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復合板熱處理工藝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試驗材料及試驗方案
1.1試驗材料本文研究的材料為14Cr1MoR+S32154爆炸復合板,規格為(3+75)mm,2種材料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見表1和表2。
1.2試驗方案制定不同熱處理工藝,對14Cr1MoR+S32154試板進行熱處理試驗,并檢驗理化性能和顯微組織,試驗方案見表3。
2試驗結果及分析
2.1試驗結果理化性能檢測結果見表4.
2.2結果分析
2.2.1理化性能1)爆炸復合板依靠炸藥爆轟產生的沖擊力完成基覆板的冶金接合,完成爆炸焊接的同時,復合板也產生了沖擊硬化和內應力,表4中6號試樣為爆炸復合態的力學性能,與原始基板相比,其力學性能表現為強度高,屈強比高,斷后伸長率低。2)1、2號試樣經歷了相變溫度以上的高溫熱處理,基板性能與原始狀態相比有較大差別,強度降低,沖擊吸收功減少,斷后伸長率增加。1號試樣經歷了高溫正火+720℃回火熱處理,基層獲得較好的強度和塑韌度配合,綜合力學性能較好;2號試樣的熱處理為800℃退火,與1號試樣相比,強度和塑性差別不大,但沖擊韌度大幅度降低,對覆層彎曲和晶間腐蝕檢驗均不合格。800℃下長時間停留對覆層S31254產生了不利影響,析出了脆性相。3)3、4、5號試樣的熱處理為相變溫度以下的低溫熱處理,旨在消除爆炸沖擊硬化,恢復性能,盡量減少對覆層S31254析出相的影響。從表4試驗結果可以看出,低溫退火可以消除爆炸加工硬化現象,隨著加熱溫度的升高,基層14Cr1MoR強度逐漸降低,塑性變好,沖擊吸收功無明顯變化。同時覆層的外彎試驗和晶間腐蝕試驗結果均合格,可見低溫熱處理未對覆層產生明顯不利影響。
2.2.2顯微組織分析1)基覆材的原始狀態顯微組織如圖1所示,基層為貝氏體組織,覆層組織為孿晶奧氏體+少量碳化物。2)1號試樣經正火+回火后復合板基覆層的顯微組織如圖2所示,熱處理后基層組織為鐵素體+貝氏體,覆層組織為等奧氏體+碳化物,由于加熱溫度低,奧氏體為等軸晶粒[4];2號試樣800℃退火后的金相組織如圖3所示,熱處理后基層組織為鐵素體+珠光體+貝氏體,覆層組織為孿晶奧氏體+碳化物。與2號試樣相比,1號試樣基層組織更為均勻,更接近原始組織,故力學性能較好,但由于加熱溫度高,覆層組織與原始狀態相比變化較大。與原始狀態相比,2號試樣覆層晶界和晶內產生了大量析出物,導致力學性能惡化和耐蝕性降低。3)由于3、4、5號試樣的熱處理為相變溫度以下的退火處理,基層未發生相變,因此主要對覆層組織進行觀察分析。金相照片(見圖4)顯示,3號和4號試樣的金相組織與原始狀態最為接近,為孿晶奧氏體+少量碳化物,5號試樣在晶內和晶界析出相明顯增多。
3結語
1)奧氏體不銹鋼S31254在1120℃加熱快冷后得到的組織為等軸奧氏體晶粒,要得到原始狀態的孿晶奧氏體,需要在更高溫度下進行固溶處理。2)在650℃下加熱,S31254的晶界和晶內開始大量析出碳化物和高溫相,并且隨著溫度的升高析出相增多,在800℃時,材料塑性惡化,耐蝕性下降明顯。3)14Cr1MoR與S32154爆炸復合后的熱處理溫度宜采用600℃下的再結晶退火,既可很好地消除爆炸沖擊硬化,又能將對2種材料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作者:王強達范述寧單位: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復合材料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