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節約利用土地對土地資源管理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土地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保障。近年來,人們對土地資源不斷的開發利用,土地資源越來越少,已經呈現出稀缺的狀態,不利于我國的長遠發展。土地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所以要加強土地管理工作,踐行社會主義科學價值觀,加大對土地的節約利用,合理規劃,減少浪費,從而促進經濟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本文在節約利用土地方面進行了分析,對于加強土地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節約利用;土地管理;對策
土地資源是我國實現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然而,近些年來土地資源出現供需矛盾的現象。在對土地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的過程中,一方面出現土地閑置,另一方面存在對土地毫無節制的開發利用,從而導致土地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過度浪費,不利于可持續性發展。所以應該轉變對土地資源的管理方式,加大對土地資源的節約利用,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合理劃分土地結構,有效緩解土地資源的供需矛盾,從而促進土地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一、提高土地資源集約化利用水平的對策措施
(一)加大對閑置低效利用土地的清理力度
土地閑置是土地資源浪費中比較常見的現象,所以要進一步加強對閑置土地的清理力度,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節約利用的目的。對閑置未用以及低效利用的土地加大排查的力度,然后建立詳細的檔案記錄,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對其進行開發利用,發揮最大的經濟價值。對于閑置時間超過兩年的土地,要按照相關規定對其無償收回,對于閑置一年以上未滿兩年的土地,可以實行等價置換或者改變用途等方式,提高利用效率。
(二)實行優先使用儲備土地戰略
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會造成建設用地擱淺的現象,導致土地資源的浪費,由此影響到城市規劃以及土地利用的規劃。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可以對儲備土地實行優先使用的戰略,提高土地的供地率。此外,在對土地利用項目進行審批規劃的過程中,要加大審查的力度,對于可行性不高的項目,切記盲目通過。對于因為投資不到位而造成土地閑置的現象,一定要加大處罰的力度,并且沒收土地的使用權,減少閑置土地。
(三)加大閑置土地挖潛力度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的農村人口涌入城市,不僅對城市用地造成壓力,同時在農村也出現了大量閑置的土地,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合理規劃土地資源,加快城鎮一體化建設的步伐。將農村人口數量較少的村莊進行合并,建立農村住宅集聚區對于企業、鄉鎮以及學校等閑置的舊址,應該重新進行開墾利用,盤活土地利用價值。為了緩解城市用地壓力,應該加快舊城改造進度,推進城中村建設步伐,由此不僅挖掘了農村閑置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時又有效的緩解了城市用地緊張的局面。
(四)加強土地審批力度
為了最大程度的減少土地資源的浪費,一定要加大對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管理,對于新申報的土地建設項目,一定要進行嚴格的審批。新建項目要符合國家對土地開發的規定,在生態環保以及投入產出方面要符合國家政策標準,對于拆遷安置和農民小區等急需項目可以優先供地。對于新申報的項目,一定要對其進行全過程的跟蹤管理,從項目的落戶到竣工驗收都要進行嚴格的審核監督,確保新建設的項目將現有的閑置土地充分的消化,對于不符合土地利用規定的項目堅決不予供地。
(五)完善并嚴格執行土地使用制度
制定完善的土地使用制度,加大政府對土地市場的監管和調控,確保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實現。在土地使用方式上應該引入市場機制,實現節約經營,改變以往的利用方式,實行以需求決定供給的方式,避免出現工業用地的無序擴張,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從而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規范土地市場的經營秩序。
(六)整合用地,挖掘潛力
集中開發研究、中試、推廣、生產區域,整合現有土地。制定科學合理的產業政策,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選擇最有利的產業發展集群模式,降低生產成本,實現低投入、高產出。挖掘現有存量建設用地潛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借鑒國內其他園區的經驗,引進區片容積率控制的概念,即對開發區確定一個合理的容積率,一部分企業用地可超過區片容積率,另一部分企業用地可根據實際需要小于區片容積率,只要整個區片實際建筑容積率不超過規劃容積率即可,這樣可滿足不同用地者的需求,促使土地集約利用。
(七)多維發展,拓展空間
在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的形勢下,應該拓寬對土地資源的利用維度,不僅在空間上進行合理的規劃,同時在用途上發揮更加廣泛的思路。在建筑開發過程中,著眼于立體開發模式,可以將平時平面布置的廠房車間等集中在一棟建筑中,從而形成工業綜合體,高新區基本上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業企業,適宜于布置立體化標準工廠。另一方面,向地下空間拓展,認真借鑒世界各國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的成功經驗。
(八)確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規模
嚴格控制城鎮的土地利用規模,準確定位城鎮的發展方向。根據產業優勢、特點諸要素,制定科學的人口發展政策,確定城鎮準確的發展定位。綜合考慮產業發展所需的用地、人口聚集所需的用地、城鎮公用基礎設施所需的建設用地,從而確定合理的城鎮的土地利用規模。對項目用地進行科學規劃,切實控制建設項目的用地數量。在對建設項目的用地進行規劃過程中,不僅應該考慮建設項目的實際需要,還應該注重節約土地資源。
結語
在我國倡導低碳環保,節約能源的政策號召下,一定要加大對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管理,減少閑置土地的面積,加大對儲備用地的優化調整。在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中,一定要秉承集約化的原則,合理規劃土地用途,優化土地資源配置,科學劃分土地結構。對于現有的閑置土地一定要加大挖掘的力度,提高開發利用的效率。在城市用地方面,根據城市發展現狀合理規劃。提高土地資源開發效率,實現節約利用的目的,為促進土地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方偉麗.加強土地管理促進資源可持續利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6):53.
[2]李彥芳,張曉霞.建立耕地保護利益引導機制必要性的探討[J].當代經濟管理,2010(05)
作者:于雷 單位:賓縣國土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