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專業人才培養金屬材料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構建專業課程體系,科學配置理論、實踐和創新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建設是地方本科院校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之一。基于應用型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對基礎理論、工程實踐與技術創新和諧發展的目標要求,對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現有教學體系進行梳理,合理規劃基礎知識、專業知識以及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等相得益彰的教學內容,統籌規劃各階段課程安排[2]。通過架構科學的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知識體系,全面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改善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教育教學質量。我校金屬材料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框架見表1。課程體系中,第一和第二學年以數理類基礎課程、電學與計算機基礎課程、力學機械類基礎課程為主,通過少量專業基礎課程的設置,對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有初步認知。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主要以專業知識學習為主,確定了以金屬材料的組成與結構、制備、性能與應用以及材料的表征為核心課程,涵蓋若干專業理論課程和實踐項目的金屬材料工程本科專業課程體系。
1.2強化實踐教學,突出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地方本科院校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應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加大實踐環節的比重,構建以能力為本位、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系統化的實踐教學體系。我校金屬材料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以實踐項目為載體進行實踐教學,結合“三性”實驗等多層次實驗教學內容的合理配置,實現知識到能力的轉化,以提高學生的工程能力[3]。地方本科院校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可以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工程”項目,實行本科生導師制,舉辦科技作品大賽,引導學生參加導師課題。通過組織協會、開辦論壇講座、舉辦創業大賽等形式開展創業教育、創業培訓、創業實習,以學生創業促進學生就業。以地方科技園的資源優勢為平臺,鼓勵在校研究生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實現自我價值。我校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的教師以江蘇省“材料表面技術”重點實驗室、常州市“先進金屬材料和制備技術”重點實驗室為科研平臺,開放材料科學與工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從科研項目中提煉綜合性實驗項目,拓展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近三年指導學生參加了國家和省級大學生創新項目7項,鼓勵學生參加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兩次榮獲一等獎,創新成果豐富,效果明顯。
1.3加強與地方產業、行業、企業的互動,促進產學研合作,整合金屬材料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資源通過與材料和工程技術領域的重點企業緊密的產學研合作,形成高校與企業協同培養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應用人才的機制。根據企業對人才知識結構和綜合能力的要求,改革專業課程設置和課程教學內容,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增強學生創新能力和工程應用能力。建設大學生和研究生實踐教學基地和實驗教學平臺,建設企業研究生工作站,聘請企業高級工程技術人員擔任“產業教授”和“兼職碩導”,聯合指導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從而為江蘇省培養科研及實用型經濟建設人才。目前,我校金屬材料工程專業與南方軸承、江蘇國強鍍鋅實業有限公司、常州鑫隆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常州中鋼精密鍛材有限公司等幾十家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分別從鑄造及軋制技術、熱交換器焊接技術、金屬材料熱處理、新型鍍鋅合金成分優化、材料失效與防護等方面承擔了多項產學研項目,不僅解決了企業的關鍵材料和工藝等技術問題,而且為人才培養提供優質的教學和科研條件保障,促進了教學與科研的有機銜接。
2結語
地方本科院校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應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建立人才培養結果信息反饋制度,根據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反饋意見以及市場需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內容,實現人才培養與地方經濟需求的有效對接。
作者:劉亞王建華蘇旭平魏坤霞單位:常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