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增強民營企業的外匯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人,我們通州市外向型經濟得到迅猛發展,其中民營企業占據了較大比重。據統計,1998年我市民營企業出口創匯約7000萬美元,占全市出口創匯的40%以上。民營企業的外向發展,拓寬了出口渠道,增加了出口創匯,為我市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但同時它們在外匯收支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增加了外匯管理的難度。為使之更加健康、迅速的發展,現就我市民營企業創匯的主要途徑、存在問題以及建議闡述如下:
一、我市民營經濟創匯的主要途徑
隨著我市出口市場多元化和出口商品多元化戰略的實施,個體私營企業外向發展越來越快。從1993年在羅馬尼亞成立第一家個體境外企業“海通公司”起,我市民營企業迅速步人外向發展的國際大循環。一是個體私營企業積極興辦合資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至1998年底,我市有20家私營企業辦起了外商投資企業,其中12家自營出口業務,1998年出口創匯近1300萬美元,約占全市出口收匯總額的12%。該類企業的外向經營比較規范,出口收匯率高。但經營規模普遍較小,出口產品品種單一,對國外客戶的依賴性較大。二是個體戶直接在國外設立零售網點,銷售國內產品。我市約有一百人在俄羅斯、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吉爾吉斯、南非等國家設立了約40家銷售公司(未經國內批準),其中我市的金樂鄉有26家,占65%。他們在國內市場上收購一些質量一般、價格低廉的輕紡制品和小五金、小家電,委托上海、浙江以及本地的外貿公司出口。據統計,僅金樂鄉每月出口約20個集裝箱,貨物價值約為400萬美元,年出口創匯約5000萬美元。三是一些個體建筑業主參與承建境外工程,組織勞務輸出。我市有三家個體建筑公司以借權經營的形式,在香港、俄羅斯、美國關島等地承包工程,每年勞務輸出1000多人,年勞務創匯約200萬美元。
二、存在問題
1、個體戶在出口經營中受利益驅動,業務操作違規,不嚴格執行國家的稅收、外匯管理等有關法規,造成了國家外匯的流失。一是逃稅現象較為普遍。為逃避經營所在國的進口、銷售稅收,個體戶們在出口時低價報關的現象比較普遍,有的報價只有貨值的四分之一。低價報關極易引起國外對我們的反傾銷訴訟,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此外還給逃匯行為以可乘之機,增加了外匯監管的難度。二是外匯資金不能正常匯回。由于在境外逃避稅收,銷售所得的外匯沒有合法收人證明,大部分貨款和利潤不能通過正常渠道匯回。于是有的個體戶通過“黃牛”將外匯帶到外匯管理較松的土耳其再匯回;有的則冒著被全部沒收的風險攜匯闖關,造成部分外匯資金的體外循環。三是無序競爭導致外匯流失。在羅馬尼亞,個體戶們在經營中互相壓價,競相舉報他人的違法行為。于是,貨款和貨物被沒收的事經常發生,替察敲竹杠也屢見不鮮。如金樂鄉某個體業主一次就被沒收、罰款達40萬美元,損失慘重。四是逃避出口收匯管理。個體戶們在國內收購商品大多為現金交易,沒有繳納增值稅,不能享受出口退稅。受外匯黑市高價的誘惑,匯回的外匯大多被匯到他們親友的個人外幣戶頭,然后找出種種理由提現,賣給黑市,造成國家外匯流失,導致他們出口的外貿公司不能正常核銷。如通州市外貿公司曾個體戶出口巧筆,金額34萬美元,有5筆未能收匯核銷,金額12萬美元。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個體戶們利用一些經營上的優勢,擠占了國家外貿公司的出口市場,把本該由外貿公司結匯上交國家的外匯截留下來,擾亂了外匯管理秩序。五是部分勞務外匯收人基本失控。在個體勞務輸出中,按照工程所在國家的法律規定,外方老板直接將工資發給工人,一些公司外匯管理的意識淡薄,外匯管理的措施未能落到實處,這部分勞務外匯收入任由工人自己支配,基本上處于失控狀態,極易被截留。據了解,外匯人境后主要流向了黑市或轉為個人外幣存款。
