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物流管理學科的教學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當前高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1.課程設置方面缺乏合理性。目前大多數的高校只注重理論課,教師也往往只按照教材講課,課堂氛圍較顯枯燥,學生的積極性難以調動起來,導致了學生上課玩手機等現象產生,學生往往處于被動接受學習的狀態,教學質量也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時,整個物流專業的課程體系也過于落后,與當前的市場需求和企業需求存在較大差距。這些問題的存在無疑會造成學生質量下降,動手能力減弱。
2.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較為單一。一些高校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條件較全國平均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缺少必要的實訓場所和操作軟件。在實訓教學方面的設計系統化程度較低,各個學校往往各自為陣,教學水平層次不齊,對教學效果進行評估時也缺乏科學系統的方法。此外,大多數高校都在沿襲傳統的灌輸教學理念,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和講解,對學生動手能力缺乏培養,單純枯燥的理論課學習導致了學生對課本的學習失去了興趣。
3.師資力量不足,存在教師教學不對口問題。從全國整體范圍來看,高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師資力量仍較為薄弱,一些學校存在著教師與專業教學不對口的狀況。據有關調查數據顯示,部分高校的物流管理專業教師有許多是從管理學、經濟學等學科跨過來的,欠缺系統的專業知識背景,由此必然產生了專業性差,教學技能水平不高問題的產生,不僅嚴重降低了教學質量,也給學生的未來就業造成了影響。
二、高校物流管理專業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有效對策
1.完善專業課程設置,優化教學環境。物流管理專業的理論課有基礎課程和核心課程兩部分組成。在設置培養計劃時,要讓所有學生都完成基礎課程的學習,對于核心課程,在進行課程設置時,要注重突出學生的專業特色,按照學生專業方向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課程內容,要在學生專業方向上有所側重和強化,使學生學有所長。同時,還應創新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模式,加強實踐教學的投入,將理論課程的課時與實踐教學的課時協調好,使學生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共同提高。此外,還要加大硬件設施的投入力度,建立與理論教學相配套的實驗室和實訓室,自動化演示實驗室、倉儲管理系統,以及虛擬超市的貨物管理、調度、配運等實訓室,讓學生在實踐中將知識記牢并熟練地運用,從而在未來的職場中能夠勝任專項的工作。
2.建立資源共享系統,豐富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辦學條件較為先進的高校應積極地幫助兄弟院校提升教學條件。可以借助互聯網絡和計算機建立其資源共享系統,如聯網的物流管理實驗室,專業圖書資源網站、網絡課程等等,使兄弟院校能夠在遠程獲得優秀的教學資源,在有效院校的幫助下,有效地促進自身學科建設的發展。此外,各校間還應建立良好的協作教學關系,在物流管理專業的重點難點領域,開展廣泛的交流和討論,一方面,使各校在教學方面的經驗進行共享,在博取眾長中使各個學校的教學方式得到創新,使教學內容得到豐富;另一方面,在專題討論中,還可以促進整個學科的向前發展,從而帶動教材的更新和編寫,使物流專業的課本能夠順應時展,不斷為新的教學實踐和學生的工作實踐提供有力的理論指導。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建立校企合作辦學模式。高校應建立健全校內教師的培訓制度,可以與企業開展校企合作辦學計劃,聘請行業內的專家來對學校的專業課教師和實訓課教師進行定期培訓,使教師及時獲取最新的行業資訊和專業技能。同時,還可以聘任物流行業的高級管理人員或高級技術員擔任校內兼職專業技能教師,為學生講解物流實操技術,不斷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此外,高校應積極創建“產學研”的辦學模式,充分利用企業的硬件和軟件資源,與企業形成長久穩固的戰略合作關系,并在企業中建立物流管理的專業實習點,為學生提供就業的實習機會,從而形成教學實訓、實習就業的人才培養方式,從而有效提升物流專業學生的就業質量。綜上所述,高校物流專業教學改革和創新是永無止境的,每一所高校都應擔負起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優秀物流人才的重任,不斷地進行思考和探索,從而為我國物流業輸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復合型人才,助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作者:王美南單位:遼寧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