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校特色文化促進年落實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學校特色文化創建是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提升學校辦學品位、促進教育內涵優質發展的迫切需要。為積極引導全區各中小學走特色化內涵發展之路,經區教育局研究,決定將2010年確定為“學校特色文化促進年”,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學校特色文化創建的指導思想與總體目標
指導思想: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以課程改革為抓手,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實踐精神為支撐,推動各類學校的特色文化建設,確保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必須堅持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深化校本特色創建與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相統一,學校管理規范化與個性化相統一,特色育人與學生全面發展相統一,按照“加強教育現代化發展,全面建設教育品質先行城區”的目標,不斷深化教育改革,促進學生和諧成長,追求學校內涵發展,著力提升學校辦學品位,促進我區教育事業均衡協調發展。
總體目標:強化學校管理,豐富學校內涵,突出學校個性,提升學校品位,并根據自身的優勢和傳統,辦出校本的個性和特色,積極開展教育科研,深入推進教育改革,促進多元化的學校特色文化,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學校教育品牌。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區多元教育、品牌教育、強勢教育,整合和凸現以課程改革為中心的學校教育、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的家庭教育、以整合優化教育資源為目標的社區教育的三大優勢,全面拓展教育新的發展空間,使我區真正成為特色教育強區。
二、學校特色文化創建的主要內容
(一)力求在物質環境文化建設中形成或彰顯特色。
校園環境要體現環境育人的要求,在追求整潔、優美、高雅的同時要有個性特色。能彰顯各校的歷史文化的積淀,顯示學校的辦學理念與追求,在環境布置中能最大限度地為學校德育與教學工作提供資源的支持,要創設有利于在校學生能便捷地開展各種探究學習活動的環境,具備在校學生快樂學習的校園空間場地與設施。各校要結合本校實際,精心策劃和布置校園環境,真正做到“每一面墻壁會說話,每一寸土地都育人”,使學生隨時隨地都能受到感染與熏陶,得到無聲的教育。
(二)力求在制度管理文化建設中形成或彰顯特色。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學校的制度管理文化,也要體現時代精神與素質教育的要求。制度管理文化的特色創建也有較大的探索空間。在形成規范、完善管理機制的同時,要有制度文化的人文化、個性化和激勵機制。學校的班級管理制度要弱化為官色彩,體現民主思想,有利于學生全員全程參與。學生的學業管理要體現素質教育要求,使之具有發展性、激勵性的特色,使學業管理成為教育的重要資源。教師的教研制度要講究實效,既體現教師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又符合教師專業發展的個性化特征。學校其他的管理制度,都要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使之具有時代性、規范性與教育性的特質。
(三)力求在精神行為文化建設中形成或彰顯特色。
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內核,集中體現學校的校風校貌,體現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價值追求。既通過制度文化與物質環境文化反映出來,又具有自身形態特征,如校訓、校歌等,同時主要以師生的儀態行為直接反映出來,精神行為文化的特色創建,可在具有特色的校訓校歌的制訂及其教育功能發揮上下功夫,應摒棄毫無特色的空洞而又一般化的校訓、校歌,代之以體現辦學追求的符合青少年心理年齡特征的校訓校歌,并在其教育功能實現上有獨到之處。此外,在教風學風建設上也可以進行特色創建。學校的禮儀文化,師生的行為文化也可視作學校的精神文化進行精心打造。
(四)力求在課程特色文化建設中形成或彰顯特色。
全面落實新課程目標要求,積極構建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特色文化課程體系。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國家級課程的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最大程度地發揮各學科中蘊涵的文化資源優勢;另一方面,要聯系我區優秀傳統文化、社會現實和學校實際,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校園文化,開發與推進蘊含校本文化內涵的品牌項目,開發形成凸現學校精神、文化的校本系列教材,寓特色文化于學科教學中,有機結合,有機滲透,最大程度地挖掘各學科中蘊涵的文化內涵,全面落實文化育人的目標要求。
