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故障的維修機電設備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煤礦機電設備故障的原因分析
(1)搜集故障現場的信息,經過觀察故障的位置或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故障進行勘測,詳細掌握設備的有效使用時間和維修情況。(2)使用高級儀器實施溫度監測并制作圖像或監測設備的精密度,例如檢查設備的功能是否正常,零部件是不是正常工作等[2]。使用數學或物理模型的方法,對監測數據進行研究,解除設備故障。(3)對故障出現的原因、解決方案進行有效地歸納、總結,方便今后的維護。
2煤礦機電設備的維修方法
(1)預防維修。在設備沒有出現故障以前實施預防性修理,是一種事前管理方式。以預防為出發點,以常規修理為主要維修手段,使設備的故障率得到有效的控制。(2)故障維修。故障維修是一種事后的修理手段,有目的的實施修理工作,是非計劃性的修理方法,主要依據個人的經驗,在設備出現問題不能正常工作、功能降低情況之下的維修手段。例如,采煤機液壓系統工作穩定性會直接影響其故障率,該液壓系統是由低壓和高壓兩部分構成,低壓一般保持在一個恒定的狀態,高壓會隨著負載的增加而升高。當增加負載時,高壓不升反降,就說明液壓系統高壓側出現了漏損,要停機處理;在高壓正常,低壓下降時,說明補油系統或低壓系統出現了泄漏,要對主油路的輔助泵和低壓側進行檢測;當低壓上升,高壓下降時,說明液壓系統中低壓和高壓出現了串通,要檢查旁通閥、安全閥和棱形閥處是否出現了串液;在油溫升高后,且有水混入到液壓油時,會降低油的黏度,增加系統泄漏,導致油溫快速增加;當牽引位置出現異常聲響時,液體系統中會產生氣穴,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導致油泵損壞或油泵出現異常等,對此,可以做好過濾器的檢查工作,定期進行化驗分析和抽樣觀察。(3)生產維修。一般在故障沒有發生之前進行的按時檢查、定期功能分析,以提升設備的生產效益,使設備的使用壽命得到提高。依據設備對生產造成的影響實施有選擇的修理,如果是不重要的設備可以進行事后修理,重要的設備要實施預防修理。實施定期維修可以隨時發現設備的超限工作情況,督導工作人員正常工作,防止設備出現故障[3]。例如,定期保養挖掘機,可以詳細的了解零部件的損耗情況,以便及時更換和調試。(4)改良維修。通常情況下,改良維修不包括在故障維修的范圍內,改良維修是改良設備的零部件和提升設備的功能。例如,改良運輸機,對運輸皮帶進行調整,提升運輸機的工作效率。
3煤礦機電設備的預防案例
3.1案例介紹某煤礦礦井使用DMT-2.25×4A型絞車,電動機功率450kW,最高提升速度6m/s,提升高度499.8m。2013年6月9日,從一水平提升至地面9.6m時,絞車后備保護儀報警指示燈亮起,立即停車檢查后發現,主軸聯接的傳動齒輪推齒和深度指示器傳動裝置齒輪無法咬合,主軸連接位置軸中心向下移動了10mm。將主軸連接軸拆下查看,發現主軸和3003265雙列向心球面滾子軸承內套有約6mm間隙,是由主軸軸徑磨損造成的,需要送往機修廠修理。軸承組成如圖1所示。圖1軸承組成
3.2故障原因分析根據圖紙上的相關技術參數,主軸軸徑和軸承內套的公差配合為基孔制,軸為320gc(+0.004~0.040),3003265軸承內套為320(-0.004~0.00),主軸軸徑和軸承內套為過盈配合。配合間隙的出現,導致3種不同類型的配合:①滾動軸承的內徑是達標的,但是主軸軸頸和圖紙的要求不符合,有負公差出現,導致配合間隙;②主軸軸頸的加工是達標的,但是軸承的內徑超出公差,產生0以上的正公差,出現配合間隙;③主軸軸頸在制造的過程中產生負公差,軸承內徑產生正公差,組合造成間隙。在以上3種情況中,第一種和第三種情況為主軸軸頸比較小的情況,第二種情況為軸承內徑超差。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及時發現主軸軸頸和軸承內徑配合出現的間隙,導致主軸軸徑嚴重磨損。
3.3故障預防①強制檢查設備難以檢查的位置;②做好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和點線流程檢查工作;③提高計劃檢修工作質量,完善檢修制度;④加強技術培訓,提高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
4結語
為了提升設備的使用率,維修人員除了要了解故障出現的原因和機理以外,還要從材料的選取、設備設計、裝配調整、設備保養等方面進行控制,防止同一故障再次出現。此外,做好設備的日常檢查工作,重點做好設備的保養和維護,穩定設備性能,為高效生產發揮作用。
作者:高萬山單位:平煤神馬建工集團安裝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