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Orem自理在骨科的護理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骨折患者機體功能的突然改變,對自身的角色改變不能適應,而較多的骨傷治療康復期長,護理指導在其康復中的效果舉足輕重。而作為與患者接觸最多的醫務人員,其對患者的影響最大,因此應重視對患者的護理模式的選擇[1]。本文中我們就orem自理模式在骨科康復期護理中的綜合效果進行研究分析,并與常規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78例骨科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模式組)和觀察組(Orem自理模式組)各39例。對照組男27例,女12例,年齡18~62歲,平均年齡(42.5±5.1)歲,骨折部位:脛骨骨折15例,手部骨折5例,股骨骨折10例,足部骨折4例,其他部位骨折5例;學歷:大專及以上17例,高中和中專16例,初中及以下17例。觀察組男28例,女11例,年齡18~61歲,平均年齡(43.0±4.8)歲,骨折部位:脛骨骨折16例,手部骨折6例,股骨骨折9例,足部骨折4例,其他部位骨折2例;學歷:大專及以上16例,高中和中專16例,初中及以下18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骨折部位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包括健康宣教、飲食[2]、體位、治療及康復訓練等,根據患者的病情及治療情況等給予相應的護理,同時給予康復過程中注意點的告知,并囑家屬進行相應的輔助護理,循序漸進地進行綜合護理。研究組采用Orem自理模式進行護理,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指導患者進行自理,充分調動患者的自理能力[3],同時骨折患者因骨折的存在多影響機體的活動度,從而影響其活動,但是正因如此其對于自理的需求更為強烈,以肯定其在自身角色中的作用,在護理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患者的這種心理,針對性溝通和護理,達到最佳的護理循環模式,最后達到盡快康復的目的。
1.3觀察指標
將2組患者的治療護理效果及護理前后的SF-36生活質量評分進行統計及比較。SF-36生活質量評分量表[4]共包括兩大類8個評估小項目,分別為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及精神健康,對患者每個項目分別進行評估。治療護理效果分為痊愈、有效和無效3個層次,總有效率為痊愈率+有效率的總和。
1.4數據處理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χ2檢驗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組患者治療護理效果比較(表1)表1顯示,研究組的治療護理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組患者護理前后SF-36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表2)表2顯示,護理前2組患者的SF-36各個項目評分比較,P>0.05.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而護理后研究組SF-36各個項目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骨科患者的預后優劣不等,治療及護理均不可忽視,早期的治療過后,康復治療階段同樣非常重要。而后期患者對治療及護理均有其自身的要求與需求[5],應引起重視,如其自理的需要得到滿足對其后期的康復非常重要。Orem自理模式是患者的自理需求而應運而生的[6,7]。其通過評估患者的自理需求及自理能力適當地給予患者自理方面的指導,對于提高患者的治療積極性及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意義重大。本文就Orem自理模式在骨科康復期患者中的綜合效果進行研究及比較,通過比較發現,采用Orem自理模式進行護理指導的患者綜合效果較常規護理模式要好,具體表現在治療護理總有效率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方面。患者的治療效果得到提高的同時,其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也間接說明了Orem自理模式在骨科患者康復期應用的可行性。綜上所述,我們認為Orem自理模式在骨科康復期患者中的綜合效果較佳,優勢明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