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洗胃管長度的護理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材料
采用蘇州新區文教醫療用品廠生產的一次性28號洗胃胃管,該洗胃管有2個側孔,1個頂孔,從頂端至第2個側孔的距離為5cm,均使用漏斗洗胃裝置洗胃。
2方法
將1999年7月1日至2000年6月30日來我院就診洗胃的140例服毒(自服有機磷農藥)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觀察組(A組)71例,對照組(B組)69例。分別給予不同的胃管插管長度,即B組按傳統方法測量耳垂至鼻尖再到劍突的長度即45~55cm,[2]A組在B組插管長度的基礎上再插入10~15cm,即55~70cm。然后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洗胃效果,即洗胃時間(首次吸出液體的時間和總洗胃時間)、洗出液的顏色、氣味、量和洗胃不良感覺或并發癥等。
3結果
總洗胃時間A組比B組縮短11min,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胃管插入長度增加,引流通暢,洗胃速度快。
4討論
洗胃是臨床常用的急救護理操作,是減少急性中毒(服毒)病人毒物吸收最直接的方法。因此,如何通過正確洗胃,發揮最佳洗胃效果,顯得至關重要。目前關于洗胃的報道僅限于洗胃機的改進,如漏斗洗胃、電動洗胃、全自動洗胃、噴淋洗胃等,對胃管插入長度能否影響洗胃效果尚無報道,故開展此項研究很有必要。
4.1胃管插入長度的依據與臨床觀察
洗胃液的灌入和吸出均通過胃管實現,若胃管插入長度不合適,勢必影響洗胃質量。人體食管長度約為25~30cm,咽部長度約為12cm,鼻部長度約為8cm。[3]總長度為45~50cm,胃管遠端側孔距頂端距離為5cm。傳統洗胃方法胃管插入長度是45~55cm,因身高差異,臨床常以患者耳垂至鼻尖再到劍突的長度為插入長度,對照組平均插入長度為52.87cm,從解剖學角度講此長度胃管側孔不能完全進入胃內,胃管頂端僅達賁門下,最多到達胃體部。此長度僅胃管的頂孔和1個側孔在胃內,由于不能將全部側孔都留在胃內,盡管患者取左側臥位,胃內液體有時仍不能漫過側孔,因此,臨床發現,B組洗胃液流出緩慢,且時有間斷,吸出洗胃液的時間長,且不徹底。病人洗胃后腹痛、胃出血的機率高,可能與不能盡快吸出灌洗液而致胃擴張、胃粘膜損傷有關。A組胃管延長插入至55~70cm后,頂端可達胃竇部、胃管側孔全部在胃內,A組患者最短插入53cm(身高140cm),最長插入75cm(身高178cm),平均插入長度為62.27±5.26cm。臨床觀察,A組患者不論取何種體位,均達到洗胃液流出快而通暢、洗胃時間短、洗胃徹底的目的,且洗胃后發生腹痛、胃出血的機率低。A組在未灌入洗胃液之前,多數能引流出較多原液,這在B組是非常少見的(B組引出原液量少或引不出原液)。
4.2胃管插入長度的比較性分析
洗胃、胃腸減壓不同于鼻飼,鼻飼是通過胃管注入流質食物和水分,插入長度45~55cm;胃腸減壓是引流出胃內積液、積氣,而洗胃是既要注入液體又要引流出液體。因此,洗胃應與胃腸減壓的插入長度一致達70cm。[6]
4.3判定胃管在胃內方法的再認識
證明胃管在胃內的方法之一即“從胃管注入10ml空氣,同時在胃部聽診,聽到氣過水聲”。[2.4.5]此方法臨床上多數聽不到,其原因可能是胃管未達胃內液面以下。A組在胃管插入55~70cm時多能聽到氣過水聲。此時用此法檢驗能夠判斷胃管在胃內,若插入45~55cm應采用其它檢驗方法。因此,只有胃管頂孔或側孔在胃內液面以下時,才能抽出胃液,聽到注氣后的氣過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