任務。比如某個小組組長制定以下任務:“1.大家一起看書,完成老師布置的前兩個任務;2.做題能力較強的3位同學完成練習冊中的題目;3.實踐能力較強的同學完成最后一個任務,可以去現實生活中收集資料;4.當大家都完成各自的任務后,一起探討采用何種方式將實踐調查的結果展示出來。”當制訂的方案通過后,學生開始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巡視,及時給予學生一些幫助,比如一些題目學生不會做了,教師可以適當進行指點。再比如在進行案例展示策劃時,教師可以給予一些教具支持等,但教師需要注意不要直接干涉學生的學習過程,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
二、按照活動內容展示項目結果
當學生完成教學內容后,接下來需要一起展示學習結果。由于時間的關系,教師可以適當將一些實踐性較強的任務放在下次課中進行展示,而在第一堂課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看一些理論性的任務。比如第一個案例中,教師就可以讓每組學生說說自己對誠信的感受,并解釋誠信的重要性。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對對練習冊上的答案,并對一些疑難的題目進行解答,比如“思考社會上制假售假的泛濫會造成哪些危害?”這樣一道題目學生不知道如何回答,教師就可以進行相關點撥,引導學生將正確答案寫出來。第二次上課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小組完成的實踐學習結果展示出來,由于這一學習任務實踐性較強,學生需要到社會上進行相關市場調查,因此,每個小組所展現的內容和方式都不一樣,比如有的小組用手機記錄下社會上這樣一則誠信的故事:“一個不起眼的表店一直生意都不是太好,眼看就要關門的時候,老板在最后一天提出一個告示,告示上說本店所賣的鐘表時間都不是太準,24小時慢2秒,所以請大家在購買時謹慎購買。當大家看到這個告示后,紛紛前去購買,小店鋪的生意迅速起死回生。”這樣的記錄就非常符合實際,是生活真實的小故事,學生看到這樣一個小視頻后,會紛紛思考,從而對誠信的作用有一個更深入認識。再比如有的小組用漫畫方式諷刺了一些社會上不誠信的現象,有的小組用講故事的方式展現了自己的調查結果,當同學們完成教學結果的展示后,教師可以進行相關結果講評和評比,對于一些表現優異的小組給予物質獎勵,對于那些表現不是太好的小組給予鼓勵,從而促使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積極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