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藥化學教學實踐的缺陷及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本文作者:張蕓單位:潮州衛生學校廣東潮州
中藥化學是應用現代化學理論和方法研究中藥化學成分的學科,是中等職業學校中藥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也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中藥化學實驗課能幫助學生理解、消化和鞏固理論知識,突破理論學習難點,同時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否及時發現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是上好實驗課的關鍵。筆者在中藥化學實驗教學工作中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了相應措施,保證了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
1學生預習積極性差,存在依賴思想
中藥化學實驗內容和實驗步驟復雜,所需實驗儀器、試劑較多,學生必須做好預習,只有在理解實驗原理的基礎上全面了解整個實驗過程,才能較好地完成實驗。但學生往往忽視預習,存在依賴思想,導致進入實驗室后,須等到上課時教師反復講解才能開展實驗。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要做到:(1)強調預習的重要性;(2)根據學生各項操作安排是否合理進行評分,也可配合一些問題的提問,以督促學生預習,保證實驗順利進行。
2實驗操作難度大、步驟繁雜,所需時間長
中藥化學實驗涉及到中藥材中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純化和檢識4個步驟,其操作步驟繁雜,操作技術要求高、難度大,所需時間較長,一般需6~8個課時或更長時間。如“防己中粉防己堿與防己諾林堿的提取、分離與檢識”這一實驗,提取流程簡述如下:取粉防己粗粉100g,加85%乙醇300ml于沸水浴中回流加熱1~2小時,濾出乙醇提取液,藥渣按以上方法重復提取一次,合并兩次提取液蒸餾回收乙醇至無醇味,濃縮液用1%鹽酸少量多次轉移到250ml燒杯中,繼續滴加鹽酸,攪拌,使生物堿充分溶解,不溶物則成樹脂狀析出。靜置,過濾,濾渣用1%鹽酸少量分次洗滌,每次約10ml,直至洗滌液對生物堿沉淀試劑反應微弱時止。合并濾液和洗液,靜置片刻,過濾,濾液用氯仿做兩相萃取等。檢識方法即用化學檢識法和薄層色譜檢識法[1]。從以上提取流程可看出,在粉防己生物堿提取過程中,涉及到回流裝置和蒸餾裝置的安裝、抽濾、調pH值、蒸發、萃取等步驟,其操作步驟之繁雜,所需儀器、試劑之多,可居藥劑專業各學科之首,學生在操作時感到困難重重,手忙腳亂。應加強帶教教師課堂巡視,注意觀察學生的操作情況,及時提醒,及時糾錯,確保實驗順利進行。
3實驗條件難于控制,實驗結果偏差大
3.1與藥材本身有關
中藥化學實驗中,中藥化學成分的提取率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產地、采收季節、采收時間、采收方法、產地加工及貯藏等,任何一個條件的變化都可能影響中藥材化學成分的含量,進而影響提取率,影響實驗結果。
3.1.1與藥材的產地有關大量研究表明,中藥材的產地不同,其化學成分在種類和含量方面均可能存在顯著差異。如(1)產于山西大同附近的麻黃,生物堿含量可高達1.6%,而其他地區麻黃含生物堿量則變化頗大,有的含量極低,近乎為0。(2)安徽合肥產的薄荷揮發油中主含薄荷醇(80.10%),新疆塔城和阿勒泰產的主含氧化胡椒酮(68.47%和76.34%),吐魯番產的主含胡椒酮和薄荷酮(50.06%和26.05%)。(3)山東產的金銀花所含主要成分綠原酸(5.87%)是四川天全縣金銀花所含綠原酸(0.125%)的50倍,是江蘇金銀花所含綠原酸(0.06%)的近100倍[2]。(4)廣州石牌所產的廣霍香主要成分為酮,而海南產的廣霍香酮含量甚微。
