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上海喘息患兒流行病學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自2000年我國對31個省市40萬0~14歲兒童進行了哮喘患病情況調查后[1-3],至今尚未見大樣本調查研究。為了解目前上海市普陀區兒童喘息或哮喘的患病情況,本研究于2008年3-8月在普陀區整群隨機抽樣了11771名兒童作為分析樣本,進行了相關調查。
1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在上海市普陀區隨機抽取了10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童保健科≤3歲的健康體檢嬰幼兒,12個幼兒園的學齡前期兒童,以及3所小學(78個班級)、8所中學(共26個班級)的學齡期和青春期兒童,共11835名。
1.2調查方法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樣本。首先對抽取樣本的學生及家長發放統一的初篩調查表,進行初篩,對可疑對象再進行詳細調查問卷和體格檢查,按2003年我國制定的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常規的診斷標準[4],進一步確診哮喘兒童。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分析。對計數資料進行描述性分析,喘息或哮喘的發病率以百分比表示,不同年齡組間以及男女性別之間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兒童喘息或哮喘史及喘息或哮喘現患情況
本次調查獲得有效問卷11771份,其中男5832名,女5939名;失訪和無效問卷共64份,男29名,女35名,總失訪率為0.54%。在11771份有效調查問卷中,有喘息或哮喘史者917名,占調查總人數的7.79%,其中男545名(占男性兒童的9.34%),女372名(占女性兒童的6.26%),男:女約為1.5∶1.0。在過去12個月內仍有喘息或哮喘發作者共有496名(占調查總人數的4.21%),其中男288名(4.94%),女202名(3.40%),男:女為1.4∶1.0。無論是喘息或哮喘發作史率,還是喘息或哮喘現患率,男性均顯著高于女性(χ2=38.46、14.68,P<0.001)。各年齡段兒童喘息或哮喘情況見表1。2000年上海市調查中,兒童有喘息或哮喘發作史率為4.52%,喘息和哮喘的現患率為3.34%[3]。本次調查數據均高于2000年的調查,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122.52、13.763,P均<0.001)。
2.2第一次喘息發作年齡
在917名曾有喘息或哮喘史的兒童中,513名(占55.94%)的第一次喘息發作年齡≤3歲,其中男性312名(占男性兒童57.72%),女性201名(占女性兒童54.03%);295名(32.17%)的第一次喘息發作年齡3~7歲,其中男性176名(32.29%),女性119名(31.99%);109名(11.89%)第一次喘息發作年齡>7歲,男性57名(10.46%),女性52名(11.89%)。第一次喘息發作年齡≤3歲的比例高于3~7歲和>7歲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82、262.61,P<0.001);而第一次喘息發作年齡3~7歲的比例也高于>7歲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5.63,P<0.001)。第一次喘息發作年齡的男女性別比則均無差異(χ2=2.72,P=0.257)。在574名>7歲曾有喘息或哮喘史的兒童中,有305名(53.14%)近12個月以上不再發作,其中男性181名(占相應男性喘息或哮喘史者的52.31%),女性124名(占相應女性喘息或哮喘史者的54.39%),男性和女性無發作比例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1,P>0.05)。其中,第一次喘息發作年齡≤3歲的242名中,133名(54.96%)在過去12個月不再發作;第一次喘息發作年齡3~7歲的223人中,121(54.36%)無發作;而第一次喘息發作年齡>7歲的109名中,51名(46.79%)無發作。第一次喘息發作年齡>7歲兒童在過去12個月中無發作的比例低于≤3歲和3~7歲發作的兒童(χ2=33.52,P<0.001),而第一次喘息發作≤3歲與3~7歲發作的兒童在過去12個月中無發作的比例無差異(χ2=0.58,P=0.451)。
2.3喘息或哮喘發作和緩解期的治療情況
在917名有喘息或哮喘史的兒童中,幾乎都曾靜脈點滴或口服抗生素;726名(占79.17%)在喘息或哮喘發作時到醫院吸入過藥物治療(具體藥名不詳),回家后不再吸入藥物;208名(占22.68%)服用過2周以上的孟魯斯特鈉咀嚼片;均無靜脈注射或口服氨茶堿。在496名現仍有喘息或哮喘的兒童中,有67名(13.51%)在規范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中。其中,>5歲(共336名)者中,有23名(6.84%)長期正規吸入沙美特羅替卡松粉霧劑;<5歲(共160名)者中,有44名(27.50%)長期正規吸入氟替卡松氣霧劑,均處于哮喘完全控制中。
3討論
于全球范圍內,兒童哮喘患病率正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本次調查中,喘息現患率以嬰幼兒期最高,學齡前期次之,這也佐證了近年來兒童哮喘增加的趨勢;而青春期兒童的喘息或哮喘的現患率僅為2.04%,這與隨著年齡增長喘息自然控制有關。從性別上看,在學齡期和青春期兒童組中,男性兒童的喘息發作史及喘息或哮喘現患率均顯著高于女性,而在嬰幼兒期,無性別差異。有關男女性別差異有待進一步探討研究。
本次調查中,55.94%的兒童第一次喘息發作年齡≤3歲,即在嬰幼兒期發病;而第一次喘息發作年齡≤7歲者達到88.11%,提示年齡越小,越易喘息發作。因此兒童哮喘的防治和干預的重點應放在年齡≤7歲的兒童。本次調查發現,在有喘息史的兒童中,有53.14%的患兒可以得到自然控制,不再發病,與國外報道基本相同[5]。喘息自然控制率無性別差異,但第一次喘息發作年齡>7歲者,成為持續性哮喘的可能性較大。本組喘息或哮喘患兒急性發作時絕大多數是用吸入治療緩解癥狀,而無人靜脈注射或口服過氨茶堿,與以前報道的喘息急性發作的兒童應用氨茶堿達81.00%形成明顯反差,這與近年來積極推廣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哮喘防治創議(GINA)方案密切相關。但長期規范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者僅占13.51%,雖然高于2000年亞太地區的調查資料顯示的我國哮喘患者僅6%使用吸入療法[6],但與兒童喘息反復發作和哮喘現患率逐年增加相比,宣教和指導哮喘患者的規范吸入治療工作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