2、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種種原因,使得基層外匯管理部門和外匯指定銀行的監管收效甚微。一是在市場準人上基本失控。個體戶們在取得常年進出境資格后,即在境外注冊公司(在羅馬尼亞僅需1000美元的注冊資本),均未經國內批準。他們的經營狀況,外匯管理部門也無從了解。大量個體戶涌人某些發展中國家,加之經營方式極為相似,競相壓低價格,導致個體戶們逐漸無利可圖。市場準人的失控和無序競爭可能導致該類市場的萎縮。二是在個體出口業務中,對他們的外匯收支未能有效監管。在委托外貿公司出口的過程中,個體戶們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逃避監管。由于其外匯資金長期循環于銀行體系之外,給我們的管理帶來困難。據推算,通州市的民營企業年出口創匯達數千萬美元之巨,而基層外匯管理部門無從知曉其中絕大部分的去向,結匯的可能性較小。他們在出境時能享受到國家給予每人2000美元的出國用匯,在某種程度上會引起我國外匯市場供求關系失衡.助長外匯黑市,影響國家外匯儲備的正常增長。三是有關部門的監管未能形成合力。個體戶們良芳不齊,有的偷逃稅款,有的在境外惡意競爭、擾亂市場,損壞中國產品形象。對這類害群之馬,基層外匯管理部門缺乏有效的監管手段,需要海關、外經、稅務等職能部門的密切配合。
三、建議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轉軌,民營企業外向發展的步伐日益加快。在其發展的初始階段,眾多的個體戶們在無序競爭中吃盡了苦頭,他們要求國家盡快規范這類出口行為。因此,加強對民營經濟的規范化管理,有利于促進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使之成為國家宏觀經濟體系的生力軍。對民營經濟外向發展,要管理更要扶持。為此我們建議:
1、加強對民營企業的外匯管理管理是扶持的基礎,否則只能是南轅北轍。按照承擔義務與享受權利對等的原則,應加強進出境管理、海關監管、稅務監管、外匯監管相互間的配合,規范他們的報關、納稅、進出境等行為,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從外匯管理的角度來講:一是為了便于管理,規定個體戶只能委托本地外貿公司出口,個體出口須事前到外匯局備案(增值稅發票應作為備案的要素之一),使他們外匯資金能得到有效監管。對那些擾亂正常經營秩序的,要通報有關部門取消其出人境和經營出口業務的資格。二是實行個人外匯賬戶限額管理,規范個人賬戶的外匯收支。個人外匯的來源和提現后的去向很難查證,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個人外匯賬戶只能在戶籍所在地開立,并規定最高限額,超限額必須結匯,避免有人利用個人賬戶逃避外匯管理。這對受心理預期影響而短期大量擠兌外幣存款、削弱銀行的支付能力和打擊外匯黑市交易,也將起到一定的作用。三是加強外匯檢查。對查出的問題,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落實有效的處罰措施,督促民營企業合法經營、按章納稅,使他們的外匯資金通過正常的渠道匯劃。四是督促有關單位將勞務外匯保證金制度落到實處,及時將勞務外匯結匯,避免外匯流失。
2、積極鼓勵和扶持民營企業發展外向型經濟為積極扶持民營經濟這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支持他們在外向發展過程中向更高的層次拓展,我們建議在規范經營的基礎上,給予更多的方便和優惠,一方面促使他們將外匯納人正常的軌道周轉,另一方面,則有利于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外匯市場和匯率形成機制。一是對合理用匯給予方便。減免境外投資風險保證金,合理增加境外開辦費和非貿易用匯的額度,放寬他們在境內外融資等方面的限制,以方便其境外經營。二是對出口創匯給予優惠。對出口創匯給予出口貼息等財政補貼,提高他們的創匯積極性。三是加強窗口指導。加強外匯管理政策的宣傳力度,及時通報有關信息,促使民營企業自覺規范外匯收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