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企業風險管理制度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風險管理的概念與重要性
(1)風險管理的概念
作為風險導向審計的基礎,風險管理的過程就是按照優先順序依次處理企業運營中遇到的各種風險的過程,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利用最少資源應對最大危機。企業風險管理主要是當企業面臨市場開放、法規解禁或產品創新時其經營狀態的變化波動程度將提高,由此增加其經營的風險性。而良好的風險管理則有助于降低企業做出錯誤決策的幾率,減小企業經營損失,提高企業本身經營質量。國資委在《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中將一級風險主要分為五大類,即:戰略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法律風險和運營風險。而在一級風險下又包含若干二級風險和三級風險,涵蓋了一個企業的全部經濟活動范圍和過程。企業可通過控制各個風險點的方式實現有效管控。
(2)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開展經濟活動就意味著要冒風險,生產、流通、服務每一環節中的重大風險點都可能在關鍵時刻給企業以致命的打擊。在每個企業的生命周期中無時無刻不伴隨著風險。一般而言,企業面臨的風險與獲得的收益成正相關關系,因此,如何平衡風險與利益之間的關系,是企業管理者無法回避的重大問題。從企業的產生、存續和終止全過程看,在設立時存在著申請主體和注冊資金來源、出資類型選擇及出資方式是否合法,業務范圍是否能獲得行政審批,設立程序是否合法合規等設立風險;在經營過程中存在著戰略決策、財務、市場、合同管理、法律等運營風險;在破產、解散、合并、分立及變更組織形式時存在著財產及個人責任等的終止風險。
二、幾點建議
(1)應當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理制度體系
這是做好企業風險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可以借鑒其他企業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按照本企業所處行業的業務范圍、經營規模、戰略規劃和發展情況等特點,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全面風險管理制度體系。對于一切可以預見、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并制定應對策略,促進風險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信息化,保證風險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應當樹立風險管理意識
這是做好企業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撐。企業管理者必須突破傳統管理思想束縛,引導和教育全體員工樹立風險管理意識,堅持“風險無處不在,管控人人有責”的風險管理原則。傳統管理思維中的管理三要素分別是人、財和物,而風險管理思維更側重于對企業運營中的人、財和物要素及由這些要素組成的業務流程中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辨識和評價,進而采取風險接受、風險拒絕、風險轉移和風險避免等應對措施。只有企業管理者充分認識到企業和市場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全體員工樹立起全面風險管理意識,將風險管理文化逐步內化到日常生產、銷售和管理工作中去,風險管理理念才能真正、全面、徹底地取代傳統管理思維,成為企業管理的主宰。
(3)全體員工應切實執行企業風險管理制度
這是做好企業風險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素。在擁有可掌控的制度以及指導制度實施的先進管理理念之后,還必須有能夠利用這些先進管理理念實施風險管理的主體。只有將已建立的全面風險管理制度切實執行下去,才能充分發揮風險管理的作用。“管控人人有責”中的關鍵還是“人”的因素,風險管理工作若想取得實效,最根本的還是有賴企業中每位員工都采取實實在在的行動。企業是人的集合體,一項好制度制定下發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后,各部門還要將任務分解到具體崗位執行人,在此情況下,員工對風險管理的態度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具體負責監測、評價風險的員工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自己崗位可能面臨的風險,那么在風險發生時就可能無動于衷,不能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因此,企業應當將風險管理融入企業文化的建設中,使每位員工都認識風險管理對于一個企業生存與發展和員工自身的前途和命運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同時,對于任何違反風險管理制度要求的行為,都必須嚴格按照制度規定進行處罰,真正將風險管理制度落實,而非將成型的制度束之高閣。
三、結語
只有將風險管理制度落實到位,并且在管控風險的活動中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胡恩國單位: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審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