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物流企業社會責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物流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動脈,是聯系生產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重要環節,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物流業較一般制造業和流通業具有更廣泛、更重大的社會影響,其承擔的社會責任也重大。
一、研究的意義
目前,國際上普遍認同的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在賺取利潤的同時,必須主動承擔對環境.社會和利益相關者的責任,最終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隨著我國物流業的不斷發展,其社會責任的重要性越顯突出并引起人們重視,筆者認為,物流業的社會責任:為生產和流通服務獲取利潤的同時,必須主動承擔對利益相關者的責任,遵守社會道德、減少社會物質資源消耗、保護生態環境,實現企業與社會的和諧及可持續發展。
歐美發達國家在資本積累階段,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只顧賺錢,沒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造成環境污染、生態資源受到破壞。在經過50多年的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后,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對企業的社會責任提出更高的要求,從經濟責任、法律責任、倫理責任和慈善責任角度進行實際指標分析,使企業在提供產品服務、自身生存和承擔利益相關者的責任三者之間保持和諧發展。
與國外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不同的是,我國物流企業社會責任研究相對較晚,盡管我國學者在20世紀90年代從企業角度也作過一些研究,但對物流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是近幾年實現的。物流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動脈,是聯系生產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重要環節,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其流動性、社會性及服務性,決定了物流業較一般制造業和流通業具有更廣泛、更重大的社會影響,這就要求物流業必須更好地履行多樣化、重大的社會責任,實現物流業與社會的和諧及可持續發展。
二、物流業承擔社會責任存在的問題
1.單純追求利潤最大化
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部分經營者將利潤最大化作為企業唯一追求的目標,對物質利益瘋狂追逐,使一些人忽視精神和信念的價值,導致倫理道德的退化甚至錯位。經濟發展的價值理念增強社會活力和創造力,但其理念過分膨脹又造成社會責任感的淡化甚至消失,導致本位主義和極端利己主義的滋生,給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等方面造成嚴重危害。在上述不良因素影響下,部分物流企業沒有樹立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缺乏社會責任意識,沒有改善員工的工作條件和安全保障當作企業的社會責任,一味地壓低勞動力價格,延長勞動時間,降低物流成本。在老板眼力利潤高于一切,老板“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都在追求客戶滿意、客戶至上的目標。這種損害員工權益的行為,必然使員工不滿意,導致服務水平降低經濟效益下滑。另外,我國物流貨運市場沒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業準入機制、運價體系混亂、誠信機制缺失,單純追求經濟效益,超載超限的惡性競爭使得物流基礎設施遭到破壞。
2.國內物流理論研究存在不足
2006年我國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8.3%,美國物流成本占GDP的10%以下,兩者有很大差距。我國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有的采取生產企業經營模式拼設備、拼人力降低物流成本,中國人吃苦耐勞,但如今每個行業的發展是靠科學技術。我國物流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是科學技術、經營環境和綜合能力。以生產制造業為例,其物流主要包括供應物流、生產、銷售和廢棄與回收物流,美國的生產企業有多少?絕大部分生活用品依靠進口,其供應物流、生產、銷售和回收物流的費用有多少?正是發展中國家在制造產品中承擔巨大的物流費用,如果美國跟我國一樣生產制造產品,其物流費用保守估算至少超過GDP的13%。另外,部分外商利用我國的倉儲和物流設施,按訂單組裝產品在集裝箱內,到了國外直接將集裝箱運到超市銷售,節省倉儲和分揀等工序,降低物流費用,這些值得思考和研究。
3.管理手段落后
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經歷了艱難曲折,2003年前國內只有10%的物流企業采用計算網絡管理,現如今已有80%以上的物流企業采用了計算網絡管理,提高了管理和服務水平。但沒有形成全國運輸信息網絡,經營過程中仍然存在空車往返、迂回和過遠運輸等,造成社會物質資源的浪費。一些國有物流企業鐵路、海運和航空采用GPS定位系統和高新技術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但高新技術在公路運輸普及率低,導致物流管理和服務水平整體不高,與發達國家之間存在一定差距。
三、物流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對策
1.堅持科學發展觀、促進物流整體水平提高
