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腎內科安全用藥流程構建及成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構建腎內科安全用藥流程,并分析其對用藥安全管理質量的影響。方法:2017年在腎內科實施常規管理模式,為實施前;2018在腎內科實施用藥流程改造,成立安全用藥管理小組,對既往用藥流程進行分析,尋找安全隱患和流程弊端,針對性地進行環節調整,實現流程再造,管理小組做好監控管理,確保安全用藥流程的落實,為實施后。統計不同時期腎內科用藥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并采用考核形式了解不同時期護士對安全用藥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結果:實施后腎內科用藥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用藥相關護理差錯率顯著低于實施前(P<0.05);實施后腎內科護士安全用藥知識考核平均成績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結論:構建完善、科學的安全用藥流程,能夠有效提高護士的安全用藥認知水平,減少了相關護理差錯和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關鍵詞:腎內科;安全用藥;護理管理;流程
護士是患者用藥治療過程中的參與者之一,同時也是用藥安全的監管者,如果患者用藥過程中出現護理缺陷,就可能導致不良事件的發生,甚至引發醫療事故。近年來由于用藥安全導致的醫療糾紛時有發生,嚴重的影響了管理質量,導致醫院在患者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不但損害了醫院的形象,更影響了患者的康復[1]。傳統的管理辦法更多的是在一些重要環節上規范護士的行為,但這些管理環節并未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導致用藥管理的連貫性不足,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用藥流程十分必要[2,3]。我院腎內科作為試點科室,于2018年1月起構建并實施了安全用藥流程,取得了較好成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7年在腎內科實施常規管理模式,為實施前;2018在腎內科實施用藥流程改造,成立安全用藥管理小組,對既往用藥流程進行分析,尋找安全隱患和流程弊端,針對性地進行環節調整,實現流程再造,管理小組做好監控管理,確保安全用藥流程的落實,為實施后。腎內科病區共有床位55張,護士14名,均為女性,年齡20~49歲,職稱包括初級7名,中級6名,高級1名,學歷包括專科5名,本科9名。本次研究以整個科室為對象,所有護士均參與研究項目。
1.2管理方法
1.2.1成立安全用藥管理小組護士長帶頭成立安全用藥管理小組,成員5名,均為腎內科資深護師,具備良好的安全用藥知識和一定的管理能力。安全用藥管理小組負責對既往腎內科用藥流程進行分析,結合實際工作情況,找出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對策。將傳統的環節管理模式改為流程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科學的安全用藥流程。
1.2.2建立安全用藥流程管理小組討論制定相關流程,初步擬定完成后小范圍試行,并交由3名資深護理專家進行評測,對評測結果進一步調整,最終完成流程擬定。具體措施如下。(1)主班護士核對醫囑流程:醫生開具醫囑后輸入電腦→主班護士通過電腦獲取醫囑,進入醫囑處理系統→對醫囑和患者信息進行核對→確認醫囑及信息無誤后在醫囑上簽字→將醫囑確認至藥房,由藥劑師進一步審核用藥的合理性及安全性→對相關資料進行打印并再次核對→核對無誤后交由責任護士進行處理→責任護士核對資料無誤后執行醫囑。(2)主班護士核對靜脈用藥流程:主班護士按流程核對醫囑后確認至靜配中心→靜配中心核對無誤后打印輸液二維碼→交由配藥護士核對后進行配藥→按藥物使用順序分批送回病房→主班接藥后掃碼確認核對→按照床位順序放置好液體→責任護士用PDA掃碼患者手腕帶及液體,核對患者信息→靜脈穿刺后應用藥物,根據病情調節速度,做好解釋→主班護士清理臺面→按照床號順序放置其他各組液體→各責任護士按照順序執行藥物應用,并做好標示→執行長期醫囑配藥及給藥,口服用藥核對流程與靜脈用藥一致。(3)責任護士執行醫囑流程(包括靜脈用藥和口服用藥):責任護士接到用藥處理要求后,核對醫囑執行單→核對無誤后執行進行取藥、配藥→在床旁使用PDA進行患者信息及藥物核對并用藥→用藥完成后在醫囑執行單上簽字→觀察記錄患者用藥后的反映情況。(4)接瓶流程:在接到患者接瓶呼叫或巡視發現液體輸完后準備接瓶→根據患者醫囑核對藥物→帶藥物到患者床旁,用PDA掃碼核對患者信息及藥物,無誤后進行換瓶。(5)交接藥物使用流程:責任護士執行醫囑用藥,流程與基本用藥流程相同→用藥后在醫囑執行單上簽字并記錄時間→在下班前對醫囑執行單再次進行核對,每次用藥或結束用藥都必須PDA掃碼,避免遺漏或藥物已使用卻無用藥記錄情況→向責任組長匯報情況,告知醫囑執行單的進程→責任組長核對醫囑執行進度,并按要求完成醫囑內容→在日工作結束前責任組長檢查當日所有醫囑執行情況→核查記錄患者用藥反應。
