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普外科住院患者的長效風險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風險管理是住院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輕則影響患者身心舒適度,延長住院時間;重則影響患者治療效果,甚至對生命安全造成威脅,需給予重視[1]。加強風險管理工作,使患者有更高的安全感,穩定心理,有利于術后康復,對于現代護理理念中患者更為全面的康復也有積極影響[2-3]。普外科,膽囊手術在臨床中較為常見,術后患者常需進行病情觀察和調養,雖不具有生命危險,但也不可掉以輕心,由于膽囊手術患者較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4]。本研究對長效風險管理在膽囊手術住院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560例膽囊手術患者,均無精神疾患,無其他嚴重慢性基礎性疾病,無明顯肢體功能障礙,且均順利完成手術。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資料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80例。觀察組患者,男151例,女129例,年齡(53±12)歲;疾病類型:膽囊結石173例,膽囊息肉58例,膽囊炎49例。對照組患者,男158例,女122例,年齡(54±11)歲;疾病類型:膽囊結石176例,膽囊息肉54例,膽囊炎5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風險管理方法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風險管理,主要內容包括:①風險因素評估:根據患者年齡、性別、體質、情緒、生活習慣、病情等一般資料,評估患者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制訂針對性的預防措施。②病情監測:嚴密監測患者相關生理指標的變化情況,注意傾聽患者的主訴,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③安全護理:包括健康教育(飲食、休息、運動、情緒等)、風險標識卡(主要是住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如墜床、滑倒、走失等)、規范護理內容(護理操作、護理程序和護理文書)。④護士管理:加強職業道德、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等的教育,強調責任落實到人(相關的護理內容盡量明確化和具體化,且每一項護理工作均要有規范的記錄)。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長效風險管理,主要內容如下。
1.2.1長效評估機制對于同一手術類型的患者,通過長期觀察,總結該手術類型的常見風險因素以及相關的預防措施,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制訂進一步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1.2.2獎懲機制獎勵方面,除了科室評比優秀者獎勵外,對于同一護理人員,即使在科室評比中成績一般,但只要有進步,也應給予獎勵;處罰方面,除了對人為因素導致的失誤進行處罰外,對于非人為因素也應進行適當處罰。
1.2.3強化合作主要包括兩個方面:①強化交接班的連續性。在交接班時,上一班護理人員必須規范交接,向下一班護理人員簡要介紹患者的當前狀態和護理重點。采用簽字制度,下一班護理人員對于上一班護理人員的護理內容如有疑問,在交接班時應注明存在的疑問,若下一班護理人員出現護理失誤,上一班護理人員負有連帶責任;如果簽字無疑問后,下一班護理人員出現的護理失誤,責任完全由下一班護理人員承擔。②定期總結。定期召開討論會,對護理操作中各環節存在的具體問題以及磨合問題進行討論,查找薄弱或遺漏環節,以提高護理工作的協調性和連續性。
1.3觀察指標統計并比較兩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護理滿意度以及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量表,總分100分,患者根據其對護理服務的主觀印象評分,得分越高,滿意度越高。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風險事件包括跌倒1例,非計劃拔管1例,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0.7%(2/280);對照組患者風險事件包括墜床2例,跌倒3例,非計劃拔管4例,服藥遺忘1例,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3.6%(10/280);觀察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滿意度、住院時間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3討論
對于普外科大部分腹部或下肢手術患者,如膽囊疾病、闌尾疾病、子宮疾病、骨折等,手術類型一般比較簡單,術后狀況相對穩定,無需入住重癥監護病房(ICU)。但這類手術在臨床中較為常見,一方面因醫護人員長期接觸此類患者,容易出現麻痹心理[5-6];另一方面,雖然單個個體的風險因素較小,但大范圍的統計樣本量出現安全事故的發生率仍居高不下[7]。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取長效風險管理,長效評估主要是基于大樣本容量建立連續性的監控體系。通過總結同類患者的一些共有風險特點,如膽囊手術患者術后易出現切口感染以及醫院方面的風險特點,如我院感染菌群的分布特點,可更為全面和客觀地制訂預防方案。此外,在病情出現變化時,若發生感染,可通過長期監測數據迅速查找護理意外出現的原因,縮小范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8]。在獎懲機制中,對于有階段性進步的護理人員給予獎勵,主要考慮不同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在客觀上存在一定差異,且這種差異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因此需采取成績和進步同時注重的獎勵形式。其次是處罰機制,規定只要出現問題就處罰,雖然有簡單粗暴之嫌,但在實際工作中,有時難以劃分責任范圍,如有的患者記憶力較差,易漏服藥物。遇到這種情況,若免于處罰,護理人員會認為是患者自身問題[9]。即使非人為因素也要給予處罰,因此護理人員應首先考慮如何預防該情況發生,例如當面督導患者服藥,再考慮患者忘記服藥的責任劃分問題。由于這兩個環節是相關聯的,在第一個環節提高警惕后,患者忘記服藥的情況自然就會下降。在合作機制中,上一班護理人員應為下一班護理人員的失誤承擔連帶責任,使各班護理人員落實簽字制度,加強合作,減少各環節的遺漏。相反,如果科室人員缺乏集體意識,即使護理人員工作能夠很好完成,還是不能保證各環節之間的緊密銜接[10]。此外,每例患者的護理工作不可能由同一護理人員完成,護理人員應加強合作和信息溝通,及時發現患者的安全事故,進行預防或處理。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提示對膽囊手術患者住院期間采用長效風險管理的臨床效果明顯。說明長效風險管理機制應用于普外科住院患者,具有更好的全局性、持續性和穩定性,可彌補常規管理的片面性和功利性,對于提高患者住院期間的安全具有積極意義。
作者:何玉梅 單位:東莞市沙田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