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施工準備階段混凝土技術要求
做好技術準備工作,現場的項目經理應該組織施工技術人員仔細研究施工圖紙,對于施工存在的技術難點進行研究,找出解決對策,根據實際情況,對于施工質量的技術交底以及安全操作進行有效的編制。對于施工中需要用到的機械、設備、工具,在進場前需要進行檢驗。將施工技術人員集合起來,簽訂勞務合同、施工合同以及安全操作合同,在人員入場前,進行系統的培訓,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將需要注意的事項交代清楚。對于施工設備以及施工材料進行控制,確保工程的技術能夠有效發揮作用。施工設備對于施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于混凝土施工中需要用到的比較大型的設備以及大規模建材,都需要依據國家相關的要求以及規定,對于這些出廠規格性能、材質型號、質量合格證進行有關的檢測,當具體的施工達到要求后,再進行有關的驗收。在材料驗收的過程中,應該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對于材料的規格、型號與質量等標準進行詳細的檢查,在所有的材料入場前,應該嚴格對其進行清點,根據材料的型號與規格對其進行存放。原材料是鋼筋混凝土的施工基礎,因此,應掌握原材料的配置比例,從而保證施工的質量。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用電,主要為照明設施、電焊機、振搗器等生產用電,各個部位應該沿施工便道進行布置,再配備柴油發電機組來應急,作為備用電源,確保施工技術的有效應用。
2土方開挖階段混凝土技術要求
土方的開挖應選擇分層階梯式開挖的方法進行,分層開挖的土方厚度應該參照平面布置圖。土方開挖時,需嚴格按照施工設計方案進行施工,從上到下,分層次進行,保持邊坡穩定。測量放線人員應隨時監測開挖位置和深度,以免出現開挖深度超過標高,超挖的現象。為了避免坑底超挖,挖至設計底標高10到20厘米時,應該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進行開挖。在進行大面積開挖時,應統一人員進行開挖,挖好一部分后,應馬上對這一部分鋪設墊層,這樣能有效減少基礎底部土壤的暴露時間,保證開挖邊坡的穩定性。
3模板工程混凝土技術要求
3.1模板工程安裝要點在進行模板工程安裝過程中,安裝上層模板和支架時,下層樓板應能承受上層的加支架或荷載,上下層支架立柱對準,并鋪墊板。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應該光潔平整,不得有下沉、裂縫、起砂等質量問題。在進行模板接縫時,不應出現漏漿的情況,完成模板后,應清理干凈并且涂刷隔離劑,在澆筑施工前,施工單位應把模板內的雜物清理干凈。
3.2模板的拆除模板的拆除時間取決于許多因素,混凝土的強度、結構的性質、各個模板的用途、混凝土硬化時的氣溫都會對其造成影響。為了減少模板的總用量,降低工程造價,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規定強度后,施工單位應盡早拆除模板,這樣能夠提高模板的使用效率,一般當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后,就能保證混凝土不會因為拆除模板而受到損壞。施工單位在進行拆除的時候,順序一般是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自上而下的進行拆除工作。
4鋼筋工程混凝土技術要求
4.1鋼筋連接鋼筋連接方法有綁扎連接、焊接連接和機械連接這三種。綁扎連接由于需要比較長的搭接的長度,造成鋼筋浪費,且連接不牢固,因此限制使用。焊接連接的方法使用較多,其成本低,質量牢固,被廣泛采用。機械連接,其設備簡單,較為節約能源,且不受氣候因素的影響,可以全天候的施工,連接牢固,易于掌握,適用范圍較廣,通常適用于焊接有困難的施工現場,施工單位應該選擇適合施工的鋼筋連接方式,確保施工的質量。
4.2鋼筋加工首先,在進行鋼筋的綁扎與安裝時,施工單位需要對模板進行畫線工作,柱的箍筋,是在兩條對角線的主筋位置畫點,而梁的箍筋需要在架立筋位置畫點。施工單位在擺筋的時侯,對于板類構件,順序通常是先擺主筋再擺負筋,梁類構件通常先擺縱筋,綁扎接頭的鋼筋和焊接接頭的鋼筋需要符合國家的標準,有變截面箍筋需要之前就把箍筋排列好,再對縱向的鋼筋進行安裝。穿箍工作應該嚴格按照要求,按照圖紙的標準,來進行間距的設置,先將箍筋套于縱向的搭接筋位置,在按照已經標識的箍筋線,把已經套好的箍筋不斷向上進行移動。在進行對柱綁扎的時候,角部鋼筋其彎鉤平面需要和模板面的夾角對矩形柱之間的角度為45度。箍筋彎鉤有重疊的位置需要交錯排列、垂直放置。箍筋的轉角和豎向鋼筋交匯點應該要扎牢,在綁扎箍筋的時候,絲扣應該為八字形。柱豎向的露出樓面的部分鋼筋,需要使用工具,將其收到一個柱筋的直徑內,方便接下來的鋼筋搭接工作,當柱截面變化的時候,其下層鋼筋的部分應該先行收分,然后再進行梁鋼筋綁扎。
5混凝土工程技術要求
5.1混凝土的攪拌和運輸在具體的混凝土拌制過程中,要杜絕不科學的攪拌方式,加水不能太過,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拌制的標準進行。如果在混凝土中加水過多,在混凝土表面易出現泡泡,產生許多氣孔,不利于混凝土的硬度和質量。在混凝土拌制過程中,施工單位一定要遵照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控制好加入的水量和時間,最大限度的提高混凝土的性能,最大程度的保證施工的質量與安全。施工單位在運輸混凝土中,應注意運輸方式,避免出現分層、離析的現象,倘若出現以上現象,則應在澆筑之前進行二次攪拌。
5.2混凝土澆筑在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工作之前,施工單位需要嚴格按照施工的方案,進行技術交底工作,并且做好施工前的各項準備,確保施工能夠順利進行。澆筑混凝土最好能夠持續的進行,在最大程度減少中間間隔的時間,并且需要在上一層的混凝土初凝之前,就把下一層的混凝土澆筑工作完成,不能夠留有施工縫隙。需要注意的是,梁和板需要一起進行澆筑工作,有主次梁的混凝土樓板應該按照次梁的方向進行澆筑工作,單向板應該按照板長邊的方向進行澆筑工作,當拱的高度超過1米的時候,可以單獨地進行澆筑工作。在澆筑完成后,對后澆帶進行填充,可以使用微膨脹的混凝土,強度等級需要比原找的強度等級高一級,并且需要持續15天的養護工作。
5.3混凝土的養護混凝土的養護方法,其可以分成自然養護方法和加熱養護方法兩大類。在施工現場進行養護工作,通常使用自然養護方法。而自然養護還可以分成薄膜布覆蓋的包裹式養護、覆蓋澆水的養護和養生液的養護等。對于已經澆筑好的混凝土,施工單位需要在混凝土終凝前8到12小時內開始進行自然養護工作。在覆蓋澆水進行養護的時候,對于使用硅酸鹽水泥或者礦渣鹽水泥拌制制成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能少于7天,對于有具體抗滲性要求的混凝土,其養護時間不能夠小于14天。在澆筑好的混凝土的強度沒有達到1.2N/m㎡前,施工有關人員不能隨意在上面進行踩踏。
6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建筑工程施工也隨之增加,混凝土工程在我國建筑工程施工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因此,施工單位在進行混凝土施工時,應提做好設計規劃,保證施工技術的有效應用。在施工的過程中,應嚴格按照工程的施工技術,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保證混凝土工程的質量,從而提高建筑施工的質量。
作者:王志斌 單位:九江市建設監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