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改善黃土山林場生態建設成效及問題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黃土山林場位于呼蘭區東部,林場南為松花江北岸的沼澤區,北與楊林鄉、二八鎮、方臺鎮農業區接壤,東為楊林鄉農業區,西為方臺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26°59′12″~127°04′36″,北緯46°04′55″~46°00′44″。
1項目區生態建設概述
2005年以來,黃土山林場共實施封山育林工程2533.33hm2,三北造林工程38hm2。其中封山育林分別是2005年封山育林333.33hm2、2009年封山育林333.33hm2、2010年封山育林333.33hm2、2011年封山育林333.33hm2、2014年實施封山育林533.33hm2。2015年實施三北造林工程38hm2。2017年實施封山育林666.67hm2。
2項目建設遵循的原則
2.1堅持強化領導、分工協作的原則。呼蘭區人民政府對區內項目年度計劃落實負總責,將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任務、目標、責任、資金等各項內容落實到鄉(鎮、場),強化政府行為,層層落實領導責任制。林業、發改、財政、農業、畜牧、水利、國土等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統一協調、密切配合、分工明確,嚴格按確定的實施方案組織實施。
2.2堅持因地制宜,務求實效的原則。項目確定的建設內容必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整體推進,突出重點,分步實施,講求實效。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區域生態治理需求與造林潛力,科學確定造林樹種,整合使用資金,突出集中治理和規模推進,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2.3堅持生態優先,效益兼顧的原則。項目實施過程中一定要把民生改善、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有機結合起來。在突出防護林工程顯著的生態效益同時,注重項目實施的民生效應,依托工程項目所形成的豐富林草資源,增加經濟林樹種營造比重,發展地方經濟。
2.4堅持質量第一,數質并重的原則。推行全過程質量管理,將規劃計劃、年度任務、作業設計、實施方案、種苗供給、整地栽植、撫育管護等主要工序納入管理范疇。堅持縣級自查、省級復查、國家抽查的三級質量監督檢查體系,落實中央財政造林補貼試點項目重點項目建設質量責任追究制度。
3項目建設成效及主要做法
3.1強化領導,是確保工程建設的根本保障。封山育(造)林工程建設是區長掛帥、林業局局長督辦、林場場長負責實施的一項政府工程。工程建設中,區長、林業局長親臨一線指揮、指導、檢查,認真研究解決工程建設中存在的疑難問題。林場場長率領工程施工人員,嚴格按著《實施方案》和《封山育(造)林技術規程》組織施工,有效地保證了工程建設速度與質量。
3.2適時補造,是確保提高工程建設質量的有效措施。依據《造林技術規程》和適地適樹適種苗的原則,實施崗地和陽坡栽樟子松、陰坡和山下腹栽落葉松及陡坡山頂等不可及地段封育的方法,形成以喬木為主、以灌木為輔的森林植被,有效地提高了封育質量。
3.3加強管護,是確保工程建設成果的最佳手段。造林是基礎,管護是關鍵。采取立標樁、豎標志碑、建防護網等封育措施,同時工程建設單位與護林責任人簽定管護責任狀,有效地保護了封山育(造)林成果。
3.4加強監管,是確保工程建設成效的有效途徑。根據不同工程建設階段,定期進行工程督察,對于鞏固工程建設成效至關重要。不斷總結工程建設階段性經驗,對于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和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督查督辦,查找工程建設中的不足,及時堵塞漏洞,推進工程建設順利開展。
4存在的主要問題
4.1樹種結構單一。由于清一色的針葉樹種造林,致使結構簡單,組成不合理,易發生病蟲害,影響了森林資源的抗逆性和生產力,造成防護效益降低。
4.2管護難度大,黃土山林場的林地與村屯農田鑲嵌分布,縱橫交錯,農村生產活動頻繁,不利于管護。4.3資金不足,由于林場經濟危困,自有資金短缺,國投資金不足,造成工程建設資金緊張。
4.4管護區道路不通暢,林場內只有一條環山公路,施業區內道路條件較差,交通不便。上述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林業的發展,直接影響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對區域內的人居環境、旅游、開發形象大打折扣,林業生態建設對區域發展有著重要的關系。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認真加以解決。
作者:楊天翔 單位:哈爾濱市呼蘭區黃土山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