3.1.2與藥材的采收季節、采收時間有關中藥的采收季節、采收時間,甚至采收時的氣候對化學成分的含量都有較大影響。如(1)金銀花的主要成分綠原酸和槐花的主要成分蘆丁都是花蕾期含量最高。(2)益母草和穿心蓮花蕾期有效成分含量較高,品質最好。(3)內蒙古西部產的草麻黃總堿含量最高是在7~8月間,而內蒙古東部產的草麻黃總堿含量最高是在9~10月間。(4)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甜素含量生長初期為65%,開花前期為10%,盛花期為4.5%,開花末期為3.5%。(5)冬麻質佳,春麻質次;春七質佳,冬七質次。
3.1.3與藥材的產地加工及貯藏等因素有關產地加工方法及貯藏等因素,對中藥化學成分也有一定影響。(1)產地加工的影響,如某些需陰干的中藥拿去曝曬,有效成分就會損失;如曬干的龍膽其龍膽苦苷比陰干的降低1倍,含揮發油成分的中藥,曝曬會使揮發油損失。(2)貯藏時間的影響,如荊芥等含揮發油成分的中藥揮發油含量因時間而減少;三顆針中的小檗堿,見光貯存3年,小檗堿含量下降約55%;細辛的鎮咳作用在貯藏6個月后消失。
3.2與提取、精制過程中的具體操作有關
在提取、精制過程中,學生的每一步操作是否嚴謹、細致、準確都對提取的影響較大。如在槐花米中蕓香苷的提取、精制和檢識實驗,其提取方法為堿溶酸沉法,在用石灰乳調pH值時應嚴格控制在pH8~9的范圍,否則會使蕓香苷水解破壞,提取率明顯下降。但由于學生操作經驗不足,總出現偏差現象,所以往往同一實驗,其實驗結果(提取率)與教材描述有一定差距。不同實驗小組差距也較大。解決方法:(1)教師應對購進的藥材進行檢查,并通過預試驗等方法掌握第一手材料,在實驗課中對該次實驗藥材作詳細介紹。(2)強調操作過程中容易造成偏差的要點、注意點并及時提醒,同時要求實驗結果偏差的學生在實驗報告中做出詳細的分析,旨在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
4實驗工藝不合理,實驗流程有待改進
在中藥化學實驗中,實驗工藝存在不合理現象。如小檗堿的提取是藥材粗粉,0.3%硫酸溶液為提取溶劑,用石灰乳調堿性、去雜質,再加鹽酸生成鹽,氯化鈉鹽析提取鹽酸小檗堿。
根據我們地方實際,一般多采用黃柏為提取原料,但黃柏為樹皮類藥材,含大量粘液質,在提取分離過程中給過濾帶來極大困難,盡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改用石灰水作為提取溶劑、用棉花過濾等,雖然能有效減少粘液質干擾,但提取率大幅降低。針對以上現象,解決的方法是在達到實驗目的和教學要求的基礎上選用其他實驗材料或改做其他內容,如小檗堿的提取選用黃連為原料,或改為粉防己生物堿的提取等。
5實驗材料缺乏,實驗時間不足
5.1實驗材料缺乏
由于有些藥材主產于北方,所以本地藥店多用地方替用品。如藥材防己,一般本地藥店以廣防己替代,而粉防己只能到外地購買。
5.2實驗時間不足
中藥化學實驗涉及的回流提取、浸漬、抽濾、放置、層析等步驟需花費大量時間,往往課內無法完成。我們一般多采用合理安排時間和開放實驗室等措施加以解決。如涉及浸漬或回流提取的實驗,可提前將藥材浸漬或預先安裝好回流裝置等。如有化學檢識和薄層色譜(或紙色譜)檢識時,由于薄層色譜(或紙色譜)檢識所需時間較長,可先安排做薄層色譜(或紙色譜)檢識,在薄層色譜(或紙色譜)檢識過程中間的空閑時間穿插化學檢識,可節約大量時間。抽濾、萃取一般多在開放實驗室進行。
綜上所述,為解決中藥化學實驗課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必須增強責任心,充分發揮對實驗課的組織、準備、指導和檢查作用,只要對存在的問題認真研究、采用相應的有效對策,就能保證實驗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