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衛生建設中的婦幼保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邊區婦幼保健政策的制定
婦幼保健是邊區衛生醫療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邊區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婦幼保健工作的法規。1939年11月,按照“保護女工、產婦和兒童”的提議,邊區黨委第二次黨代會通過的《關于開展衛生保健工作的決議》明確規定,要保護產婦和幼兒,減少因不衛生而致死的損失,要積極醫治與預防各種傳染病。同時,還通過了《關于改善邊區婦女生活保護婦女切身利益的決定》,要求對廣大干部進行學習衛生常識教育,注重對女干部和嬰幼兒的保護;選拔一些婦女群眾接受保育接生的訓練,注重培養實行新接生法的接生員;醫院和衛生所要為當地婦女兒童治病等。針對邊區的早婚現象,1939年4月頒布的《陜甘寧邊區婚姻法》明確規定了男女結婚的年齡限制。除此之外,邊區政府還從邊區各地開展婦幼保健工作的實際出發,制定和頒布了其它一些婦幼保健法規,如1940年頒布的《中共中央關于保護母親兒童的決定》、1944年12月陜甘寧邊區參議會通過的《關于保育兒童健康案》等。這些婦幼保健法規的制定和實施,為邊區婦幼保健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并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邊區婦幼保健事業的發展
要把婦幼保健法規具體運用到實際工作中,需要在廣大群眾中積極開展婦幼保健的宣傳教育,提高群眾講究衛生的認識,自覺同落后愚昧的思想觀念和不衛生習慣作斗爭。因此,積極開展婦幼保健宣傳教育,成為了發展婦幼保健事業的重要環節。從邊區的實際出發,婦幼保健宣傳教育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舉辦衛生展覽會,通過衛生掛圖說明、病例對比、數據統計表等容易被群眾接受的形式,介紹和宣傳懷孕妊娠、接生、育兒等婦幼衛生保健知識,深受群眾歡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利用當地農村集市、廟會等群眾聚集的機會宣傳婦幼保健知識。利用秧歌隊、歌舞宣傳隊等形式進行婦幼保健知識的宣傳,同時配合進行反對封建迷信、反對巫婆神漢、提倡科學衛生的宣傳。三是開辦以婦幼保健為主要內容的婦女衛生冬學。開展冬學運動,是邊區政府為提高廣大農民群眾文化知識水平,利用農閑時節組織農民學習文化知識的一種有效形式。而利用冬學進行婦幼保健知識的學習,是邊區開展婦幼保健衛生宣傳教育的一大特色。如隴東分區鎮原縣劉家村1943年冬開辦了婦女冬學,由抗大畢業分配到劉家村工作的李冰珠擔任冬學教師,她在辦學實踐中確定了婦女冬學“衛生第一、識字第二”的辦學方針,從衛生教學中進行識字的原則。參加學習的婦女人數在7天內由26人迅速增加到67人,到冬學結束時,許多婦女都能夠用新的衛生知識來指導自己的生活。這個成功的經驗在邊區得到了迅速推廣,各地開始積極創辦婦女冬學。婦幼保健宣傳教育的積極開展以及所取得的實效,為開展婦幼保健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為適應邊區廣大農村婦幼保健衛生工作的需要,創建邊區衛生事業的進一步發展,邊區政府采取各種措施培養衛生醫療人員,培養婦幼保健衛生人員。抗戰爆發以后,黨中央和邊區政府先后在延安等地創辦了八路軍衛生學校、中國醫科大學、邊區醫藥學校、西北醫專學校、延安醫科學校等一大批衛生醫藥學校,為邊區培養了一批醫藥衛生人員。與此同時,邊區各地各醫療機構也開辦了各種不定期或短期訓練班,開辦助產班、接生班,培養婦幼衛生干部,培養和訓練了一大批基層衛生人員。同時,各地政府還積極改造舊產婆,培養婦女群眾中的積極分子參加新接生法培訓學習,培養婦幼保健衛生人員。如邊區政府于1944年在延安小砭溝開辦了助產士訓練班,為邊區各地培訓了大批助產士。關中分區、隴東分區和甘泉縣、新寧縣等地也先后開辦了助產訓練班,每期3個月,為縣、區、鄉培養訓練婦幼保健人員。如在1940年,隴東分區在當地八路軍駐軍部隊醫院的幫助下,在慶陽舉辦醫療衛生培訓班,為分區各縣培訓了120多名衛生人員,培養了一批醫療衛生骨干。
針對邊區普遍存在著的由于衛生條件差,接生方法不科學,孕婦及嬰兒生產過程中死亡率較高的現象,邊區在實行婦幼保健工作中推行了新接生法的重要措施。實行新接生法是婦嬰保健衛生的重要內容,也是減少婦女和嬰兒在生產過程中死亡的重要措施。由于實行新接生法大大降低了婦嬰的死亡率,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因此,邊區政府把大力推行新接生法作為邊區婦嬰衛生建設的主要目標。邊區政府較好地把推行新接生法與宣傳婦嬰保健、培養助產士結合了起來,促進了婦嬰保健工作的開展。預防接種是幼兒保健工作的主要形式,也是婦幼保健工作中的又一項重要措施。為幼兒預防接種,是由各分區醫院和各縣保健藥社遵照邊區政府的指示,下鄉巡回醫療為群眾上門服務的。如華池縣保健藥社僅在1945年3月中旬共接種210名;中央衛生處定期為兒童種牛痘,為群眾打預防針,1943年為1963人種了牛痘,為5592人打了預防針。據不完全統計,1941年至1943年,“邊區衛生處三年來共種牛痘5.2萬人,預防注射7723人,為人民接種11萬人”。這些措施為推動婦幼保健工作的開展、促進廣大婦幼群眾的身體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邊區婦幼保健工作取得的成效
邊區政府婦幼保健衛生工作最直接最顯著的成效,就是有效降低了產婦和嬰兒的死亡率,且產婦身體健康狀況、嬰兒的體質都有所提高。據1943年11月17日的《解放日報》報道,中央醫院在11個月中所出生的470個嬰兒,體重在8磅以上的,下半年比上半年增加了一倍;5磅以下的僅占全數的3.1%。嬰兒的平均體重在上半年是6.76磅,下半年增加到6.9磅;全年嬰兒死亡率下降到2.4%。邊區政府通過開展衛生醫療事業建設,特別是積極開展婦幼衛生保健工作,從邊區經濟文化落后的實際出發,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符合邊區社會經濟發展實際的婦幼保健政策和措施,在實際工作中把宣傳教育與實際工作聯系起來,把群眾性的衛生工作與婦幼保健具體工作結合起來,使婦幼保健工作中的宣傳教育、反對巫神迷信、消除早婚、培養助產士、推行新接生法、為嬰幼兒預防接種等具體工作符合邊區衛生事業建設的實際,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開展婦幼保健工作,增強了廣大群眾的衛生意識,提高了廣大群眾開展婦幼保健衛生的自覺性,大家開始主動地講究衛生,自覺地與愚昧、迷信和不衛生的習慣作斗爭,建立了良好的衛生習慣,也形成了良好的婦幼保健意識,對保障邊區廣大婦女及嬰幼兒的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廣大群眾的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不僅有力支援了邊區各項建設事業,也為新中國開展婦幼保健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作者:王晉林單位:甘肅省委黨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