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形勢下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的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年來人們節能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對于環境問題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我國也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希望社會各界在發展過程中都能夠加大環境保護的關注度,切實提高各種資源的利用率,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產生的破壞,促使我國真正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基于此,在本文中首先簡單介紹了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意義,結合目前環境保護現狀,探討了幾點有效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夠促進我國未來經濟水平的穩步增長,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關鍵詞: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有效措施
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都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不論是國家政府部門還是企業個人,都應該從自身入手,加大節能環保意識為環境保護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不斷深入,在環境保護過程中,人民群眾也應該自覺參與到節能減排中,盡量發揮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優勢,改善我國現有的環境問題,所以在新時代背景下必須加大對環境保護的關注力度,促使我國真正實現綠色化發展。
1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概述
目前我國國民經濟水平得到了極大的增長,各行各業都獲得了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但與此同時,生態環境所面臨的污染也越來越嚴重,能源消耗越來越大,這都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穩步增長的重要因素。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惡化,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焦點。為了能夠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的穩步增長,全面落實節能減排措施已經成為重點問題,節能減排主要就是指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過程中節約各項資源,盡量減少各種有害物質的排放量,加大資源的利用率,真正實現各種資源的優化配置。結合到具體工作中,就是指在節約資源和能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各種有害物質的排放量,嚴格按照十一五規劃的要求,落實我國科學發展觀,真正構建和諧、文明、綠色化社會,同時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要求,落實節能減排措施,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優化我國經濟產業結構,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是維護社會各界長遠利益的重要手段。在節能減排過程中,也必須加大綠色化技術的應用力度,才能夠真正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和諧統一。
2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意義
為了能夠確保國民經濟水平的穩步增長,做好環境保護和能源節約都是非常關鍵的,國際市場形成以后,我國經濟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但是由于部分傳統行業仍然使用以往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在資源使用和供給方面都面臨著非常嚴重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供應力度不夠、需求量不斷增長,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能源危機現狀。根據相關研究顯示,我國總體的能源消費占據主導地位。從2007年到2017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費總量已經達到了30萬億t,而且受到目前能源結構的影響,未來各個行業的能源需求量也會不斷的增加,而石油天然氣這些傳統的能源也終將會面臨短期的現象。雖然我國也加大了各種新能源的開發力度,但是由于長久發展引起的能源危機在短時間內仍然得不到緩解,煤炭等傳統能源需求量仍然會不斷的增長。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煤炭作為主要能源來源,其利用率相對較低,各種工藝手段也比較落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能源危機現狀,同時也帶來了非常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我國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也正是由于這一特點,我國陸續提出了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相關策略,希望通過這樣的措施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水平,改善我國現有的能源結構。社會經濟水平的穩步增長與環境保護工作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特別是一些傳統的企業,隨著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傳統的市場結構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同時也獲得了新的發展契機,相信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只有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才能夠促進企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轉型和升級,從而保證企業的良性發展,使用這樣的方式也能夠進一步緩解我國能源緊缺的現狀。
3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現狀
3.1法律法規不到位
自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也陸續頒布了一些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落實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環境保護工作的有序開展,尤其是在節能減排方面,由于資金投入力度不夠,并沒有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導致節能減排效果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標準,也會進一步加大能源浪費現象。另外,對于一部分經濟相對比較落后的區域,并沒有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相關政策,落實環境治理手段,也會影響環境保護工作的總體水平。
3.2缺乏新興技術支持
為了從根本上提高環境保護的實際效果,就需要積極開展新興技術,加大新型技術的支持力度,目前我國在這一方面的投入力度并不夠,缺少必要的高新技術作為支持。現如今,我國大部分的企業進行節能減排工作仍然依靠外來設備,一方面會加大企業在節能減排方面的成本支出,另外,引進的設備并不是結合企業的實際狀況生產的,并不能夠滿足企業生產的實際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節能減排的效果。
3.3公眾參與積極性不強
