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藥臨床藥學的難點與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崇尚自然的理念及現代科技的應用,中醫藥得到快速發展,中醫藥特色臨床藥學必然成為我國臨床藥學發展的一個重大課題。通過分析中藥臨床藥學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并提出相應解決措施,以促進中藥臨床藥學的發展,為規范中藥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關鍵詞】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崇尚自然資源,使得中醫藥得到迅速的發展。同時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在中醫藥領域廣泛應用,中醫藥神秘的面紗被揭開,臨床醫生對臨床辨證不嚴謹,中藥制劑在臨床上的濫用,中藥不良反應頻繁的發生,使傳統的祖國醫學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傳統醫學如何適應現代醫學發展的需要,發揮中醫藥特色,中藥治療起到關鍵作用,在臨床上合理使用中藥成為了目前中藥藥學人員面臨的重要課題。目前醫院藥學人員的整體水平偏低,中藥臨床藥師相對于西藥臨床藥師而言起步更加滯后,發展相對更加緩慢,同時由于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臨床醫生與藥師之間觀念與想法的不同等一些主觀或客觀原因的存在,使中藥臨床藥師在中藥臨床藥學實際工作中存在更多的問題與困難。
1工作的難點
1.1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理論體系與診治模式的不同傳統醫學是一種以“古人經驗總結”為基礎的實踐醫學理論體系,它側重于從人體整體功能性變化的角度去研究和認識疾病,強調的是“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其基本的疾病診治模式是辨證治療。現代醫學是一種以“探究結構、聯系功能、結構和功能統一”為基礎的醫學科學理論體系,以現代科技工具檢查與檢驗結果作為客觀指標,其基本的疾病診治模式是辨病治療,缺乏整體觀念及個體化診治[1]。由于兩種醫學理論基礎的不同,現代醫學理論體系暫時還無法對傳統醫學體系中一些特有辨證的理論或證候進行解釋或闡述,勢必導致在臨床用藥方面有所不同。傳統醫學理論雖有同病異治、異病同治,但在實際臨床應用時還是存在較大的分歧。
1.2國家法規政策層面的缺失我國現行的《藥品管理法》和《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中均沒有明確關于醫院臨床藥學相關規定與臨床藥師的職責,造成了臨床藥學在法律層面的空缺。即使2012年最新的《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中有提到臨床藥學的職責,但由于內容過于空泛,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沒有實際操作性。只有在相關檢查中提到要配備一定數量的臨床藥師,但在醫院管理活動、醫療質量持續改進方案中,對于臨床藥師的具體工作沒有規定。目前,臨床藥學經過幾年的發展,國家衛計委成立了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形成了臨床藥師的專科化與資格證書準入制度,使臨床藥學得到快速的發展,但是不管是國家、部委還是行業都沒有提到中藥臨床藥學,這必然會嚴重影響中藥臨床藥學的發展。
1.3中藥特色技術的失承祖國傳統醫學中中醫與中藥是不可分割的,都是在同一理論體系下應用的,而中藥炮制是中藥最有特色的技術之一,是任何醫學理論體系所沒有的。早在先秦時期,《五十二病方》就已體現出中藥炮制在方劑配伍中的應用,東漢“方書之祖”——《傷寒論》所載113方中,通過腳注說明炮制方法的藥物共有315品次,約占所用藥物的58.8%[2]。中藥必須經過嚴格而合理的炮制才能用于組方配伍,以發揮中醫辨證論治靈活用藥的特色和優勢,而配伍環境是影響多功效中藥在方劑中選擇性發揮作用的主要因素[3]。然而隨著工業的現代化,人們對于高效益的追求,使祖國傳統醫學中中藥特色技術得不到傳承,影響了中藥的內在品質,體現不出中醫辨證論治、靈活用藥的特色與優勢,影響了臨床療效,“方對藥不對”的現象會越來越多。
1.4方劑的理法方藥與現代藥理之間的差異《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四物湯為補血調血基礎方,臨床組方配伍時可根據具體病情選用不同的炮制品或炮制方法,如血虛兼有血熱,配伍時宜選用生地黃,取其清熱滋陰涼血之功;血虛無熱者宜用炮制品熟地黃,彰其滋陰補血之效;產后血虛腹痛者方中白芍不宜生用,因生白芍酸寒之性易損傷脾陽,配伍時以酒炙炮制為佳,可去生白芍中寒之弊;如患者癥見血虛兼有血瘀,方中川芎、當歸也應酒炙后配伍應用,可增強其活血化瘀之功用。四物湯在祖國傳統醫學中是一首簡單方劑,效果也十分的明顯,但若用現代藥理學根本就無法進行全面的闡述。
2措施