(1)科技是第一生產力?,F代物流的發展必須依靠科學技術降低資源消耗,提高服務水平,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目前我國物流制造業缺乏核心競爭力和高科技開發能力,導致物流設施和運行設備動力系統落后,造成管理水平、服務水平和經濟效益與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距離,沒有很好地承擔社會責任。在物流業的發展進程中,物流關鍵技術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物流技術包括硬技術和軟技術,涉及諸多方面,如條形碼技術、電子數據交換、衛星定位系統、高速快捷的運輸方式和運輸規劃等。科學技術提供了對物流中大量的、多變的數據進行快速、準確、及時采集并迅速分析處理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信息反饋功能,進而提高了控制管理能力和客戶服務水平,提高了物流運營的效率,物流堅持科學發展才能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才能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
(2)加強科學管理。高新技術為物流發展提供了基礎,但管理仍是物流發展的重大問題之一,尤其是在經濟、社會與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實施物流的組織管理和經營管理的任務更為復雜和繁重,不僅需要高度的科學性,而且需要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物流要承擔社會責任,首先要保證內部的和諧,教育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自覺履行法律和法規制度,遵守職業道德和崗位責任制,加強學習掌握高新技術,不斷提高物流作業水平,通過科學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3)提高服務水平。建國以來由于我國交通運輸建設投資少、基礎薄弱,改革開放后,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全面發展,交通運輸成為經濟發展的瓶徑,鐵路運輸緊張,港口壓港、壓船,外資企業原材料供應和產成品運輸困難,制約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對此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建設高速公路,擴建港口,鐵路運輸建成電氣化,提高運輸效率,加快糧食、煤炭、礦石和各種物資運輸、為工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高新技術和科學管理相結合,提高物流服務的高效率和高效益,其重要性已不容置疑,隨著物流行業的不斷成熟,市場對物流服務需求的不斷提高,物流產業的分工已更加細化和專業化,并逐步向集約化和規?;l展。物流業的服務要以為客戶節約成本為目標,以方便、快捷為特點的專業化服務。
2.經濟利潤與承擔利益相關者的責任同等重要
(1)經濟利益是企業生存的物質基礎,物流業在服務過程中獲取經濟利潤,安排職工就業,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使人們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物流業只有發展強大參與市場競爭,才能更好地為客戶服務,同時獲取經濟利益,企業才能生存和發展。物流運輸有公路貨運、鐵路貨運、航空貨運和水運貨運,這四種運輸方式都有各自的技術經濟特性,因此有各自適宜的貨物種類和運輸距離。但隨著物流運輸外部環境的急劇變化而引發的運費上漲,導致物流運輸業重新洗牌,按市場規律進行貨物流向調整,這是市場競爭機制自發決定的。物流業要圍繞核心企業,與制造業和流通業組建戰略聯盟,爭取更多的客戶和貨源,另外,物流業之間也要形成戰略合作,發揮各自優勢,組成立體交叉運輸網絡,使經濟效益不斷提高。
(2)物流企業在獲取利潤的同時必須承擔利益相關者責任,如員工利益、社區環境和社會資源等。一個企業只要履行了經濟和法律責任,就算履行了社會義務,而社會責任則在社會義務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道德責任。物流業必須在法律、經濟效益和社會道德的基礎上生存發展,那種損人利己不承擔社會責任的經營,只顧GDP增長不承擔利益相關者責任的行為,是違背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和責任感,必定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物流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觀念,關心員工的福利待遇,改善工作和休息環境,調動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為企業和社會服務。
3.政府要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
物流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沒有經濟效益要退出,有經濟效益不承擔社會責任要監督和制裁,物流企業不能以破壞社會資源、環境和超載而生存,要讓那些有經濟效益同時能承擔社會責任的物流企業生存和發展。政府要發揮監督管理作用,保護企業公平競爭與公正交易的應有秩序,積極為物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創造良好的環境并提供服務。行政管理部門必須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強管理,增強行政執法力度,加大對損壞社會利益行為的處罰力度,打擊超載、超速和疲勞運輸,保護物流運輸基礎設施和空氣環境,監督物流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使社會經濟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黎友煥:企業社會責任在中國[M].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2]唐久益:淺析物流企業社會責任[J].物流技術,2007(1)132~13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