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樓熱計量收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介紹
各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有很大提高,為提高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城市大氣環境質量,能源利用率的提高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于天津大學來說,已經實現100%的集中供熱。如何在實現了集中供熱這種情況下,制定合理的收費模型式是值得探討的問題。熱計量方式和熱計量裝置的選擇主要有熱分配式和熱量表式兩種熱計量方式。熱分配式計量方式特別是采用蒸發式分配表進行計量,投資少,免維修并容易修正,(包括將系統沿程熱損失由最終熱用戶承擔),不需校正,但抄表和計算熱費煩瑣,不直觀。熱量表計量較為直觀。但投資大、維修管理校正復雜。根據國情特別是節能效益選擇經濟合理的熱計量裝置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為了檢驗我們自選研制的蒸發式熱分配表是否達到歐盟標準EN835-1994,同時為了研究基于蒸發式熱分配表的計量收費中遇到的技術經濟問題。從2001年2月21日到3月22日的采暖期,在天津大學院士樓進行了自行研制的XH型蒸發式熱分配表的集中供熱計量現場試驗。
二、散熱器散熱量的測量原理和蒸發式熱分配表的測量原理
1.一個散熱器的散熱量一般可按下式求得:
(1)
式中:ρ熱水的密度;CP定壓比熱;V熱水的體積流量;(tv-tr)進水和回水的瞬時溫差;Z加熱的時間散熱器傳遞給房間空氣的熱量我們可用下式求得:
(2)
式中:QN在水溫為90℃,回水溫度為70℃,房間溫度為20℃時的散熱器散熱功率(由標準實驗臺根據標準對散熱器進行檢測所得到的散熱功率,通常稱它為標準功率)。
Δtm散熱器中熱水平均溫度和房間空氣溫度之間的溫差,n:散熱器特性指數。
2.蒸發式熱分配表的結構及測量原理
蒸發式熱分配表由導熱板、表管、表罩及蒸發液等組成。蒸發式熱分配表屬于輔助測量儀表,它不是精確表達物理量,只能用來提供相對的分配份額。蒸發式熱分配表的測量本質是對安裝在散熱器表面一定高度上的熱水溫度作出反應,它是按照公式(2)來工作的。蒸發式熱分配表的運行只與具有特征性的,對散熱量起決定作用的散熱器表面平均溫度(或者說熱媒在散熱器中的平均溫度)有關。未經處理的蒸發表讀數只是被測散熱器表面特征溫度對時間積分的近似值。它所表示的只是一個與采暖散熱器實際熱耗或整個用戶總熱耗有關的、無量綱的相對值。
蒸發式熱分配表是借助表外殼后背來接受散熱器的導熱的,通常是用螺絲或粘結劑將其同體現熱媒平均溫度的散熱器表面處相連接。熱媒向蒸發液體傳熱的實現是先由熱水向散熱器內壁,再由散熱器外壁和蒸發表的外殼后背及蒸發液管外壁傳向蒸發液體的。
未經處理的蒸發表讀數只有經過與被測散熱器標準散熱功率QN有關的評價因子KQ和蒸發表與散熱器表面的熱接觸特性評價因子KC等其它評價因子處理之后才能反映出被測散熱器真正熱消耗值的近似值或這個散熱器在總熱耗量中所占的比例。本次研究自行研制的XH型蒸發表采用統一刻度盤,其反映各組散熱器散熱在總熱耗量中所占的比例。本次研究自行研制的XH型蒸發表采用統一刻度盤,其反映各組散熱器散熱在總熱耗量中所占的比例。它的特點是:盡管各組散熱器的片數或型號類型千差萬別,但只要測量液體的工作溫度和工作時間相同,所得的讀數值利用評價因子KQ和KC進行換算處理后,最終得到實耗值。
我們將天大院士樓一幢樓作為一個熱計量單位,在其熱力入口處安裝一塊熱量表,熱用戶的每組散熱器上安裝一塊蒸發式熱分配表,就組成熱量計量系統。熱量表計量單位所有熱用戶的消耗熱量,蒸發式熱分配表測量沒個熱用戶每組散熱器發熱量的比例。每個采暖季節開始時,記錄每只蒸發式熱分配表的初始數值:采暖季節結束后,記錄每只蒸發式熱分配表的終數值,其差值是表管內液體的蒸發量,即蒸發刻度值。據此進行準確的消耗量計算和公平的熱分攤計算,以帳單的形式,將采暖季的實際消耗熱量及應付熱費通知每個熱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