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但是由于部分群眾環境保護意識相對較弱,并沒有從思想上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也沒有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環境保護中,部分群眾僅注重對生活環境的維護,而忽視了環境治理。另外,由于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大量排放,對水資源和土地都產生了非常嚴重的破壞。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化肥、農藥,也會對土壤和水體產生非常嚴重的污染。從工業角度來講,生產環節產生的廢水也并沒有進行有效的回收和科學的治理,而是直接將其排放到河流中,這也會進一步加大環境的惡化程度。
4.1政策法規的完善
要想保證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同時政府部門也應該進一步加大對環境保護方面政策法律法規的完善力度,確保能夠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機制,進一步完善節能減排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大節能減排工作的執法力度,對于節能環保方面的執法檢查進行不斷的深入,對于各個企業存在的違章違法行為進行嚴厲的查處,盡快實施一些有利于節能減排財稅價格以及金融方面的激勵機制。從市場機制方面,充分發揮法律法規政策的積極作用,從而真正實現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還可以將綠色信貸機制應用到銀行中,由于信貸政策具備低能耗、高附加值、低污染的特點,可以針對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進行信貸投入,加大控制力度,這樣就能夠有效降低投資盲目跟風低水平建設的出現。另外,還應該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鼓勵循環經濟節能減排技術的逐步完善和改造,并且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可靠的融資服務。
4.2調整企業的市場結構
針對一些相對比較特殊的行業,尤其是需要重點開展環境保護的產業,由于這部分企業碳排放量相對過多,所以也應該加大環境保護的關注力度,才能夠順利落實節能減排相關政策要求。為了能夠保證這些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就應該嚴格按照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將市場需求與產業結構進行有效的銜接,以市場需求為前提,保證整個行業的產業結構更加科學合理利用新興的技術手段,來減少企業的碳排放量。為了能夠保證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順利落實,這一部分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還應該重點培養行業的前瞻性,嚴格按照當代市場發展的實際需求,準確預測該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做出正確的判斷。此外,各個行業也應該建立專門的監管機構,其主要工作內容就是針對市場狀況進行調查分析,再結合政府部門提出的相關政策,結合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進行可靠的預測,并且根據預測對企業的未來發展提出可靠的決策,確保企業能夠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的大背景下,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調整產業結構上,保證生產出的產品能夠更符合市場的發展需求,將發展重點放在低碳產品上,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隨著我國各項新政策的不斷推廣和落實,企業也應該對自身的產業結構和技術手段進行不斷的完善和調整,以此來滿足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利用綠色產業和環保技術,推動企業產業結構的良性發展,及時淘汰老舊的產品,加快綠色產品的研發力度,使企業得到可持續發展。
4.3增強大眾環保意識
首先,相關部門需要進一步加大對各大企業的監管力度,確保企業的管理人員能夠形成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將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放在第一位置,可以使用互聯網技術和宣傳欄等多種途徑,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的宣傳,確保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能夠充分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從我做起,養成低碳生活方式,盡量選擇能源消耗低的設備,將以往能耗較高的設備逐漸淘汰。其次,環保部門還應該定期開展節能減排宣傳周、低碳日等活動,為各大企業普及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提倡企業員工選擇公共交通工具上班,建立綠色交通出行模式。最后,對于企業自身來說,應針對企業內部員工加大相關方面知識的培訓力度,企業建設過程中需要將環境保護工作滲透到文化建設中,在內部形成人人參與的局面,這樣就能夠確保節能減排措施的順利落實,滲透到企業的各個環節,同時還應該針對相關工作人員劃分好責任,將具體的責任落實到部門,在企業內部形成上下聯動機制,從根本上提高節能減排工作力度。
4.4注重環保與節能的考核
政府部門在加大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力度的同時,還應該將這一工作與該區域的經濟發展進行有機結合,并且將其作為領導人業績考核的目標,通過一票否決或者問責的方式,來提高管理人員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力度,還可以將節能檢測和環境檢測部門作為工作的主體,建立完善的檢測網絡體系,通過大數據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優化應用,進一步建立污染物質網絡排放系統,加大對資源浪費環境破壞等工作的治理力度。此外,還應該對重點污染源企業,加大監管力度,通過實施監管和動態化監管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確保企業排放的各種廢氣廢水和廢物能夠更加公開透明,充分發揮公眾的監督管理作用,進一步規劃重點污染源企業的行為。
4.5不斷革新節能技術
首先,我們需要進一步完善大氣治理行動計劃,通過加強區域內的聯合控制,對燃煤電廠進行改造和升級,對于出現重污染的區域,加大監管力度,有效控制企業的排放量,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開展切實有效的尾氣治理工作,進一步擴大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第二,環保部門還可以開展水環境污染治理計劃,對于水污染源、江河污染、農業污染等重點方向,加大管控力度,從源頭入手做好水污染治理的全面監管。第三,在執法過程中,需要公安部門和法院共同介入開展聯合執法,對于偷排偷放的人員加大管控力度,同時還應該對于不作為的司法部門加大問責力度,從真正意義上提高企業環境保護的自覺性。第四,對現有的產業結構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升級,進一步加大新型節能減排技術的應用力度,在此基礎上,有關部門也應該加大對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的扶持力度,嚴格限制能耗高、污染高的企業,引導他們使用先進的技術手段,轉變傳統的生產模式,在保證生產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節約能源,促進企業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盡量減少資源浪費現象。
5結語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峻,只有加大環境保護力度,以節能減排為基礎,才能夠促進國民經濟的穩步增長。要想保證國家經濟的長遠發展,就必須加大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度,通過國家、政府、人民的共同努力,采取切實有效的控制措施,全面落實宏觀政策體系,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節能環保意識,逐步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形成環境保護的新格局,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作者:吳媛 單位:蘇州品潤環境影響評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