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婦幼衛生達標統計調查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李靜趙軍單位:湖北省宜昌市婦幼保健院
低出生體重發生率2001年我市低出生體重發生率為1.07%,2010年為2.70%,平均增長速率為0.0970。達“兩綱”要求。見圖3。
出生缺陷發生率
2003年以前出生缺陷監測未納入常規調查和統計,無數據顯示,2003年出生缺陷發生率為5.93‰,2005年明顯上升,以后呈上下波動,2010年為10.68‰,平均增長速率為0.0877。未達“兩綱”要求。見圖4。
“兩綱”保健服務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1.孕產婦保健覆蓋率2001年我市孕產婦保健覆蓋率為96.13%,2002年上升至98.39%,以后處較穩定水平,2010年為98.31%,其中,農村99.65%,城市97.67%,平均增長速率為0.0085。達“兩綱”要求。見圖5。
2.0~7歲兒童保健覆蓋率2001年我市0~7歲兒童保健覆蓋率為61.12%,2004年上升至80.65%,以后呈上升穩定趨勢,2010年為86.46%,其中,農村82.4%,城市88.49%,平均增長速率為0.0354。城市0~7歲兒童保健覆蓋率未達“兩綱”要求。見圖5.
3.住院分娩率2001年我市住院分娩率88.88%,2005年上升至98.60%,以后處較穩定水平,2010年為99.96%,平均增長速率為0.0156。達“兩綱”要求。見圖6。
4.婚前醫學檢查率2001年我市婚前醫學檢查率為64.58%,2003年新《婚姻登記管理條例》頒布后婚前醫學檢查率大幅下降,2004年降至歷史最低水平,為0.66%,2010年為28.05%,平均下降速率為0.1008。未達“兩綱”要求。見圖7。
討論
我市的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均達到了“兩綱”目標,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且這3個死亡率的平均下降速率已很低,提示目前婦幼衛生工作的重點是進一步提高質量管理,將這3個死亡率維持在目前水平,并認真研究死因防止反彈。在孕產婦死因構成中,產科出血居首位,其次是羊水栓塞、先天性心臟病,由此可見,加強各級婦幼保健和產科醫務人員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規范培訓,加強高危孕產婦管理,提高產科急救能力是降低孕產婦死亡率的關鍵。
同時,加強個性化、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孕產婦及其家屬對圍產保健的認知度,也是降低孕產婦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在嬰兒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構成中新生兒窒息、早產、先天性心臟病居前3位,因此,提高圍產保健和產科質量,強化新生兒窒息復蘇培訓,預防早產,開展早產預測,加強優生優育指導,開展產前診斷,減少出生缺陷的發生,是降低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的有效措施。自“兩綱”(2001~2010年)執行以來,我市通過狠抓孕產婦保健系統管理、開展“母嬰安全年”活動、實施“降消項目”、強化圍產保健和產科質量培訓等一系列措施,2001年以來我市的孕產婦保健覆蓋率、住院分娩率穩步提高,分別接近99%、100%。隨著住院分娩率的提高及新法接生的普及,從而杜絕了新生兒破傷風的發生。
孕產婦保健覆蓋率的提高,不僅有效地促進了婦幼保健工作,還控制了低出生體重發生率,低出生體重不僅直接影響新生兒、嬰兒死亡率,而且與小兒長期預后、生長發育遲緩、殘疾、成人期疾病等也密切相關。根據監測情況,我市的低出生體重發生率雖然達“兩綱”要求,但呈上升趨勢,分析原因除了我們狠抓婦幼衛生監測工作,監測覆蓋率擴大,監測質量提高,但也不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認真調查研究,分析我市低出生體重發生率上升的原因。兒童保健覆蓋率是反映兒童接受最基本的保健服務的指標,它體現了政府對兒童的關心程度,也體現了衛生保健部門提供兒童保健服務的管理水平和服務動力。兒童保健工作從啟動時間到工作的廣度和深度,始終較婦女保健工作進展慢。
2010年全市及農村的兒童保健覆蓋率達到了“兩綱”目標,但城市的兒童保健覆蓋率未達到“兩綱”目標。農村是由鄉鎮衛生院承擔兒童保健系統管理,而且與預防接種工作相結合,這樣更有利于兒童保健工作的開展。目前城市主要是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承擔兒童保健系統管理,而大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保健人員配備不足,且兒童保健專業素質欠缺,兒童保健業務及對轄區的兒童保健管理相對薄弱,另外,城市的人口流動性較大、小型民營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的不規范管理,都給兒童保健管理增加了難度。因此,為了提高我市兒童保健覆蓋率,提高兒童保健質量,需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①各級政府及衛生行政部門對各地各單位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考核力度,同時加大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投入,用于硬件和軟件建設;②各地各單位要重視群體保健工作,配備保健專業人員,加強專業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做好本轄區的兒童保健宣教工作,并加強流動人口的兒童保健服務;③婦幼保健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要根據職責劃分做好轄區民營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的監督管理工作。
婚前醫學檢查是保證健康婚配、防止疾病傳播和遺傳病延續的重要生殖保健措施。2002年以前我市的婚檢率還在50%以上,2003年新《婚姻登記管理條例》頒布后,婚檢工作難以開展,婚檢率明顯下降,平均下降速率達10%以上。雖然2008年湖北省人口計生委、衛生廳、民政廳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適齡青年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根據文件精神各縣(市)逐漸開展了農村適齡青年免費婚檢的工作,婚檢率有所上升,但與“兩綱”目標仍有較大差距。
新《婚姻登記管理條例》頒布,婚檢由強制改為自愿,體現了社會進步和國家對公民基本人權的尊重,一方面作為婚前保健服務機構必須加強自身建設,加強與民政部門的配合,積極開展孕前和婚前保健服務,優化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取得個人和社會的認可;另一方面各級政府應針對本地實際情況出臺相應措施,實行全民婚檢政府買單,并對婚前保健服務機構和個人實行嚴格的準入,并加大考核力度,扭轉目前婚前保健工作下滑的局面。2005年以來我市出生缺陷發生率上下波動,平均增長速率接近9%,提示我們要認真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出生缺陷的發生。
出生缺陷發生率呈上升趨勢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①婚前醫學檢查是預防出生缺陷第一道防線,而2003年以后婚檢率明顯下降,致使各婚前保健服務機構業務逐漸萎縮,婚前保健工作未能很好落實;②由于人們對遺傳、優生優育、產前診斷認識不足,孕前和孕早期保健及產前診斷覆蓋率較低;③出生缺陷監測工作逐漸規范,監測質量提高,補漏調查工作落實;④由于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群眾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發生改變,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因此,要降低我市出生缺陷發生率,提高人口素質,需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提高婚檢率,加強孕前和孕早期保健,開展優生優育咨詢和產前診斷,提高健康教育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