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小包裝食用植物油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甘肅省食用植物油及油料供需基本情況
(一)市場供需。調查數據顯示,由于種植油料作物費工費時、經濟效益偏低,近年來農戶種植油料作物的積極性下降,全省食用植物油產量和消費量相比缺口較大,已不能滿足城鄉居民的消費需求,對外依賴性很大,主要靠省外調入。2011年,全省食用油及油料產量23.53萬噸,總消費量31.21萬噸,年需求缺口7.67萬噸,當年從省外購進9.96萬噸。2012年,全省食用油及油料產量25.49萬噸,總消費量33.73萬噸,年需求缺口8.24萬噸,當年從省外購進11.64萬噸。從食用油消費流向看,城鎮居民口油(含餐飲企業和單位食堂用油)占總消費量的43.28%,農村家庭口油占46.72%,工業用油(包括食品業用油和飼料用油)占10%。2012年,全省城鎮居民口油(含餐飲業及單位食堂用油)消費量為13.35萬噸,年人均消費13.37公斤;農村家庭口油消費量為17.22萬噸,年人均消費10.9公斤。城鎮居民口油以小包裝油為主,年消費量8.5萬噸左右,餐飲業及單位食堂用油主要是中包裝油,年消費量5萬噸左右。安全衛生、營養均衡,是中小包裝食用油受城鎮居民消費者青睞的主要原因。農村家庭口油主要是自產自銷的散裝油。
(二)綜合庫存。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末,全省食用油綜合庫存較上年同比增加2.2萬噸。其中:政府儲備庫存占社會存油總量的69.7%;食用油經營企業庫存占12.7%;轉化用油企業庫存占0.2%;城鎮居民家庭存油占7.1%;農戶存油占10.3%。政府儲備庫存在平衡全省食用油余缺調劑中始終發揮著“蓄水池”和“調節閥”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服務政府宏觀調控、保護油料種植戶利益和抗震救災等工作中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良好效果。
二、中小包裝食用油供需狀況及投資前景分析
近年來,隨著城市流動人口增加、食品安全升級和城鎮化進程加快,中小包裝食用油消費量一直呈剛性增長的趨勢。相關資料顯示,甘肅省中小包裝食用油正處于高速增長階段,近5年年消費量從8萬多噸增長到13.5萬噸,已經占到總消費量的40%以上,尤其是小包裝食用油消費增長較快,年消費量從5萬噸增長到8萬多噸,已經占到總消費量的20%以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甘肅省內銷售的中小包裝食用油品牌有近百個之多,僅益海嘉里、中糧集團旗下品牌就有10多個。通過對蘭州市各大超市和張蘇灘、焦家灣糧油批發市場經營戶調查,在眾多品牌中,金龍魚、香滿園、福臨門、魯花、百合花、胡姬花、鯉魚、口福等全國知名品牌占據絕對優勢地位,市場份額達到75%-80%,在超市幾乎清一色銷售的是益海嘉里、中糧集團旗下品牌;丹馬、山丹香、澤菲、紅蜻蜓、八魚、金健、老油坊、家慶、廣林子、優素福、海北花、祝臨門、西部人等地方品牌約占20%-25%。品種有菜籽油、調和油、豆油、胡麻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省內食用油品牌中消費者認可度比較高的是丹馬和山丹香,2013年的消費量為2000多噸,約占市場份額的2%-3%。自今年1月份甘肅省食用油“禁散令”實施后,全省各地一些大的個體經營戶和油脂企業紛紛申請注冊商標和QS質量安全認證,進一步加速了中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競爭格局,食用油加工、貿易企業面臨新一輪洗牌過程,轉型升級或與大型渠道經營商合作,已成為儲備企業油品輪換經營的燃眉之急。1.中小包裝食用油消費市場分析油脂行業是一個高投入、低回報的行業。在熱熱鬧鬧的品牌戰、價格戰背后,必須有強大的資金支持和渠道經營優勢。從小包裝食用油第一品牌———金龍魚品牌的發展之路,完全可以感受得到一個成功品牌締造的根本。1990年新加坡郭氏兄弟集團(嘉里糧油的母公司)在國內投資建廠,生產出第一批小包裝食用油品牌“金龍魚”,此后經過20多年的市場培育和無數次的競爭洗牌,如今的小包裝食用油消費市場,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市場,走過了從各品牌無序競爭的“戰國時代”到益海嘉里、中糧集團兩大油脂巨頭雙雄并立的“強者時代”,在這樣的大時代,小企業、小品牌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生產規模化、市場壟斷化、產品小包裝化,是食用油消費的大趨勢。小包裝食用油消費的快速增長和人均食用油消費量的增長,是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改善的一個縮影。