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造林規格對林木儲存的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李元武靳小剛單位:甘肅省靜寧縣林業局
調查結果顯示,刺槐不同造林規格對其保存株樹、樹高、郁閉度均有不同的影響。其中,初植密度為4995株/hm2、3330株/hm2、1665株/hm2的刺槐林保存率分別為80%、75%、62%,不同造林規格間保存株樹均存在極顯著的差異(表1)。
三種造林規格平均樹高分別為3.86m、3.66m和2.67m,初植密度為4995株/hm2和3330株/hm2的樹高間差異不顯著,而初植密度為1665株/hm2的樹高與前兩者均存在極顯著的差異(表2)。不同造林規格刺槐林的郁閉度也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初植密度為4995株/hm2和3330株/hm2的郁閉度分別達到0.9以上,極顯著的高于初植密度為1665株/hm2的郁閉度0.46(見表3)。
靜寧縣受地理位置限制,十年九旱,造林立地條件差,造林保存難度大,合理有效的造林規格對提高造林保存率,改善當地生態條件有著重要的意義。調查分析表明,經過干旱、凍害、兔鼠危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造林規格為1m×2m和1.5m×2m的林班,目前保存株樹多,生長情況良好,林相整齊,郁閉度高,而2m×3m規格的林班,林相不整齊,樹木生長參差不齊,林內雜草叢生,郁閉低,生長狀況差異大。
通過近10年的觀察,結合調查結果,分析比較得出,在以上三種靜寧縣常用的刺槐造林密度中,以初植密度為4995株/hm2和3330株/hm2的造林成效明顯,生態效益顯現快,初植密度為1665株/hm2的造林成效差,成林年代長,不作為常用推薦造林密度。
從造林成本方面考慮,初植密度為3330株/hm2,造林規格為1.5m×2m的刺槐造林模式成本相對低,成效快,是今后造林主推模式,而造林規格為1m×2m的模式,雖然成效較快,但是造林成本較高,在以后的造林中因地制宜,應盡量避免使用。
由于造林后實施封山育林,未實施補植、撫育等措施,林木處于放任生長狀態,地表分枝多,無明顯干形,胸徑難以測量,故在本次調查中未設置該項調查因子。另外,本次調查只限于靜寧縣常用的以上三種造林規格,對于其它造林規格的成效,還有待繼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