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圍手術期護理技巧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圍手術期的概念和處理的目的,可將圍手術期護理估計的定義與目的歸納為:以病人為中心,圍繞著“幫助病人獲得最佳的手術治療效果”這一最終目標,采用觀察、交談、體檢、參閱各種相關文字資料等方法,連續性地收集病人術前、術中、術后3個階段的主客觀資料,進行動態的分析判斷,以及時發現病人在圍手術期存在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為作出準確的護理診斷和制定實施恰當的護理計劃,實現預期目標提供依據,也為評價護理效果提供反饋的信息資料。具體地說,通過圍手術期的估計與處理,術前使病人以最佳身心狀態接受手術治療;術中能夠安全地耐受手術并確保手術成功;術后盡早順利康復。
2圍手術期護理估計技巧
2·1系統觀察:是指護士用感官或借助一些器具有意識地收集支持或否定護理診斷的資料。由于整體護理是與生物———社會———心理醫學模式相匹配的一種臨床護理實踐模式,因此,系統觀察要求護士不但要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還要有廣博的知識面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以及敏捷的思維和快速反應的能力;不但要仔細觀察病人的外在表現,還要善于觀察分析病人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狀態,不但要用敏銳的和具有專業化的目光去觀察病人的表情、姿勢、動作,還要學會從心理學角度去辨析病人的語音、語調。系統觀察是臨床護士每日運用的護理技巧之一,必須熟練掌握。
2·2有效溝通:指的是護士通過交流技巧與病人之間進行的一種流暢友好的、有目的的信息交流。為確保溝通有效,護士須注意以下技巧:(1)自然地自我介紹和說明來意與目的;(2)合理地運用開放性提問和閉合性提問;(3)恰當的目光交流;(4)具有感染力的體勢語言如表情、姿勢;(5)隨時把握語音、語調和交談的內容;(6)巧妙地運用引導語,引導病人離題的話題切入正題;(7)適時扼要地歸納與總結。
2·3護理體檢:指運用基本的視、觸、叩、聽技巧以及護理測量的工具與手段,去收集病人客觀資料的重要方法。不同部位、不同內容的體檢需要采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護理體檢還可為鑒別診斷提供客觀依據。總之,要獲得準確的客觀資料,臨床護士既要熟練運用基本的體檢方法,也要掌握具有專科特點的體檢方法,還要學會臨床常用量表的使用。
2·4分析和判斷現象并作出預見性推論:指護士運用評判性思維去分析病人的主、客觀資料,判斷產生現象的實質原因,解釋臨床表現,根據臨床特征作出預見性推論。此技巧要求護士系統地運用理論,作出邏輯性的推理判斷,還要求護士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全面動態估計病人狀況,才能作出準確的推論。臨床護士在護理實踐中常用此技巧,不但有助于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助于護士抓住病人的主要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圍手術期護理估計的內容
3·1術前估計內容:在病人入院當日,護士須按以下內容進行護理估計:(1)估計病人的既往健康狀況及其對當前健康狀況的影響,包括患病住院史、用藥史(名稱、劑量、時間)、過敏史(藥物、食物、花粉、油漆、氣體等)、手術史(部位、手術名稱、術后恢復情況)、吸煙史(每日幾支、持續幾年)、飲酒史(酒精度數、每日飲酒量、持續時間)。(2)估計當前健康狀況,找出困擾病人的健康問題:包括營養、飲食、排泄、睡眠———休息、呼吸、循環、心理、活動功能等狀況。此后需持續估計病人對手術治療的認識與反應及其當前的健康狀況,并進行相關的術前教育和術前準備,至術前1d,護士應參與醫生的術前討論,了解手術方案的選擇和麻醉方式,幫助病人做好術前的身心準備,以最佳狀態接受手術。
3·2術中估計內容:在病人返回病房后2h內,護士須對病人術中情況作出估計。通過閱讀麻醉記錄、手術記錄,了解麻醉方式及時間、麻醉藥名及劑量、術中輸血及用藥情況、術中病人的反應及耐受性、手術部位與名稱及持續時間;與手術醫生交談,了解手術方式及入徑、手術特點與創傷的大小、手術的復雜性,及對功能與外形的影響等。術中情況的估計,有助于護士對術后可能出現的健康問題及并發癥作出預見性推論,做好預見性護理。
3·3術后估計內容:自術后第1天始至治愈出院日為止,除了估計當前健康狀況內容外(同術前),大手術后1周內,中手術后5d內,小手術后3d內每日還應重點估計傷口疼痛、傷口出血、皮瓣血運(皮溫、顏色每2h1次)、引流管數量、引流部位及情況、引流液顏色、數量、性質、體溫及其熱型、自控鎮痛泵(PCA)的使用情況、胃腸功能恢復情況及經口攝取營養情況、活動方式及活動度、傷口愈合情況等,特殊部位的手術需作特殊估計,如頭顱手術需估計病人意識狀態,心胸手術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者需估計呼吸機運轉各參數、動脈血氣分析結果、自主呼吸恢復情況、有無人機對抗或呼吸機依賴等,并隨時修正護理診斷、措施,確保給病人提供有效的護理幫助,出院前3d左右需重點估計病人活動功能的恢復情況,并作出判斷,分級訓練和指導活動:0級為完全恢復,獨立活動,出院指導以安全活動預防損傷為主。1級需要使用輔助活動器械(如拐杖、輪椅),出院指導需教會病人正確使用活動器械。2級需要他人的幫助、監護或指導,出院指導內容包括給病人制訂一個活動計劃,詳細指導病人參與主動功能鍛煉的內容與方法。3級既需要他人的幫助也需要使用器械,需要為病人制訂一個出院活動計劃,包括如何正確使用活動器械和參與主動與被動功能鍛煉的內容與方法。4級完全依賴他人,不能參與活動。出院指導活動內容為:從被動鍛煉開始逐漸過渡到主動鍛煉,特別注意肢體與關節功能的訓練,預防廢用性萎縮。
圍手術期護理估計需要護士圍繞“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這個中心,不斷地估計病人的軀體與心理狀況,隨時作出恰當的判斷,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今后的外科臨床需要得到重視和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