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太陽能對建材節能工程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劉建軍單位:恒大地產集團太原有限公司
實現建筑節能的措施
建筑節能可以分成兩部分:建筑本體節能和建筑設備節能。本體節能,就是建筑物在建造過程中對自身的節能要求,如建筑物的外形、圍護墻體、水電暖設施等,是否能達到節能效果及是否利用了可再生資源等等。而設備節能貫穿于建筑物的整個使用過程,涉及管理、優化和改造等細節方面,從空調、給排水、衛生、照明、電氣等末端設備入手,挖掘節能潛力,創造節能效果。建筑規劃設計、建造及使用過程中,在滿足室內環境舒適、衛生、健康的情況下,采取合理有效的建筑節能技術,可有效地實現建筑節能。實現建筑節能的技術措施主要是減少建筑能源需求消耗量和大力開發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管理措施是國家政府引導,公眾節能意識提高。
1減少建筑能源需求消耗量,提高能源利用率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小康生活的實現,家庭生活的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人們對居住、娛樂的舒適性要求也越來越高,能源的消耗將越來越大。要想減少建筑能源消耗量,就要從本質上滿足人們的舒適性要求。應從如下方面著手。
1.1建筑選址規劃
建筑師要吸收國外的一些新的設計理念,如綠色建筑、低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等。建筑選址布局、規劃時,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常年風向、平均氣溫等,利用風向、雨水、湖泊、綠化、地形、市政排污管道及地下水資源等特征,實現人們對建筑物的亮度、溫度等舒適性要求,減少建筑物內對電源照明、空調采暖等的依賴。
1.2建筑物設計
建筑師在設計過程中,要與結構、能源配套、環保、園林綠化等專業密切配合,從建筑物的體形、朝向及周圍外部環境等多方面考慮,達到建筑的整體節能。利用新型節能材料,減少能源的損失,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1)體形空間設計。建筑物體形空間設計主要是指建筑物的整體體量、布局及外形空間等。通過設計師對體形空間的設計能減少建筑物空調及照明的開啟時間。成都的瓦式住宅利用建筑不規則平面的構造,使建筑物內任何一個房間都能達到一定的日照時間,減少了照明電源的開啟時間;草原地區的蒙古包利用其圓形的占地平面,錐形的屋頂能抵抗風沙等惡劣天氣,減少包內向外部的散熱面積,進而減少取暖材料的使用量;沿海地區,氣候濕熱,在建筑物外立面設計一些空洞,使自然風從一側吹過,加大空氣的流動,使室內保持涼爽干燥,減少空調的開啟時間等等。
2)選用建筑節能材料。一座建筑物除實體之外,包括許多配套工程,水、電、氣、暖、通風、空調、消防、中水、雨水回收等等。使建筑物的各種配套能源消耗降到最低,應從能量損耗、線路損耗、廢物利用、智能控制等著手,合理選用建筑節能材料設備。建筑材料的選擇應遵循健康、高效、經濟、節能的原則。一方面,隨著科技的發展,大量的新型高效材料不斷被研制并應用到建筑設計中去,更好地起到節能效果。另一方面,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發掘出一些地方節能材料,更好地應用到建筑節能中去。
2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大力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是實現建筑節能最直接、最根本的措施。加大能源方面的科技投入,積極開發節能降耗的新產品,開發清潔可再生的新能源,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能等。太陽能資源是取之不盡的,是自然界中使用最方便,最快捷的資源,它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存在。建筑物內使用太陽能的渠道很多,應用最廣泛的是太陽能熱水系統,即太陽能光熱技術,太陽能發電(太陽能光電技術)隨著技術、標準的進一步完善,將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3政府部門引導,規范建筑業節能導向
目前,我國建筑節能的工程建設標準不太完善,國家應盡快制訂建立健全與建筑節能相關的建設標準,應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節能設備、節能產品,有計劃、有步驟地推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驗收政策,逐步推行諸如“以獎代補”“驗收退費”的經濟激勵政策;實施物業稅優惠政策,讓節能建筑用戶享受一定的稅收優惠;成立節能資金,達到節能要求,全額退費。大力提升社會民眾參與節能減排工作的積極性,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建筑節能事業中。
4建立公眾節能的意識
國家要加大力度引導公眾樹立節能意識,倡議公眾按規定開啟空調的時間,進行溫度設定,提倡公眾選用節能產品,只有公眾增強了節能意識,主動參與到節能
工作中來,建筑節能市場需求才會逐漸擴大,相應的技術和解決方案才會越來越完善,建筑節能工作才能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太陽能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我國的建筑能耗高,利用率低,建筑節能形式非常嚴峻,太陽能建筑的應用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應用技術,它為建筑節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被動式太陽能建筑主要是利用建筑物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靠建筑物本身的布局、材料、構造處理來完成太陽能的儲存和吸收,很少使用機械設備,來達到少用或不用采暖、熱水的目的。主動式太陽能建筑是利用機械裝置來收集和儲存太陽能,在需要時向室內提供熱量。
主動式太陽能技術主要表現在太陽能光熱利用和太陽能光電利用兩個方面。光熱利用主要是用于采暖和制冷,根據利用溫度的高低分為高溫利用、中溫利用和低溫利用。工程供熱主要是太陽能高溫利用,日常的生活熱水供應主要是低溫利用。太陽能光電技術主要是利用單晶硅或多晶硅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太陽能建筑的光電利用,目前主要是用來實現太陽能照明,在不久的將來,太陽能光電技術將直接解決成片建筑物的電力供應。
太陽能利用的前景
在我國,“節能減排”“低碳生態”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主要發展方向,中國的房屋建設及其能源問題已成為中國社會的全局問題,太陽能建筑已經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太陽能光—熱轉換技術發展已較為成熟,不僅可以提供人們生活所需熱水,還可解決取暖等問題;太陽能光—電轉換具有較高的技術成分,發展與應用量較小,但是隨著光電轉化技術的進一步成熟,以及太陽能光—電板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太陽能應用必將具有更廣泛的空間和發展市場。專家預計,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將占世界電力市場的3/5,燃料市場的2/5。太陽能,也將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太陽能經濟”將成為未來全球能源結構的主流方向之一。太陽能建筑一體化工程將逐步走進建設領域,把太陽能的利用納入工程的總體設計中,建筑、技術和美學融為一體,使太陽能設施成為建筑的一部分。
結語
太陽能作為可再生能源的優勢已經得到了體現,它必將伴隨著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深入,得到推廣應用。未來的建筑市場將是節能減排的市場,太陽能建筑將迎來快速發展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