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藥理學理論教學辦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藥理學是一門醫藥學基礎課程,它處于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醫學與藥學的橋梁地位,其內容比較抽象,難學難記,學生學習一段時間后大多都有畏難情緒。為提高授課效果,使難學難記的藥理學內容變得易學易記,作者從2008年開始探索《藥理學》理論課程教學方法,并且不斷改革與實踐,現將體會歸納如下。
1激發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
眾所周知學生只有對所學內容充滿熱情和求知欲時,才會自主地去學習、去探索,才能在學習中體會知識的樂趣[1]。一般第一節課的授課內容大多為介紹這門課程,同時必須通過這節課把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藥理學這門課程主要探討藥物與機體之間相互作用及規律的一門學科。在介紹藥物基本概念時一定多列舉生活中的常見病例,如發熱、咳嗽、腹瀉、便秘等等,列舉越接近生活學生越會覺得這門課程是實實在在的,生活中隨處可用,這樣就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是學生最現實、最活躍的學習動力。
2精心備課,抓好課堂45分鐘
2.1整合知識因為本院無臨床專業,藥理課主要針對藥學、中藥制藥等專業開設,學生的基礎醫學知識功底不扎實,又無臨床知識基礎,存在學習脫節的問題。在理論教學中,將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微生物與免疫等進行整合[2],結合簡單的臨床病例和臨床用藥,進行講解和討論,既鞏固了基礎知識,又學習了新知識,同時加強藥理學知識理解和掌握,也培養了學生應用藥理學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2采取各種教學方法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潛能,讓學生的學習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攝取,通過認真研究教材和大綱,決定在部分章節自學、部分章節學生主講(內容相對簡單一些)、部分章節討論式教學(縱向聯系較多的章節)、部分章節教師主講(臨床常用的章節)。學生主講需提前一周讓學生備課,通過講課一方面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鍛煉學生的自信心,為以后求職面試做準備。討論式教學一般采取理論輔導、提出問題、學生小組討論、教師總結和重點內容總結的方式,這一方式能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有利培養創新人才。教師主講的章節一定要重視課堂教學的提問和引導,提問要恰到好處[3],比如在關鍵內容處提問,這樣可以看出學生是否掌握了內容;在藥物聯系處提問,加深了藥物之間縱向聯系;在藥物可比較處提問,加深了藥物的選擇性。通過提問給原本枯燥的課程內容帶來了色彩與活力,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3通過練習,加強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由于藥理學所涉及學科較多,章節繁多,內容龐雜,藥名繞口,很多藥物作用的機制復雜抽象,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千變萬化。而且學生尚未接觸到臨床醫學課程,對疾病缺乏客觀的認識,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很難記清藥物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等知識點,久而久之會發生將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張冠李戴的現象,從而影響教學效果。針對這一點應加強課后練習,通過反復練習加深對藥物的理解,同時為后繼應用中靈活選擇藥物做鋪墊。
總之,在藥理學的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探索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識,以便學以致用,滿足醫藥高職崗位的需要。作為授課教師,也要不斷更新知識,提升業務素質,把握新理論,傳授新技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