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大學語文教學改革及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更是求賢若渴。高校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高校也是為社會輸送人才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應用型人才需求的背景下,高校應該積極轉變人才培養方面的思路。大學語文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基礎學科,大學語文教學也應該加快改革步伐,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方式,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本文就大學語文教學進行詳細分析,并提出應用性人才培養模式下大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創新策略。
關鍵詞:大學語文教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
大學語文是高校中一門重要的公開基礎課,其對于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綜合素質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下,大學生的人文素養、綜合素質、思想品德等都是人才考量的指標。因此,大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和創新迫在眉睫,但是就目前大學語文教學現狀來看,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也阻礙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此,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就需要切實進行改革和創新,從而使得大學語文教學能夠在培養應用型人才中發揮一定的作用。
首先,大學語文教學改革與創新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風氣。很多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后其學習態度都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公開基礎課不重視、學習積極性不足、學習主動性缺乏等。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高中學習壓力過大,學生身心疲憊,而到了大學學生則認為沒有了學習壓力,從而放松了心情,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有些高中教師對學生的不適當激勵,讓學生對大學生活產生一種錯覺,認為進入到大學后就可以不需要學習。另外,在加上大一不開設專業課,而對于語文這一門基礎性學科,很多學生都認為是高中語文的延伸,從而忽略了大學語文的重要性。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大學語文教學氛圍較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的原動力都有所缺乏,在此現狀下,大學語文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其次,大學語文教學改革與創新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當今時代下,無論是大學自主招生還是行業招聘人才,錄用的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人才的綜合素質。一個人如果單單具有較高的特長和技能是完全不夠的,對于企業而言,一個綜合素質良好的人才比一個專業技能較高的人才更加可貴,專業技能可以后期培養,綜合素質的培養則更加困難。而大學語文一門內容豐富、涉及面廣、頗富人文性和審美性的一門學科,其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對大學語文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而促使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人才需求。
2、大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語文教材滯后陳舊
從1978年我國高校開設大學語文課程以來,大學語文課程的教材就層出不窮,雖然教材的編寫十分多元化,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材過于注重知識、理論等,而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在新時代下,加上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語文教材就顯得滯后且陳舊。另外,很多大學語文的教材都是高校自編教材,教材的編寫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隨著社會的進步,對大學生的語文能力都提出了更要的要求,而陳舊的語文教材則無法滿足當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
2.2學生和教師的課堂積極性都不夠高
就目前來看,我國很多高校都存在重專業技能輕文化素養的情況,對于高校而言,更多的是希望高校能夠快速發展,所以在發展過程中高校將管理重點都放置在專業技能上。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大學生對語文公開基礎課普遍都有厭學情緒,更談不上人文素養、綜合素質的培養。另外,大學中很多語文教師也對語文教學沒有高度重視,很多教師都是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學任務即可,并沒有注重對學生的培養。學生和教師的課堂積極性都不夠高,那么大學語文教學的效果和質量自然無法提高,進而大學語文教學也無法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發揮作用。
2.3大學語文教學模式缺乏創新
很多大學生之所以對大學語文教學失去積極性和學習動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學方法和模式過于陳舊。雖然說大學生的心智已經十分成熟,其自律能力和學習主動性都比較良好,但是,作為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教學的方式方式不夠合理有效,那么學習效果自然也無法提高。很多大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其教學模式仍然堅持采用的是傳統教學模式,雖然語文教學理論居多,但是一味的灌輸講解也會導致大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都需要做出創新和改革,但是很多大學語文教學仍然保持現狀,這使得當前大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執筆寫作能力都有所不足。
3、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大學語文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策略
從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大學語文教學改革和創新的必要性,在加上大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大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十分緊要。高校培養人才的主要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更多的人才,促進學生發展也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而現如今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應用型人才越來越稀缺,因此,高校應該積極發揮人才培養的作用,切實轉變教學理念,順應社會的發展需求。語文教學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就是提出的幾點大學語文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策略。
3.1提高對大學語文教學的重視切實轉變教學理念
首先,想要對大學語文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就必須提高對語文教學的重視,無論是高校還是語文教師都應該充分認識到語文教學對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高校,應該轉變重專業技能輕人文素養的思想,只有高校提高對大學語文教學的重視,那么才能為語文教學的改革合創新提供良好的條件。其次,語文教師應該切實轉變教學理念,改革和創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理念的轉變。大學語文學科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人文素養、思維方式等,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在思想上認識到語文課程的重要性。比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傳授學生們基礎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們的語文能力,還要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綜合素質等。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了培養,才能進步促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最后,高校要加強語文教學的研究支持,比如在師資配備、教學研究等方面高校應該投入足夠的資金支持。在高校和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大學語文教學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也能得到提高,進而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的。
3.2大學語文教學內容要注重應用能力培養
由于大學語文教學沒有規定的教學大綱,所以很多高校在選擇語文教材時都會選擇自編的語文教材,不同的語文教材其內容也有所不用,比如有些語文教材注重的是文學作品,有些語文教材注重的則是寫作能力。雖然大學語文教材內容有所不同,但是都是大同小異,這些大學語文教材在培養大學生人文素養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大學語文教材已經無法滿足對人才的培養需求,因此,語文教材和授課內容都需要進行改革,大學語文的教學內容應該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大學語文教學內容的改革要做到動手能力和基礎知識均衡,同時,還要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選擇重點講解內容,以學生的專業背景為基礎選擇適當的語文教學內容。這樣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學生的應用能力,促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3.3大學語文教學方法要注重學生的參與性
無論是大學生還是中學生,學生都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雖然大學生相比中學生而言,具有更強的意志力和自律性,但是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得到重視,缺乏參與性也會導致大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因此,大學語文教師應該切實改革教學手段,通過創新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學生實踐為主,鍛煉學生的自主語言能力、寫作能力等,這樣在實踐的過程中既能滿足了學生的參與性,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4.結語
總而言之,在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不但加大的背景下,高校應該積極順應社會的發展需求,通過改革和創新實現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應用型人才的目的。大學語文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基礎學科,而培養應用型人才也是大學語文改革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雖然就目前來看,大學語文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想要改變就必須改革和創新。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是大學語文教學建設的根本,在創新和改革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社會的發展需求,更加要注重大學生的新特點,以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大學語文教學只有切實對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才能突破現狀,從而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黃玉芳.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大學語文教學改革與創新[J].中國培訓,2017,(04):143-144.
[2]張璇.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大學語文教學改革探索[J].文學教育(下),2016,(03):62-63.
[3]黃秋月.語文“后教學模式時代”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
[4]莊惠龍,楊淑林.從培養模式改革看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創新———以集美大學2012年本科專業人才培養修訂方案為例[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13(04):55-58.
[5]井緒偉.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6]丁玲,熊艷芳,李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的探索及實踐———以江漢大學為例[J].前沿,2014,(ZA):195-196.
作者:姬代玲 單位:平頂山學院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