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機械系統設計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舞臺吊標分為電動和手動兩種,它主要用于懸吊和升降各種幕布、燈具、布景等物,是上下左右頻繁移動機械,所以吊桿也是舞臺安全的主要系數。電動吊桿的作用可以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起至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一個舞臺的深度有14米,我們可以為他設置電動吊桿38道,其中24道景桿(含一道前沿幕)、14道備用吊桿【包括2道二維側光燈架】,一道升降電影銀幕架、1道燈光渡橋及無極均勻伸縮大幕機1套。
通過我們多年使用舞臺吊桿機械的經驗,我們認為泰州長江影視工程設備廠生產的產品,性能最穩定,安全最可靠,已經被上百家劇院采用。其運用了蝸輪蝸桿減速系統、材質為錫青銅,磨擦系數小,傳動效率高。有防沖頂保護、上下限保護?;啚殄冧\防跳繩花輪,安裝不須焊接在滑輪梁上,如焊死,以后維修、調整極不方便。長江影視設備廠的滑輪都是用抱箍羅栓固定。當吊桿升、降至某一位置時,ABS抱死系統立即斷火緊鎖馬達,這樣確保吊桿停至此位置下滑系數最小,安全性達到最高。且強弱電分開控制。
所以在這里設計了舞臺機械的具體參數:
A、景物吊桿技術參數如下:
電機功率:2.2KW吊點數:4個
升降速度:0.27m/s桿體長暫定:16米
電機轉速:1400轉/分速比為:40:1
提升荷載為:400KG桿體為鋼管
控制方式:點控
該型吊相具有上下限位,沖頂保護裝置。制動形式:蝸輪、蝸桿自鎖,電磁抱閘。噪音≤45dB.
吊桿桿體用兩根Φ50黑鐵管焊接成吊桿,中間接頭內襯鋼管。最后均刷防銹漆兩遍,外層噴黑色油漆。
B、燈光吊桿技術參數如下:
電機功率:3KW吊點數:4個
升降速度:0.18m/s桿體長暫定:14米
電機轉速:1400轉/分速比為:50:1
提升荷載為:600KG桿體為?50黑鐵管吊桿
控制方式:點控
該型吊桿具有上下限位,沖頂保護裝置。制動形式:蝸輪、蝸桿自鎖,電磁抱閘。噪音≤45dB。
吊桿桿體用Φ50;黑鐵管焊接成吊桿,中間接頭內襯鋼管。最后均刷防銹漆兩遍,外層噴黑色油漆。
舞臺機械設計原則
(節選)1、鋼結構
a)所有承重的鋼結構件,其結構剛度大于1:1000
b)鋼結構件應設計合理,鋼結構及其接頭應能承受最大額定載荷和由緊急停車造成的沖擊載荷;
c)鋼結構件所用材料應符合有關標準;
d)鋼結構焊縫須符合有關規定,主要焊縫應進行無損探傷檢查;
2、吊物與卷揚裝置
①卷揚機卷揚機上的電動機和制動器應聯合動作,只有電動機電源接通時,才能許可制動器打開;萬一制動器打開,而電動機沒有接通電源時,只許吊桿(負載)靜止或低速下降;
②卷筒組件
卷筒直徑不小于鋼絲繩直徑的30倍;
卷筒用優質灰鑄鐵或厚壁無縫鋼管焊接并經精確機械加工而成;
鋼絲繩嶼卷筒繩槽中心線的夾角應中于2.5度;
卷筒組件應設計防止鋼絲繩在負荷或松馳狀態下跳槽的裝置。
③滑輪
滑輪的節圓直徑,不應小于鋼索直徑的28倍;
