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混凝土施工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本文主要就后澆帶施工過程當中所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展開了具體的分析與探討,首先就對某后澆帶工程予以了簡要的概況介紹,而后簡要的闡述了后澆帶的集中主要類型,最終就后澆帶兩側的隔斷做法、鋼筋位置確定、整體連接問題、后澆帶灌注混凝土的時間問題,以及后澆收縮帶和后澆溫度帶灌注混凝土的時間問題等內容展開了具體的探究,最終希望借助于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夠給予相關的施工人員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內容。
關鍵詞:
后澆帶;施工問題;混凝土
作為混凝土中的一類剛性接縫方法,后澆帶可廣泛的應用于難以留置的柔性變形縫結構當中,并且能夠在后期確保結構變形能夠較為穩定。采取后澆帶的設計能夠有效的規避柔性變形縫較為繁瑣的施工工序,同時還可降低費用支出以及保障接縫質量。要想實現后澆帶的上述優點特性就必須要采取合理的設置方式,并嚴格按照標準規范進行施工作業,才能夠實現預期的效果設想,反之則會造成結合不良,發生嚴重的滲漏水情況,或是不能防止沉降、伸縮等情況,并最終對建筑工程的整體結構產生嚴重的安全威脅。
1工程概況
試以某商業樓層建設工程為例,該商業主樓地上部分共28層,裙房8層,為框架筒體結構,箱型基礎,建筑面積2.3萬m2,總標高90m,在主樓與裙房間設置以寬度為700~1000mm的后澆帶,其位置選取于結構內力較小位置,并由梁的三分之一位置通過。
2后澆帶分類及功能
(1)后澆帶類型。第一,收縮后澆帶,為了避免混凝土在固結凝集之后,發生收縮開裂情況所設計的后澆帶;第二,沉降后澆帶,為了處理高層建筑因發生沉降而所設計的后澆帶;第三,溫度后澆帶,為了避免混凝土由于溫差改變,發生拉裂情況而設計的后澆帶。
(2)后澆帶功能。①降低溫度收縮影響。新澆筑的混凝土在固結凝集的過程當中會發生體積收縮,已經建成的結構受熱會產生膨脹效果,而在遇冷之后便會出現收縮情況。混凝土的固結凝集收縮通常會發生于施工后的1~2月之內完成,而由于溫度所產生的改變,對于結構所造成的影響則是時刻在發生著的,在其發生變形情況時由于受到體積大小的限制,結構內部當中便會發生溫度應力,在情況嚴重之時便會在構件當中產生裂縫。②處理沉降差值。在高層建筑之中如若持力層的地質情況較為良好,亦或是采取樁基礎之時,所發生的沉降量將較低而且大致能夠在施工期間內完成整體沉降,因此便可參考設置后澆帶設計而不采取永久變形縫的設計,促使高層建筑同裙房的結構與底層設計能夠成為一個整體,因此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可采取后澆帶將這兩部分內容暫時斷連起來,等待主體結構施工完成之后,大致為整體沉降量的一半以上之時,再對連接部分的混凝土予以澆筑,使得高低層建筑之間能夠形成一個整體。
3后澆帶施工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后澆帶兩側的隔斷做法。在后澆帶的兩端位置通常較適宜應用鋼筋支架鉛絲網亦或是單層鋼板網予以隔斷處理,其中對于鋼筋支架結構當中的直徑與間距范圍選取,應當由構件斷層的實際大小來決定,并以支撐穩定作為主要的原則依據,其中鋼絲網的網眼應當以適當為宜,以預防由于灌注混凝土的時候發生跑漿狀況;若網眼相對較大,可在網外粘貼上一層塑料膜,同時采取相應的支護措施以確保其足夠穩固,從而可以承受住混凝土灌注過程當中所產生的擠壓力,并可確保不發生跑漿狀況,等到混凝土完全固結之后,便可將覆蓋于其表層的塑料薄膜揭除,相應的鋼筋支架同樣也可移除,而對于其中的鋼絲網便需留置于后澆帶的兩端位置,在施工完成后將其鑿除。