(五)力求在校園其他文化形態建設中形成或彰顯特色。
其他文化形態主要是指校園中不同群體的文化,包括教師文化、學生文化、員工文化、領導者文化、家長文化及由上述人群參與的各種社團文化。學校要為校內所有人的發展創造條件并進行文化建構。其中學生與教師的行為處事方式及鑒于工作學習生活需要的組合結社方式尤需關注。師生特色社團的創建與活動開展應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又一亮點,各校要積極創建一批師生社團,進一步優化社團組織,進一步拓展學生實踐活動時空,進一步提高各類社團“實踐育人”的成效。要辦好家長學校,大力加強針對家長的“家教”培訓,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三、創建特色學校的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2014年2月—2014年4月)
(1)進行“學校特色文化促進年”主題活動宣傳動員、調研論證;
(2)印發《區“學校特色文化促進年”實施方案》;
(3)各校擬定學校特色文化創建方案,填報《區學校特色文化創建項目申報表》;
(4)通過專家引領,促進全區學校特色文化創建工作;
(5)審核認定各校特色文化創建方案。
2.實施階段(2010年4月—2010年11月)
(1)定期舉辦特色辦學論壇,研究學校特色文化創建工作;
(2)舉辦體藝節、科技節、學校特色文化觀摩現場會等進行交流展示,推動全區學校特色文化創建工作順利開展;
(3)進行特色文化創建工作階段性調研和總結。
3.總結提高階段(2014年11月—2014年12月)
(1)總結學校特色文化創建經驗,推廣特色成果;
(2)表彰一批學校特色文化促進先進學校;
(3)召開全區學校特色文化經驗總結交流表彰會;
(4)吸收轉化學校特色文化創建成果,輻射推廣學校特色文化創建經驗,進一步提升學校特色文化層次,形成符合區情、突具特色的學校特色文化創建工作模式。
四、學校特色文化創建的保障措施
1.加強宣傳發動。各校要加強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的宣傳發動工作,要著力營造濃厚的學校文化氛圍,做到校訓、校風、教風和學風反映特色,板報、校園網站等媒體宣傳特色,學科教學滲透特色,校內外活動張揚特色。讓廣大師生、家長和社會各界充分了解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和具體行動方案,促使他們關心、支持和參與學校特色文化建設,不斷擴大特色文化建設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形成合力興特色、全員辦特色的良好工作局面。
2.建立管理機制。各學校要將特色文化建設提到重要議事日程,列入學校發展總體規劃和學年的工作計劃,建立“一把手”負總責,具體工作落實到人的管理責任體系,并在人力、物力和財力及制度上給予充分保證,逐步形成一套深入、持久的管理機制。
3.加快隊伍成長。加強對特長教師的培訓和培養,為學校特色文化創建提供骨干教師隊伍保證。形成一個以校長為首的觀念新、素質高、有個性、能創新的與學校特色文化創建相適應的教師團隊,為學校特色文化建設凝聚合力和提供人才支撐。把學校特色文化創建規劃實施情況和創建成效作為學校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
4.堅持科研促進。學校要建立以學校特色文化創建為主題的教科研促進制度,進一步強化科研意識,健全科研網絡,以科研的方法研究、解決特色文化創建中的相關問題,使每一個部門、每一個教師都為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獻計獻策、盡職盡責。搭建研討觀摩平臺,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的考察、研討、交流活動,提高全區學校特色文化創建水平。
5.實現課改聯動。學校要深化課程改革,致力于校本特色課程建設,為學校特色文化創建服務;要深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充分發揮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對學校特色文化創建的導向作用,實現特色文化創建與課改推進的聯動。
6.建立年審制度。加大審查力度,督促學校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學校特色文化創建。年底,區教育局將組織人員對學校特色創建工作進行審查,指導學校進一步改進策略和方法,提高創建實效。
促進學校特色文化的發展是我區教育系統一項整體性的發展戰略,是對學校教育教學整體改革的優化設計,具有長期性和系統性。通過開展“學校特色文化促進年”主題活動,要在學校內部創設有利于學生個性多樣化發展的教育環境,實現學生的特色化發展,形成獨特的、與眾不同的辦學風格與學校個性。同時,通過此次主題活動,要努力打造優秀的教育品牌和辦學成果。特色化的辦學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發展,才能最終保證教育教學的高質量和辦學的高效益,促使我區形成有特色、現代化的學校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