滑輪及滑輪組應采用滾動軸承支承;
滑輪及滑輪組應有防止鋼絲繩脫槽的保護裝置。
鋼絲繩與滑輪的偏角不超過2.5度。
④鋼絲繩
懸吊鋼絲繩應為帶有人造纖維芯的軟鋼絲繩;
預先檢驗:供貨時所有的鋼絲繩均應分批測試;
現場處理:鋼絲繩在安裝期間應小心處理,不能以任何方式技術打結或損壞;受損或變形的鋼絲繩不予接收。所有切斷頭都應妥善處理;
安裝:鋼絲繩不應與設備的固定或移動部分磨擦,在有損壞或卡住風險的地方,應采取正確防護措施;
懸掛支承:穿過頂樓的轉向滑輪或在其它需要懸掛支承的地方,鋼絲繩應在滑輪上進行支承。
⑤鋼絲繩配件
鋼絲繩配件應采用表面鍍鋅的標準配件;
鋼絲繩配件規格尺寸與鋼絲繩匹配;
使用鋼絲繩夾的地方,每個接頭至少使便用3個正確安裝的繩夾。
3、吊桿
a)吊桿采用圓管桿或桁架桿,管子或構架應平直、無扭曲變形;
b)管桿采用優質無縫鋼管制造;
c)桿的接頭應盡量少,接頭采用實心圓棒與管子配合;
d)懸吊鋼絲繩的端頭用單獨安裝于桿上的調節裝置進行調整;
e)管端:管端應配有帶醒目顏色的永久性塑料帽或鋼封頭;
4、限位、定位、超程開關
a)限位及定位開關
i.行程終止限們開關:行程終止限位開關應能測出設備正常行程綹并使之停車;
ii.中間定位開關:在合適的地方配置中間定位開關和減速開關;
iii.直接碰撞限位開關:行程終止限位開關也可選用直接碰撞限位開關。
b)超程限位開關
超程限位開關:所有電動設備都應安裝單獨的超程限位開關,以防行程終止限位開關發生故障導致機械損傷。
4、電動機
a)工作循環:舞臺機械按斷續操作設定。每個工作循環規定為在載荷條件下6次全行程運轉并有15min停頓;
舞臺吊標分為電動和手動兩種,它主要用于懸吊和升降各種幕布、燈具、布景等物,是上下左右頻繁移動機械,所以吊桿也是舞臺安全的主要系數。電動吊桿的作用可以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起至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一個舞臺的深度有14米,我們可以為他設置電動吊桿38道,其中24道景桿(含一道前沿幕)、14道備用吊桿【包括2道二維側光燈架】,一道升降電影銀幕架、1道燈光渡橋及無極均勻伸縮大幕機1套。
通過我們多年使用舞臺吊桿機械的經驗,我們認為泰州長江影視工程設備廠生產的產品,性能最穩定,安全最可靠,已經被上百家劇院采用。其運用了蝸輪蝸桿減速系統、材質為錫青銅,磨擦系數小,傳動效率高。有防沖頂保護、上下限保護?;啚殄冧\防跳繩花輪,安裝不須焊接在滑輪梁上,如焊死,以后維修、調整極不方便。長江影視設備廠的滑輪都是用抱箍羅栓固定。當吊桿升、降至某一位置時,ABS抱死系統立即斷火緊鎖馬達,這樣確保吊桿停至此位置下滑系數最小,安全性達到最高。且強弱電分開控制。
所以在這里設計了舞臺機械的具體參數:
A、景物吊桿技術參數如下:
電機功率:2.2KW吊點數:4個
升降速度:0.27m/s桿體長暫定:16米
電機轉速:1400轉/分速比為:40:1
提升荷載為:400KG桿體為鋼管
控制方式:點控
該型吊相具有上下限位,沖頂保護裝置。制動形式:蝸輪、蝸桿自鎖,電磁抱閘。噪音≤45dB.