1.2.3安全用藥流程實施在完成流程擬定后,管理小組組織全科護士進行培訓,將安全用藥流程進行打印并裝訂成冊,發放給護士,確保人手一冊,在實施初期利用晨會時間進行培訓,組織學習流程中的相關內容,要求護士在短時間內熟記流程內容,一周后利用晨會提問,了解流程熟悉情況,并正式開始實施。定期進行安全用藥知識考核和培訓,提升護士對安全用藥知識的掌握程度。
1.3觀察指標
以實施前后1年為研究期限,統計不同時期腎內科用藥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并采用考核形式了解不同時期護士對安全用藥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己藛柧砉舶?個維度,26個題目,將最終分值換算成百分制,分值越高說明認知水平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整理后錄入SPSS20.0軟件包處理,計量資料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實施前后不良事件及護理差錯比較
實施后腎內科用藥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為0.92%,用藥相關護理差錯率為1.21%,顯著低于實施前的2.49%和4.75%(P<0.05)。
2.2實施前后安全用藥知識比較
實施后腎內科護士安全用藥知識考核平均成績為(81.43±7.65)分,顯著高于實施前的(62.49±11.25)分(P<0.05)。
3討論
3.1安全用藥流程提升了管理質量
腎內科用藥種類較多,用藥類型復雜,護士作為用藥安全的監管者,必須要重視患者的用藥安全問題。在傳統的管理制度下,護士按照管理制度,將精力更多放在幾個重點用藥環節上,這就導致整個安全用藥管理缺乏連貫性,一些小的安全隱患容易被忽略[4]。在安全用藥流程建立后,護士按照流程進行用藥,大大減少了變異的發生,同時也能夠通過流程審視自己的工作完整性,給予了護士工作指導,使工作有章可循。安全用藥流程不但實現了用藥前、用藥中、用藥后等不同時期的內容核對,更實現了患者信息、藥品信息、用藥時間等內容核對,進一步減少了不規范護理行為的可能[5]。
3.2安全用藥流程提高了護士的認知水平
在傳統管理模式下,護士更多的是“被”管理,護士自身的用藥安全知識不足,僅是依靠管理制度來實現用藥安全控制。在流程制定后,護士能夠從流程中學習到更多的安全用藥知識,通過流程執行思考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以晨會的形式定期進行安全用藥知識考核和培訓,大大提升了護士的認知水平,從本次研究數據來看,2018年腎內科護士安全用藥知識考核平均成績為(81.43±7.65)分,顯著高于2017年的(62.49±11.25)分,說明安全用藥流程的應用和相關制度的調整,切實有效地提升了護士的認知水平,這種從被動到主動的轉換,是提升安全管理質量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婷婷,鮑碧波.產科病房安全用藥流程管理的實施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8):149-151.
[2]楊穎梅.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用藥存在問題及對策[J].中國傷殘醫學,2012,20(9):71-72.
[3]朱艷玲,繆志梅,程艷,等.口服藥發放流程在精神科護士用藥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9):1745-1746.
[4]陳倫基,林泉根,黎巨成.口服降糖藥導致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28例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1,9(22):51-52.
[5]劉雪茹.用藥指導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藥安全的影響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2):2408-2409.
作者:許革梅 單位:淳安縣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