(2)采取措施確保后澆帶處的鋼筋準確的位置。在后澆帶的設置當中往往會預先700~1000mm的寬度,通常情況下為850mm左右,應當確保鋼筋位置的確切性且持續不發生中斷。在單層鋼筋下應當安排布設以相應的墊塊,在雙層鋼筋當中可安排布設以一定的支架,針對梁、底部鋼筋等位置應當適當的加入以相應的墊塊,其中的上端位置通常直徑相對較大,可不采用支架布設,然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于后澆帶位置處應當設置一定的通道,而不宜直接踩踏鋼筋。
(3)后澆帶補齊混凝土后的整體連接問題。應用鋼筋支架鉛絲網予以隔斷處理,在后澆帶的兩端位置的混凝土應當保持一定的干硬狀況,即為水灰比例值相對較小一些,一方面應確保振搗的密實性,以保證不出現跑漿現象,從而促使側面混凝土的強度可以與其它混凝土保持一致。在混凝土澆筑作業之前應確保后澆帶的外部表層無任何雜質且光滑,如將鑿毛等物質刷除干凈,以促使底層的碎屑能夠得到徹底的清除。
(4)后澆帶灌注混凝土的時間問題。在高層建筑的后澆帶施工當中,若應用天然地基或是以摩擦為主的樁基之時,因為高層建筑的沉降值相對較大,等到高層建筑的主體結構完成之后,方可進行后澆帶的澆筑操作;因為高層建筑的沉降量相對較低,因此可依據施工過程當中的沉降觀測情況,來明確出高層主體結構于施工至一定高度之后,便可開展后澆帶的灌注施工。前文所闡述的后澆帶不僅是沉降后澆帶,此外同時亦可是收縮后澆帶與溫度后澆帶,即能夠同時發揮出三種后澆帶作用。
(5)后澆收縮帶和后澆溫度帶灌注混凝土的時間問題。如果收縮后澆帶實行單獨設置,那么灌注混凝土的時間則較適宜于設帶之后的兩個月之后,此時后澆帶上的混凝土大致能夠完成60%以上的收縮,若現實情況不允許工期要求較為緊迫最低也不能夠少于一個月;若對后澆溫度帶采取單獨設置,那么灌注混凝土的時間則較適宜選取于溫度較低之時,盡可能的避免于環境溫度較高之時補齊于冷天環境時所遺留下的后澆溫度帶。在考量到后澆帶在實際工程應用當中的廣泛性,其不僅在高層主樓與低層裙房的連接方面有大量的應用,對一些超長的多層亦或是高層框架架構同樣也有大量的應用,盡管不存在有顯著的差異性沉降問題,然而為了處理鋼筋混凝土的收縮變形亦或是其自身的收縮應力問題,通常也需應用后澆收縮帶或是后澆溫度帶。因此,對于后澆帶的設計施工問題應當加強重視程度,后澆帶施工應當依據設計要求,留出一定的企口縫,同時在規定時間之內完成混凝土的灌注工作,在灌注操作之前應當盡可能的確保其表層清潔,將鋼筋加以整理或焊接,而后澆筑早強、無收縮性水泥所配置出的混凝土或是相關的膨脹混凝土,在澆筑完成之后做好日常的養護工作。在具體的施工過程當中必須要應用以科學的施工措施,同時做好監督檢查工作,保障后澆帶施工的質量能夠符合以相應的設計標準及要求。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后澆帶的設計與施工將直接對建筑工程當中,混凝土結構的整體安全性與經濟性產生重大的影響,對于相關的工程施工人員而言,只要在確保在施工環節嚴格把控,以保障混凝土結構的安全性與可靠性,才能夠最大程度的消除質量安全隱患,確保工程進度與工程質量的高效完成。最終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夠為相關的后澆帶設計與施工人員提供一些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李秀麗.有關房建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要點的分析[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22).
[2]戴旻佑.超長結構后澆帶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商品與質量,2015(24).
[3]武春林.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澆帶施工技術探討[J].江西建材,2015(18).
[4]鄭昌勇,嚴偉民.現澆混凝土施工結構中的后澆帶施工工藝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中旬刊),2015(11).
作者:鄒國輝 單位:廈門中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