吊桿桿體用兩根Φ50黑鐵管焊接成吊桿,中間接頭內襯鋼管。最后均刷防銹漆兩遍,外層噴黑色油漆。
B、燈光吊桿技術參數如下:
電機功率:3KW吊點數:4個
升降速度:0.18m/s桿體長暫定:14米
電機轉速:1400轉/分速比為:50:1
提升荷載為:600KG桿體為?50黑鐵管吊桿
控制方式:點控
該型吊桿具有上下限位,沖頂保護裝置。制動形式:蝸輪、蝸桿自鎖,電磁抱閘。噪音≤45dB。
吊桿桿體用Φ50;黑鐵管焊接成吊桿,中間接頭內襯鋼管。最后均刷防銹漆兩遍,外層噴黑色油漆。
舞臺機械設計原則
(節選)1、鋼結構
a)所有承重的鋼結構件,其結構剛度大于1:1000
b)鋼結構件應設計合理,鋼結構及其接頭應能承受最大額定載荷和由緊急停車造成的沖擊載荷;
c)鋼結構件所用材料應符合有關標準;
d)鋼結構焊縫須符合有關規定,主要焊縫應進行無損探傷檢查;
2、吊物與卷揚裝置
①卷揚機卷揚機上的電動機和制動器應聯合動作,只有電動機電源接通時,才能許可制動器打開;萬一制動器打開,而電動機沒有接通電源時,只許吊桿(負載)靜止或低速下降;
②卷筒組件
卷筒直徑不小于鋼絲繩直徑的30倍;
卷筒用優質灰鑄鐵或厚壁無縫鋼管焊接并經精確機械加工而成;
鋼絲繩嶼卷筒繩槽中心線的夾角應中于2.5度;
卷筒組件應設計防止鋼絲繩在負荷或松馳狀態下跳槽的裝置。③滑輪
滑輪的節圓直徑,不應小于鋼索直徑的28倍;
滑輪及滑輪組應采用滾動軸承支承;
滑輪及滑輪組應有防止鋼絲繩脫槽的保護裝置。
鋼絲繩與滑輪的偏角不超過2.5度。
④鋼絲繩
懸吊鋼絲繩應為帶有人造纖維芯的軟鋼絲繩;
預先檢驗:供貨時所有的鋼絲繩均應分批測試;
現場處理:鋼絲繩在安裝期間應小心處理,不能以任何方式技術打結或損壞;受損或變形的鋼絲繩不予接收。所有切斷頭都應妥善處理;
安裝:鋼絲繩不應與設備的固定或移動部分磨擦,在有損壞或卡住風險的地方,應采取正確防護措施;
懸掛支承:穿過頂樓的轉向滑輪或在其它需要懸掛支承的地方,鋼絲繩應在滑輪上進行支承。
⑤鋼絲繩配件
鋼絲繩配件應采用表面鍍鋅的標準配件;
鋼絲繩配件規格尺寸與鋼絲繩匹配;
使用鋼絲繩夾的地方,每個接頭至少使便用3個正確安裝的繩夾。
3、吊桿
a)吊桿采用圓管桿或桁架桿,管子或構架應平直、無扭曲變形;
b)管桿采用優質無縫鋼管制造;
c)桿的接頭應盡量少,接頭采用實心圓棒與管子配合;
d)懸吊鋼絲繩的端頭用單獨安裝于桿上的調節裝置進行調整;
e)管端:管端應配有帶醒目顏色的永久性塑料帽或鋼封頭;
4、限位、定位、超程開關
a)限位及定位開關
i.行程終止限們開關:行程終止限位開關應能測出設備正常行程綹并使之停車;
ii.中間定位開關:在合適的地方配置中間定位開關和減速開關;
iii.直接碰撞限位開關:行程終止限位開關也可選用直接碰撞限位開關。
b)超程限位開關
超程限位開關:所有電動設備都應安裝單獨的超程限位開關,以防行程終止限位開關發生故障導致機械損傷。
4、電動機
a)工作循環:舞臺機械按斷續操作設定。每個工作循環規定為在載荷條件下6次全行程運轉并有15min停頓;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工作經驗;研究資料
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通過運用計算機技術,由計算機系統進行協調及控制,從而完成運動、能量流和機械力等各項動力學相關的任務,同時其各個機電部件相互聯系、相互配合和相互協調,組成完整的系統結構。基于該系統結構的程序性和任務性,在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的設計與研究上應該站在“系統”的相關角度,以便進行有效科學的安排設計。
1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的設計要求
1.1保證較高的精確性
機電相關產品的精確程度直接關系著系統整體的質量和效益,機電一體化機械的技術性能、工藝水平及功能都要求選擇優質產品,也就是說,機電一體化產品的首要標準和要求便是高精確度。
1.2反應性能要強
機電系統具有良好的反應性能,即在系統接受某一指令后,能夠較短時間內對該指令進行任務的執行,從而保證系統能夠更加精確地完成任務。另外根據系統的運行狀況,做好準確、及時獲得相應指令的控制,能夠增加任務完成和執行的準確性。
1.3具有較強的穩定性
在機電一體化機械設計中,為了保證更好的系統精確度和反應性能,往往會在無間隙、低摩擦、高剛度和高諧振頻率等方面對系統提出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還要求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有壽命長、體積小、重量輕和可靠性高等優點。
2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的構成
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通常是由傳動機構、導向機構和執行機構三部分構成。
2.1傳動機構
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中的傳動機構,不僅僅是轉速和轉矩的轉換器,耗時伺服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設計要求中,傳動機構首先要具有較高的精確度,同時必須滿足重量輕、噪音低、體積小、運轉速度高和可靠性高等方面的要求和特點,結合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中對伺服控制的要求和標準進行傳動機構的設計研究,以便更好地提升系統機械結構中的伺服性能。
2.2導向機構