2.1建立教學機構、醫療機構中藥臨床藥師專科化培養機制中藥臨床藥學要從源頭抓起,從教學機構著手,在比較強的中醫藥大學設立中藥臨床藥學專業,同時學習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知識,建立兩種醫學的溝通橋梁,與醫療機構結合建立傳幫帶制度,培養專科化的中藥臨床藥師。專科化設置能使臨床藥師快速融入角色、找到定位、建立信心[4]。同時專科化也會使中藥臨床藥學發展得更加迅速,能快速地參與臨床,發揮臨床藥師的作用。
2.2完善國家立法與行業評判標準藥學專家要呼吁國家盡快對臨床藥師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以體現其社會地位,提升其工作價值,明確其工作職責。醫藥行業在國家未立法之前應先建立行業的評判標準,強調中藥臨床藥師在行業中的作用,明確其在臨床中的職責與權力,如在今后的醫院管理或醫療質量持續改進方案中明確要求設立中藥臨床藥師制度,明確臨床醫囑要有中藥臨床藥師簽發的建議或意見,讓中藥臨床藥師真正地參與臨床,規范臨床合理用藥,使祖國傳統醫學得到發揚光大,真正為人民的健康服務。
2.3掌握中藥特色技術,注重臨方炮制中藥臨床藥師除了掌握中醫藥理論外,還得掌握中藥特色技術,并對傳統特色技術加以傳承。因中藥只有經過加工炮制,才能適用于臨床,才能用于組方配伍,發揮中醫辨證論治靈活用藥的特色和優勢。如四物湯治血虛無熱者宜用炮制品熟地黃,治產后血虛腹痛者白芍宜酒炙炮制為佳。中藥炮制是中藥材在配方或制劑前的各種必要的加工處理,是中醫臨床用藥的特色之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醫方劑的臨床療效。中藥臨床藥師只有注重中藥特色技術,注重臨方炮制,才能方對藥對,發揮中醫辨證論治、整體觀念及個性化治療的優勢。
2.4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理解方劑的理法方藥中醫要發展與傳承,中藥也要發展與傳承,而且還要適應時代潮流發展,必然離不開現代科技的運用。中藥臨床藥師只有在深刻理解方劑中的理法方藥,深刻體現其深層的含義,才能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加以理解與解釋。如吳鞠通創立的銀翹散是治療溫病的常用方劑,但銀翹散也用于治療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皮膚病等,可同時采用現代技術對銀翹散治療機理、藥物組成、銀翹散制劑改進劑型進行充分的研究與分析[5]。中藥臨床藥師理解了銀翹散的理法方藥,也就能理解借助現代科技對銀翹散的研究,擴大其在臨床病癥中的應用。
2.5跟隨名醫名家,學習其對中醫藥的理解與經驗在任何一家醫療機構,名醫名家都是非常珍貴的資源,無法用價值來估量。名醫名家對中醫藥理論有獨到的見解與理解,加上他們的臨床經驗,非常值得中藥臨床藥師學習。對中醫藥理論的理解必須要有一個積累的過程,而且臨床經驗更是要經過漫長的歲月來總結的。中藥臨床藥師若是跟著他們參與臨床,經過他們的身傳言授,學習他們對中醫藥的理解與經驗,會得到很快的提升,對中醫藥理論認識有一個質的飛躍。
3結語
隨著醫學的快速發展,現代科技在醫藥領域的應用,中藥資源的開發,中藥類藥品品種不斷增加,同時由于疾病的復雜化,藥物之間聯合應用問題也越來越多。藥物的不良反應,藥源性疾病的頻繁發生,使得合理用藥成為臨床醫師和臨床藥師的一個永恒課題,要求臨床藥師參與和指導合理用藥,確保藥物安全、有效、方便、經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也符合現代醫療發展的需要。過去重視合理用藥只是強調安全、有效、方便,不重視經濟性,同時由于中藥類制劑本身的一些特性如適應于一類的辨證,再加上臨床醫生對適應證把控不嚴,無形之中增加了醫療費用,不利于醫院,也不利于患者,當前醫改著重強調合理用藥的經濟性,所以藥師參與臨床的合理用藥必將是大勢所趨。西藥臨床藥學現在比以前有了長足的發展,但中藥臨床藥學才剛剛起步,這就要求中藥臨床藥師不斷學習提高,強化協作意識,共同進取,逐步提高業務素質。相信中藥臨床藥師通過努力,厚積而薄發,可以在臨床藥學中占一席之地,在我國醫療改革中,為廣大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讓百姓受益,同時讓我們的祖國傳統醫學得以進一步發揚光大,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
參考文獻:
[1]申維璽.論中醫“證”的現代醫學屬性和概念[J].中醫雜志,2001,42(5):307-309
[2]霍浩.淺議中藥處方腳注的內涵及臨床應用[J].河南中醫,2003,23(6):61-62
[3]于彩娜,范穎.方劑中中藥選擇性發揮作用的影響因素[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2,18(4):439-440
[4]張健,陸曉彤,卜書紅,等.論新形勢下臨床藥師專科化建設與隊伍管理[J].藥品評價,2010,7(20):5-8
[5]于琦,吳宇峰,于河,王蕊,等.明清以來溫病中醫治法及用藥規律文獻研究[J].中醫雜志,2014,55(11):967-971
作者:江川 黃玉芳 單位: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