甘肅省地處西北內陸,經濟欠發達,城鄉居民食用油消費習慣、消費水平與經濟發達省份還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從消費習慣看,散油消費比例大。二是從消費水平看,小包裝食用油在總消費量中的比重只有15%-20%,主要消費群體是省會、地級市及部分縣(區)城鎮居民,年人均消費13公斤。調查顯示,超市、單位福利和批發市場,是小包裝食用油銷售的主渠道。城市居民經常購買食用油的地點是在超市,其次是小區、居民點糧油店。在各種包裝規格中,攜帶方便的5L包裝菜籽油和調和油最受城鎮居民消費者青睞。20L以上中包裝食用油的消費群體主要是餐飲業、大中專院校食堂和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在城市居民口油消費中,個人購買和單位發放福利的比例大體上是7:3。2.中小包裝食用油生產項目投資前景分析中小包裝食用油消費是今后的大趨勢。隨著城鄉居民購買能力日益增強,80%的中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空間給廠家留下了巨大的發展前景,小包裝食用油消費總體趨勢將朝著優質、多品種、多檔次的方向發展。全省食用油全面“禁散”后,對食用油市場的直接影響是散油銷量急劇下降,特別是一些大的食用油經銷商和政策性儲備企業,大量的庫存油短期內無法消化,儲備油輪換成了很棘手的問題。僅每年5000多噸的儲備油輪換,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目前,企業普遍采取的應對策略是積極壓庫促銷、抓緊注冊商標、聯系貼牌生產和論證上馬中小包裝灌裝生產線項目。據不完全統計,從2013年11月起,全省食用油商標注冊量快速激增,已經注冊和正在申請注冊的小包裝食用油品牌有100多個。在看似熱鬧的“商標注冊熱”背后,還須保持一份清醒的“冷思考”。調查顯示,目前一些正在致力于開拓小包裝食用油二三線城市市場的油脂企業,正抓緊布局縣域市場,實現經營渠道重心下移,積極撬動鄉鎮農村口油消費的巨大潛力。小包裝食用油越來越向大企業、大品牌集中。在新一輪市場洗牌中,品牌戰和價格戰是大企業搶占市場份額的主要競爭手段。品牌戰和價格戰在一定程度上是企業資本實力的比拼,益海嘉里、中糧集團等大企業都具有國際市場采購和沿海港口城市建廠的成本優勢和多年一二線城市市場營銷的渠道優勢,利用規模優勢、資本優勢和多品牌化經營策略,鯨吞打壓了一批沒有市場競爭力的小企業,提高行業進入門檻,不斷擴大在小包裝細分市場的占有份額。這是他們一貫的經營目標和競爭策略。可見,在資金實力、成本控制、營銷渠道、營銷策略、人力資源等各方面都處于劣勢的情況下,盲目上馬中小包裝食用油生產項目是有一定風險的。
三、對策建議
通過對甘肅省食用油產業現狀及消費趨勢分析,儲備企業要清醒地認識到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善于從危機中捕捉推動發展的良機,充分利用自身儲運設施、稅收信貸、企業信譽等優勢和增加成品油儲備規模等政策機遇,堅持走專業化分工、集團化合作發展之路。一是要創新儲備油輪換模式,著力解決“散油哪里銷”的問題。積極與省內外大型油脂加工企業和中小包裝油渠道分銷商合作,采取參股經營、租罐租倉經營等方式,組建購、儲、產、銷一體化的利益共同體,實現商品所有權和企業經營權相分離,心甘情愿當好“二股東”,借智借力,與人同行,發展自己,實現儲備油“動態管理、滾動發展、保值增值”的目標。二是要堅持走專業化分工之路,著力解決企業“小、弱、散”的問題。為了進一步提高儲備企業與大型油脂企業合作的話語權,增強企業的發展實力和經營活力,建議將省級儲備油經營業務實行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組建專業化的油脂有限公司,專門負責省級儲備油的輪換和經營業務。三是要發展食用油精深加工和物流產業鏈,著力解決“自有品牌打出去”的問題。在整合機構、合作經營、積累經驗的基礎上,積極爭取政策性投資,上馬食用油精深加工項目,延伸產業鏈條,逐步實現由貼牌生產向自有品牌的過渡,最終將公司發展成為集倉儲、貿易、加工為一體的專業化油脂企業。為避免企業盲目投資,建議以新組建的專業化油脂公司為生產平臺,統一使用自有中小包裝品牌,攥緊拳頭,穩步推進差異化區域品牌戰略,主攻方向放在鄉鎮農村居民消費市場,真正讓自有品牌在甘肅市場“叫得響、賣得好、有市場”。四是對政策性儲備企業散油輪換實行寬限期保護,著力解決“堵”和“疏”的問題。儲備糧油是帶有公益性屬性的特殊商品,對穩定城鄉居民食品類消費價格指數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食用油“禁散”后,短期內將對儲備企業正常的油品輪換工作產生直接影響,造成大量的庫存油不能順利銷售出去,進而影響其保供穩價主渠道作用的發揮。為了幫助企業轉型升級,建議上級糧食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機構,補充出臺政策細則,將政策性儲備企業食用油“禁散”寬限期再延長一年。
作者:孫俊勇單位:甘肅省糧油貿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