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混凝土施工技術和裂縫控制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混凝土裂縫是結構中常見的現象,裂縫可能導致施工質量下降,為了提高施工質量,使建筑質量更全面提高,我們需要對施工過程中的裂縫問題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裂縫的形成,總結了混凝土結構中常見的裂縫類型,分析了房屋裂縫的原因,進而闡述了控制裂縫的措施。
關鍵詞:
前言
混凝土結構裂縫的產生,主要發生在澆筑混凝土時,水加(化)熱不能散發,對項目組織過程會產生威脅整體性能和耐久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提高基礎設施建設規范,加強在施工質量管理中的每個細節,確保及時控制,以防止這一現象在混凝土中產生。
1裂縫的形成
隨著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進一步加深,大型建設項目也在不斷擴大,但由于巨大的工程,所以在質量控制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高層建筑在使用混凝土過程中產生的混凝土裂縫,這是建筑工程中的棘手問題,可帶來不可避免的風險,這一現象主要發生在分層澆筑過程中,一般產生泌水和浮漿現象,內部有非常復雜的受力狀況,然后很容易造成水泥水化熱,混凝土因溫度應力過大而導致裂縫,帶來的安全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程安全。
2混凝土結構常見裂縫種類
2.1收縮裂縫
澆注(澆筑)混凝土后一段時間,當混凝土硬化后將達到一定的強度,在混凝土硬化過程中因脫水而收縮,收縮裂縫在炎熱的夏天小而沒有規則。表面水分流失過快,一般認為在混凝土施工時,混凝土迅會發生收縮變形,但是混凝土抗拉強度很低,抗拉強度無法抵抗去混凝土收縮產生的應力,因而產生不規則的裂縫。與此同時,混凝土發生水化會產生水化熱,這會引起混凝土的收縮,這種現象經常會發生在大面積澆筑的梁、板、柱等構件上的小體積構件上,對于暴露在空氣中的混凝土構件,危害更加嚴重。如果不阻止,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后果。影響混凝土收縮和開裂的主要因素是原料和混(配)合比,外部環境溫度、濕度等。
2.2沉降裂縫
建筑物由于地基沉降都會產生沉降,早期沉降速度較快、沉降量較大,后期沉降逐漸趨于穩定。由于基礎沉降的差異,會產生沉降差,反應到混凝土上使得建筑結構產生裂縫。沉降裂縫通常是貫穿的,這種裂縫一般情況下出現在大跨度剛性小的地方,沉降裂縫較大的地方,裂縫寬度越大,沉降量也越大。
2.3施工質量隱患產生的裂縫
將施工設計轉化為現實的過程就是施工,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反映在建筑結構上。在混凝土結構的施工過程中,引起裂縫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列舉的幾種:(1)振動混凝土時,時間不充足或者是振動過度引起裂縫。(2)澆筑混凝土時高度高,直接澆筑時會產生混凝土離析。(3)混凝土養護不及時,導致失水過多產生裂縫。(4)為了加快梁、板等構件的施工,模板早期拆除,構件底部因上部荷載引起裂縫。
3房屋出現裂縫的原因
3.1荷載的原因
鋼筋混凝土主要是受壓構件,外部應力超過混凝土抗壓承載力,將產生裂縫,裂縫沿著荷載的方向發展,通常包括彎曲型裂縫;剪切型裂縫;斜狀裂縫。
3.2變形裂縫
外部荷載使得建筑物產生變形,當變形受到抑制,從而產生反力,一旦反力超過墻體承受能力,將產生裂縫。構件的形狀改變,剛度變小,應力松弛現象將呈現。這時的裂縫包括以下幾種情況:組件使用環境發生變化出現的裂縫,這主要是因為環境的影響,通常是在溫度或濕度變化大時產生;由于施工過程中操作不當或管理不善等等出現的裂縫。如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減半時間拉長,混凝土的閑置時間太長;由于地基變形等情況出現的裂縫。
4控制裂縫
4.1控制荷載裂縫
現階段,由于混凝土規格是根據具體情況和功能的要求而來的,鋼筋對腐蝕具有高度敏感性,需要時間充分考慮裂紋控制等級。我國考慮了混凝土內各種因素的影響,將控制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一是嚴禁使用帶裂紋的構件,使用任何帶裂縫的構件將導致裂縫開展,在標準規范的組合內使用,確保圍繞構件不會出現壓力集中現象。二是采用一般情況下使用不會開裂的構件,即適用的標準條件下的拉應力的構件不應大于能夠承受的強度標準值,按照具體要求,構件周圍不存在拉應力。三是可以使用有裂縫的構件,但應保證在承受壓力標準最大值的范圍內使用。
4.2控制變性裂縫
對溫度變化產生溫度裂縫的現象,應避免建筑結構的溫度差異的存在所產生的危害,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我們可以統一采取措施和手段,首先,增加鋼梁提高裂紋抵抗力,可以增加直徑小、間距小的鋼梁。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應澆成一個連續無縫的結構。此外,控制裂縫應力集中現象,因為一旦出現孔洞,可能由于溫度收縮引起的外部應力產生裂縫,整個建筑的安全受到威脅。一般來說,有兩種主要的應對措施,一是先將角度設置在孔內,避免出現裂縫,然后在拐角處可增加鋼筋。在鋼筋混凝土裂縫由于基礎問題產生的情況下,主要是以抵抗為主要原則,這一原則將結構的最大剛度放大,并拉長,從而避免了裂縫出現。而且還要以釋放為主,這一原則是顯示相反的趨勢,整個建筑的設計剛度減少,并適應整個地基的變形。
5混凝土裂縫常見補救措施
施工中的經驗積累,對混凝土裂縫修補的措施有很多:表面處理方法、結構加固法、混凝土置換法、注漿封堵法、電化學法。具體的加固方法:
(1)表面處理法。這種修補方法適用于混凝土裂縫,表面難以填充裂縫,不影響結構的安全使用,無泄漏、無裂紋發展。表面修復,不影響外觀,這種修復方法更經濟實用。
(2)灌漿加固法。這是一種修補范圍很廣的方法,不同尺寸的裂縫應用不同的填補材料,使用防水混凝土效果更好。修補方法多,可與其它方法相結合使用。例如,地下室裂縫可以先用灌漿修補,再進行表面處理。
(3)結構加固法。混凝土結構具有一定的承載能力,在建筑材料施工過程中或后期裝修時經常會集中物品堆放現象,過載情況時有發生,超過構件正常極限狀態,導致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鋼筋暴露、腐蝕,影響結構耐久性。這應該盡快采取結構加固措施,包括增加構件截面尺寸,外包鋼箍等方法。
6結束語
綜上所述,混凝土裂縫修補方法對于實際工程中的結構修復有一定的借鑒。但是各種措施必須嚴格按照有關技術和規程。同時,裂縫的形成機(原)理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然后更好地掌控運用好這些方法,而不必等待裂縫出現再加固。
參考文獻:
[1]郭全生,朱明峰.冬季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控溫及養護[J].混凝土,1997(5):46-47.
[2]鄭祖光.對冬季混凝土施工裂縫的控制.黑龍江水利科技,2002,30(3):128-129.
[3]曹可之.大體積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的綜合措施[J].建筑結構,2002(8).
[4]駱志勇.淺談住宅建筑混凝土樓面板裂縫成因及控制措施[J].建材發展導向:下,2013(4).
[5]李躍龍.淺談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縫控制措施[J].引文版:工程技術,2015(29):111.
[6]傅德建.淺談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縫控制措施[J].科技傳播,2010(24).
作者:吳業飛 單位:佛山市南海區瀝建混凝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