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藥學專業教學成效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課堂教學導入案例
圍繞章節所系藥物的功效和應用,導入相應典型古今案例,或緊扣案例從炮制、劑量、煎煮及劑型等方面衍伸出用藥安全性,或在課程接近尾聲的最后1-2章,以案例引出綜合歸納.如講解胸痹病名時,導入冠心病病例后,針對寒、痰、瘀、氣滯等成因,聯系前面章節所學藥物串講出桂枝、枳實、薤白、檀香、陳皮、川芎、瓜蔞、半夏、人參、麥冬等藥的藥性與功效,從而鞏固和擴充知識;講解具體毒藥時,串講出藥物的理化成分及藥理、中毒情況及解毒措施等的案例或實例,以加深對中藥藥性的理解和加強用藥防范安全意識.
1.1實驗教學導入案例
利用部分實驗課時間,主要采取三種形式:首先是教師示范引導,適時而巧妙地導入相關案例;其二是將有關案例預先發給學生讓其查找資料作準備,便于課堂上展開討論時各抒己見;其三是循序漸進,由學生制作符合自身特點、而又有點“麻辣口味”(需要借助外力解答)的案例課件.并由小組派代表或主動或點名,上講臺演示,最后教師點評總結.
1.2評估教學效果
根據文獻有所改進,具體以教學興趣、理解記憶、思維啟發、思路創新四項抽象指標,主觀評價認可程度;以期末考試成績、創新課題及等量化指標,客觀評價教學效果.“中藥學”教學期末采取匿名問卷形式,發放問卷調查表250份,收回有效問卷表250份,總回收率為100%.問卷調查及考試成績情況,均進行X2檢驗統計分析。
2結果
2.1案例導入對能力培養的影響
以四項指標主觀評價教學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采用案例導入教學法的3個班,自評單項能力增加均在85.0%以上,其認可率明顯高于非案例教學的單一傳統法對照班(83.3%以下),見表1。
2.2案例導入對考試成績的影響
期末考試成績結果顯示,不及格率:導入案例教學的3個班共為6.2%,而對照組有13.3%;80分以上(含80分)的優良率:7年制中醫專業為58.6%,中西醫結合1班為58.3%、2班為55.0%,對照班為18.4%;平均成績:3個班依次為85.11、77.82、75.81,均高于對照班的66.75,尤以7年制中醫班成績最佳,差異有顯著性(P<0.05),如表2.2.3案例導入教學對申報科研課題的影響申報省級“大學生科研創新課題”結果顯示:7年制中醫專業班、中西醫結合1班申報及批準數均較多,中西醫結合2班次之,而對照班為0.結果顯示:7年制中醫專業班、中西醫結合1班均分別公開2篇,如表3.
3討論
所謂案例式教學法,通常是指通過一個具體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景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目前我國本科教育是以學校理論教育為主,“中藥學”教學受多種條件限制,理論教學階段中學生接觸臨床或實踐操作機會較少,故常會對一些古今病名的枯燥及藥物內容的繁雜感到茫然而厭學.為了夯實中藥理論知識的基本功,為后續課程及臨床用藥打下堅實基礎,我們根據學生學歷層次、專業和興趣特點的不同,致力于尋找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按本課程特點精選典型案例,課堂上展現解讀或課后討論.我們以案例引導歸納演繹中藥功效及適應證;或要求學生將案例與教材有關理論結合起來,歸納一般性觀點,圍繞案例陳述其所辨證型、隨癥立法及其依法引出的相應方藥;或將稍有難度的案例布置為課后討論題,抽部分實驗課由師生共同解答共性問題及難點要點,激發其創新思維.教師還應從案例庫中再調出類似而又相對簡單的案例,進一步檢查學生理解知識、應用原理的能力.學生在學習“中藥學”之前已學習過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等課程,有了一定辨證論治基礎,雖然是二年級學生,但基本可以按八綱辨證、臟腑辨證等進行初步辨證.因此,案例導入法應貫穿于每次課的始終.
案例評價是檢驗師生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問卷調查、期末考試成績對比分析,結果顯示:與對照班比較,3個班學生對案例導入法的興趣度、理解記憶度、思維啟發度、創新思維度四項指標均明顯增強;3個班學生優良率明顯提高、不及格率顯著降低、平均分數差異具顯著意義(P<0.05);7年制中醫班成績最佳,可能與專業基礎課的課程設置、課時及學生自身特點等有關.申報省級“大學生科研創新課題”以及公開,結果顯示:案例導入班均比對照班多,表明案例教學能啟發學生的創新思路,提高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實踐證明:“中藥學”案例教學強調縱橫比較藥物,加之要求學生個人探索以形成想法和意見,使其學習的興趣性、主動性明顯提高,從而在理解的基礎上加深記憶;以案例導入又加強了對臨床知識的理解、判斷及融會貫通能力;圍繞案例進行師生互動的實驗課教學,使學生走上前臺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縮短了師生間、生生間距離,有利于動態的信息交流,降低了對新知識學習的難度;同時也促進了教師的組織引導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提高.在相同教學時間中,對于提高教學質量,運用開放性案例教學法,確實要優于常規傳統教學法.
當然案例導入法的教學模式,在中藥學教學中還處于嘗試階段,必然還存在不足,如師資力量明顯不足,案例儲備不多;實驗課時少,學生發揮不夠;教師固有的教育觀念轉變不突出,中藥學專業人才現有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調整不大等等.培養出基本功扎實、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更好適應社會的創新型人才,案例教學確實能起到鋪墊作用,因此該教學模式應加以推廣應用.
作者:秦莉花陳曉陽李晟 聶鈺松扈自然單位:湖南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湖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湖南中醫藥大學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