導向機構在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中主要起到的是導向作用和支撐作用,一般包括導軌和軸承等。導向機構的正常作用的發揮可以有效保證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中的組成部分和各個裝置能夠安全、準確完成指定的任務運動。
2.3執行機構
執行機構,是指在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中直接完成任務指令的操作裝置和部分,一般情況下,執行機構所具備的高靈敏度和精確度以及高重復性能和可靠性,可以保證其根據不同的任務指令和相關要求,在動力源的推動下完成預先設定的各種操作任務。在目前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計算機的應用能通過其強大有效的功能,使傳統機電的動力發動機轉換成為可變速、動力和執行的多功能發動機,從而使得執行機構和傳動機構得到進一步的簡化。
3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的設計思想
3.1動態設計思想
在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的設計中,通過靜態設計的有效協助,為了更好的研究整個機械系統結構的頻率特點和性質,完成各個系統環節數字模型的建立,推動促進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的傳遞函數,必須充分有效地通過自控方法進行頻率特性的計算,這便是動態設計。機械系統的頻率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不但能夠反映出整個系統在不同信號頻率下的相應反應,還決定了系統的工作最大頻率、抗干擾性和穩定性。
3.2靜態設計思想
靜態設計是指按照機電一體化各個機械系統的功能要求,通過相關的研究和經驗初步、大體上制定出機械系統設計的步驟及方案。方案中主要涉及整個系統部件之間的控制、連接以及部件的種類和對能源的需求等?;痉桨冈O計完成后,應以技術手段為基礎,設計出系統中各部件的運動關系、參數及結構,確定部件及相應零件的材料、精確度和結構方式,并對執行元件發電功率、參數和過載能力進行驗算,對其他相關的元件和部件進行配置系統的選擇等等。
4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的性能分析
想要使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良好的伺服性能得到保證,不但需要從機械系統的靜態特征方面得到更好的滿足,同時還要充分的運用理論研究和自動化的控制方法對整個系統體系進行動態設計和分析。另外,機械系統的動態設計應該以系統靜態的數字模型為基礎,根據自動化控制的要求和方法研究分析系統的整個頻率特性,并通過調整相應的頻率,改善系統整體的伺服性能。
4.1數字模型的建立
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數字模型的建立和電氣系統的數字模型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基本相似,即都是通過折算將比較負責的結構裝置簡單化,轉為等效的數學函數關系,并用數學中的線性微分方程表達式將其表達出來。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的數字模型分析通常情況下都是輸入與輸出的聯系。比如,把比較復雜的系統機械參數,彈性模量、阻尼和系統慣量等統一進行處理,并對各個機械參數進行數學方式的分析,從而得出它們對整個機械系統的影響。在數字模型的建立之前,需要先對機械系統中的不同物理量進行折算,使它們直接轉化到某個元件上,從而把多變、復雜的多軸傳動變為單軸傳動,在此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總機械系統性能不變的原則。這樣,以單軸為基礎的輸入量和輸出量的關系,就能夠建立相關的數學表達式,從中反應出機械的相應性能,從而應用并指導實際中的設計。
4.2性能參數的影響
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設計要求必須要工作可靠、精確度高、運行平穩等,既是靜態設計中的研究問題,也是動態設計對伺服機構的要求,這就應該通過對有關參數的調整,優化整體系統的性能。
5結語
通過以上論述,從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的性質、概念等方面進行相關分析,分別從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的設計要求、基本構成、設計思想和性能分析四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分析,機電一體化機械系統設計研究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作者:朱翔宇 王玉樂 單位:聊城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青島科技大學自動化與電子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農明武.技校生參加"機電一體化"技能競賽的指導策略[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01).
[2]韓向可,吳耀春.應用型本科機電一化系統設計課程改革探索[J].裝備制造技術,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