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小企業實施綠色財務管理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在當今低碳經濟背景和綠色核算的前提下,中小企業的經營范圍和業務內容在不斷地擴大和發展,實施綠色財務管理、保護環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今各個中小企業為獲取利潤和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工作。通過對綠色財務管理理論的闡述,探討和簡析中小企業實施綠色財務管理的意義與困境,進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等。
關鍵詞:
中小企業;綠色財務管理;對策建議
隨著20世紀50年代“綠色思想”萌芽,全球對環境保護以及對污染的處理日益關注,綠色產品的消費意識得以提高,全球興起了一股發展綠色經濟思潮,綠色管理思想應運而生。伴隨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綠色環保的管理思想已經滲透到企業管理各個主體的靈魂深處,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環節,必然也在對舊的管理模式提出挑戰,引入綠色財務管理的觀念,推行綠色財務核算必將成為中小企業進行資金運作和成本管理的一種新導向和觀念。
1中小企業的界定及推行綠色財務管理的現實意義
關于中小企業的界定標準為:工業:職工人數2千人以下,或銷售額3億元以下,或資產總額為4億元以下;建筑業:職工人數3千人以下,或銷售額3億元以下,或資產總額4億元以下;零售業:職工人數5百人以下,或銷售額1.5億元以下;批發業:職工人數200人以下,或銷售額3億元以下。綠色財務管理的概念是指將有限性的資源、社會的效益和環境的保護以及企業的盈利綜合考慮的一種財務管理新概念,綠色財務管理的目的是在保持和改善生態資源環境的前提下,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和企業與社會的協調和發展之終極目標。綠色財務管理發生的基礎是綠色管理,而綠色財務管理的思想主要是解決企業與社會的自然資源協調發展的問題。它與傳統財務管理的區別是:(1)傳統的財務管理是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綠色財務管理是追求企業價值這一主要財務目標的同時兼顧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者的統一;(2)傳統財務管理不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綠色財務管理強調社會責任和人類可持續發展;(3)傳統財物管理是單純的社會經濟活動,而綠色財務管理加入了自然再生產的元素,并強調二者統一。中小企業由于其資產規模小、活動內容單一,組織結構簡單,管理水平低和財務控制力差等,在中小企業實施綠色財務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綠色財務管理是企業參加國際市場競爭的需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我國中小企業的產品要邁出國門,走向世界市場,就需要生產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
1.2綠色財務管理是滿足綠色產品消費觀念的需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在物質生活上得到極大改變,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對環境保護問題越來越重視,因此生產綠色產品一定意義上也體現出企業的競爭力,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以此迎合綠色消費理念。
1.3中小企業如果以環境保護為己任,實施綠色財務管理,可以獲得政府等多方支持。改革開放20多年來政府先后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法律如:《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這些政策制定有利于企業向該方向轉行。
1.4綠色財務管理與中小企業長遠發展的目標一致。當前我國在追求經濟高速,犧牲了一定生態資源,環境問題已經到了亟待解決的地步,所以就要求企業實現價值目標的同時,必須要根據綠色財務管理理論的目標制定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綠色財管目標。
1.5綠色財務管理能夠幫助中小企業實現資源有效配置。中小企業可通過實施綠色財務管理,自發或自覺維護生態環境資源,這對于杜絕高消耗、高污染,實現生態環境資源有效配置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中小企業實現綠色財務管理目標的困境與要注意的問題
2.1綠色財務管理評估較為困難。綠色財務管理不同于其它經濟效益計量和核算,它不能夠完全統一量化到貨幣計量方式上,且各量化指標之間不直接具有相關性與可比性,由此如何利用會計報表等信息評估環境效益,量化環境資源相關的經濟業務,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2.2難以降低綠色財務管理成本。對于技術水平較為落后,產業化水平不高的中小企業要降低綠色財務管理投入成本比較困難。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水平和經濟實力參差不齊,企業設備陳舊、管理落后等,難以具備改善綠色財務管理投入成本的條件。
2.3難以形成綠色財務管理競爭優勢。市場經濟是講求利益主體和行為自立的,而生態環境資源存在著維護和可持續發展等成本問題,這樣就使得自然生態環境資源的社會性同企業實現經濟效益的個體性之間有著矛盾與差距。由于這種公共環境資源的維護和可持續發展工作難以在中小企業中得到推進,迫使企業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喪失社會公眾對其信賴和認可,即沒有形成綠色發展競爭優勢,從而導致中小企業對實施綠色財務管理活動具有盲目性和滯后性。
2.4難以實現綠色財務管理效益。中小企業由于其管理工作混同性,實現綠色財務管理效益受到限制。主要是中小企業規模較小,組織結構簡單,財務工作者除了本職工作,往往還擔任其他職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這種工作內容繁雜倒置財務人員沒有精力專注于業務技能的提升,因此綠色財務管理最終效益的發揮也受到限制。
3推進中小企業實施綠色財務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3.1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政府應積極倡導綠色經濟發展理念,制定綠色財務管理標準,并定期公布企業實行綠色財務管理的業績,引導消費者和投資者對業績突出的企業的關注。另外,政府制定對綠色企業給予補貼等政策優惠和項目扶持,鼓勵企業樹立綠色長遠發展理念。
3.2加強清潔性生產。綠色財務管理倡導企業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設備,改善管理,加大回收和循環利用廢棄物,提高資源利用率。這樣必然為保護生態環境資源,獲得高度的社會公眾認可,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奠定堅實的基礎。
3.3加大綠色投資力度,政府應及時出臺相關優惠政策,給予企業綠色投融資強有力的支持。同時,企業還應增加綠色股籌資和綠色負債籌資,用于搞資源環境建設及合理的項目綠色成本支出,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使消費者享受到“綠色生產”“、綠色消費”和“綠色發展”,使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進入良性循環。
3.4建立綠色發展基金。中小企業應在綠色投資獲取綠色收益的基礎上不斷提取綠色公積金,建立綠色長遠發展基金。為了鼓勵廣大投資者更加關注綠色投資,中小企業可以加大綠色投資分紅比例,以吸引更多社會資金加入到綠色經濟發展行列之中,并盡力創造條件降低和減少各種綠色投資風險,從而使綠色經濟發展能夠形成良性循環機制,并使中小企業價值得以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吳金波.企業綠色財務管理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山東經濟,2007(2):143-148.
[2]胡蕾.現代企業新選擇:綠色財務管理[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7(23):88-89.
[3]苗澤華,孫增輝,楊樹崗.論循環經濟與工業企業復合生態工程的關系[J].企業經濟,2009(2):50-53.
[4]任勇.礦業城市產業轉型模式研究[D].西北大學,2008。
作者:趙瑩 單位:西藏民族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