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靈桿菌素生產工藝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靈桿菌素的組成結構分析
1.1理化分析分別精密稱取靈桿菌素(批號070627)和市售靈桿菌素(白天鵝產)各50mg,蒸餾水稀釋至50mL,分別采用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莫氏試劑法、斐林試劑法、茚三酮法、雙縮脲法、FeCl3法進行理化鑒別。(結果見2-3)
1.2靈桿菌素TLC分析[7,8]精確稱取靈桿菌素(批號070627)0.025g溶于3mol/L的硫酸,用蒸餾水稀釋至10mL,振蕩溶解,密封置110℃烘箱中加熱12h后,冷卻至室溫,加適量碳酸鋇,4000r/min離心20min,取上清,用1mol/L氫氧化鈉調至中性,濃縮后真空冷凍干燥。取干品0.050g,溶解并定容50mL,待其溶解,得靈桿菌素多糖水解液。取混合單糖溶液和多糖水解液各10μL,分別點樣于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正丁醇:乙酸乙酯:異丙醇:冰醋酸:水:吡啶=3:8.5:5.25:3:2.5:2.5為展開體系,室溫展開。待展開劑前沿距板頂2cm時,取出,自然晾干,苯胺-二苯胺-磷酸顯色劑,置于85℃烘箱內加熱10min后觀察現象。(結果見2-4)
1.3靈桿菌素HPLC分析[12-15]精密稱取靈桿菌素(批號070627)適量,用去離子水配制成10μg/mL、20μg/mL、40μg/mL、80μg/mL四個濃度對照品溶液,0.22μm水膜過濾,備用;以10μg/mL大腸桿菌脂多糖為對照品,各取5μL進行HPLC分析。
2結果與討論
2.1靈桿菌素生產工藝優化結果
2.1.1靈桿菌素提取工藝優化結果靈桿菌素提取工藝優化結果表明,以糖含量、蛋白含量及多糖提取效率綜合評價結果顯示,酚水法提取靈桿菌素效果顯著,超聲法在破壁效果上顯著,因此在生產工藝中利用超聲破壁,酚水法提取。
2.1.2靈桿菌素制備工藝優化結果靈桿菌素制備工藝優化結果表明破壁時間、菌體:苯酚液比、乙醇沉淀體積對靈桿菌素的多糖和蛋白含量均有影響,影響順序分別為C>B>A和B>C>A,為了確保靈桿菌素收率,降低雜蛋白含量,最適工藝條件為:超聲破碎時間為30min、菌體:45%苯酚液(g:v)比例為1:30、3倍體積95%乙醇沉淀。
2.2靈桿菌素的組成結構分析結果
2.2.1理化反應分析結果靈桿菌素理化分析結果表明,靈桿菌素與對照品相比在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莫氏試劑法、茚三酮法、雙縮脲法等檢測項中顏色反應一致,多糖特征反應明顯,并有一定量的蛋白質。斐林試劑法和三氯化鐵法顏色反應現象不一致,可初步斷定市售樣品中含有右旋糖苷、甘露醇等凍干制品賦形劑成分及工藝中有去除溶媒殘留過程,因此不含有苯酚。
2.2.2TLC分析結果靈桿菌素水解液經薄層色譜分析呈現四個斑點,與對照品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顏色(淺棕黃、深棕黃、黃色)和Rf(0.53、0.50、0.45)相一致,另外還有一個未知斑點(黃色,Rf為0.41),表明靈桿菌素是由多種單糖組成的多聚糖。
2.2.3靈桿菌素HPLC分析結果靈桿菌素經高效液相色譜法分析后出現明顯脂多糖特征峰,且出峰時間基本一致,且峰面積與樣品濃度間有明顯的線性關系。
3結論
靈桿菌素自應用于臨床研究以來受到了廣大醫藥工作者和患者的青睞,經臨床藥理學研究廣泛證明其對急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口腔粘膜病,銀屑病,傳染性肝炎,放化療造成的白細胞減少癥以及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等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中國的制藥企業處于起步階段,生產制備過程仍然延續國外六七十年代的方法,生產過程中設備簡陋、生產技術陳舊,從原料到提取過程沒有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同時沒有注意到各學科之間的交叉互補,藥學和免疫學等相關學科的前沿的分析手段和理念沒有更好的為靈桿菌素的基礎研究服務。同時,國家對靈桿菌素注射劑的質量標準還不完善,質量控制不嚴格,嚴重違反了臨床應用過程中藥品使用的安全、有效和可靠性的原則,導致副反應嚴重。所以本研究對靈桿菌素生產工藝進行優化,并對功效成分進行初步結構分析,希望為保證靈桿菌素的質量穩定和療效的提高提供科研基礎,為生化藥品質量監管提供一些理論基礎和特異性的手段、方法。
作者:楊晶楊秀峰殷微微安明顯李璐孫皎單位: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