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委社保信息搜集行動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了全面提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質量,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實施意見》和《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做好全省農村人口等有關信息數據采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縣人民政府決定,對全縣農村人口有關信息數據進行一次全面采集。現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采集對象
戶籍在我縣轄區內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2010年12月31日之前滿16周歲)、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
二、采集內容
(一)縣、鄉鎮、村(社區)信息,即:行政代碼、行政級別、行政區劃名稱等。
(二)縣內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性別、民族、出生年月、個人身份、戶口所在地和行政區劃等。
(三)匯總農村人口信息情況,即:鄉鎮、村(社區)、村民小組、農村人口數、農村人口年齡結構等。
三、精心準備
(一)組建領導機構。成立縣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副書記、縣長歐陽鋒任組長,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李黎明,縣政府副縣長李定邦,縣政府黨組成員、縣公安局局長李弼清任副組長,縣政府辦公室、縣監察局、縣財政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民政局、縣審計局、縣人口計生委、縣統計局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社會勞動保險管理站,由縣人社局副局長吳統文任辦公室主任,顏喬紅、曾二田同志任辦公室副主任。
(二)配齊工作人員。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主要從縣人社局系統單位抽調,負責新農保信息數據采集的日常工作,并明確2-3名新農保信息系統操作人員。
(三)搭建網絡平臺。此次采集到的信息數據要通過勞動保障專網傳輸到省數據中心,實現省、市、縣網絡三級聯通,達到全省數據大集中。同時,要配置好新農保系統客戶端和操作軟件。
(四)加大宣傳力度。一是業務培訓,擬于5月中旬召開鄉鎮長、鄉鎮分管勞動保障工作負責人和勞動保障服務站站長參加的新農保信息數據采集工作動員及業務培訓會議。二是新聞媒體宣傳。在《輿情》、電視臺、縣政府門戶網絡、宣傳欄等各種宣傳渠道,廣泛宣傳,營造良好的信息數據采集環境。
四、職責分工
各級各部門要按照采集工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各負其責,各盡其力,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新農保信息數據的采集工作。
縣政府辦公室:負責采集工作的統籌、協調、督辦、檢查。
縣人社局:牽頭負責采集的日常業務工作;負責對采集工作的業務培訓、政策宣傳、解釋;負責跟蹤采集工作進展、情況綜合,及時向上級部門和縣政府匯報。
縣財政局:負責新農保信息數據采集工作經費的預算安排,保障新農保信息系統建設資金。
縣公安局:負責提供農村居民基本信息;負責戶籍身份、年齡等的認定。
縣人口計生委:負責提供農業人口生育情況的相關數據資料。
縣統計局:負責指導采集工作中統計業務培訓和指導;負責銜接相關信息數據資料。
各鄉鎮人民政府:明確各村、組聯絡員,并對村、組聯絡員進行采集工作指導;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負責本轄區新農保信息數據采集的日常工作;統計站發揮其職能作用,協助做好采集的數據統計、匯總工作。
五、實施步驟
(一)行政區劃編制(4月15日前)。采集鄉鎮、村(社區)、村民小組的行政區劃信息,按照填寫《行政區劃信息采集表》的要求,進行整理、編碼和填寫,并以電子文檔的形式將《行政區劃信息采集表》上報省新農保試點辦。
(二)人員信息采集(5月24日前)。各鄉鎮組織專人進村入戶,依據公安部門的戶籍資料,對農村居民人員信息進行摸底。按照《應參保人員信息采集表》所列內容進行采集和核對。形成電子文檔,錄入新農保信息系統。
(三)數據匯總上報(5月25日前)。分鄉鎮填寫《省農業人口情況統計表》,并根據公安部門提供的農業人口戶籍資料和人口計生部門提供的農業人口生育情況資料進行比對、審核、匯總后,上報省新農保試點辦。
(四)完善建檔立卡(6月20日前)。建立健全數據采集原始紙質和電子檔案,建檔立卡要落實到每一戶每一人,并將信息錄入新農保信息管理記錄中,實行信息化管理,提前做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準備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開展此次新農保信息數據采集工作是我縣申報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縣的重要依據之一,將對我縣開展新農保工作提供基礎數據和決策依據。各鄉鎮各部門要高度重視,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掛帥,明確專人負責,確保經費和必要的設備、場地。
(二)密切配合。新農保信息采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各鄉鎮各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加強聯系,密切配合。采取領導包片、干部包村組的辦法,逐戶上門造冊登記,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表、表不漏項。
(三)確保質量。此項新農保信息數據采集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務必嚴把數據質量關,確保信息數據采集工作的質量和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