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首屆文化體育節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村(居)、各企事業單位、駐鎮單位、機關各科室:
為進一步豐富農民業余文化體育生活,為決勝全面小康營造濃郁的社會氛圍,決定舉辦“區方巷鎮首屆文化體育節”。活動方案如下:
一、文化體育節組委會成員名單
經研究,決定成立“區方巷鎮首屆文化體育節”組委會,成員名單如下(不再另行發文):
二、文化體育節有關文化活動項目的設置及要求
根據文件精神,本次文化體育節共設置四項文化活動。
1、“歡樂新農村、暢想新生活”特色團隊廣場表演大賽。
要求:
①每村(居)確保有一個特色團隊參加,做到動作連貫協調有創意。
②每個團隊組成人數不少于30人,節目長度在5分鐘左右。
③比賽時間:10月28日(周二)上午。
各村(居)可在下列備選方案中確定一個項目參加表演:
健身舞、秧歌舞(扭秧歌)、扇子舞、腰鼓、太極拳、打鈴槍、湖船、花擔、大頭娃娃、空竹、舞龍(獅)、踩高蹺、器樂合奏、揚劇票友會等等。(自備服裝、伴奏帶等)
2、“唱響小康,舞動”特色文化家庭才藝表演大賽暨農民廣場卡拉OK歌曲(揚劇)演唱大賽。
要求:
①家庭綜合才藝表演大賽——家庭成員每人要進行一次才藝展示,演唱、舞蹈、朗誦、樂器、絕活展示等表演形式不限,同時要有一項集體表演項目。農民卡拉OK歌曲(揚劇)演唱大賽——歌曲要求演唱者聲情并茂、音準、節奏無錯誤,各類歌曲、揚劇曲目清唱、小揚劇、折子戲均可。(自備伴奏帶等)
②比賽時間:10月28日(周二)上午。
3、“全面小康在眼前”知識競賽。
要求:
①在各村民小組選送3名本土村民參加競賽,在各村舉行初賽(閉卷考試);初賽第一名的團隊由村推薦參加鎮比賽,鎮比賽首先組織閉卷考試淘汰部分參賽隊,優勝參賽隊參加決賽。
②參賽選手年齡在18周歲以上。
③決賽時間:10月28日(周二)下午。
④決賽地點:鎮文化體育中心新樓(二樓東大教室)。
4、“:我的小康心愿”農民讀書征文大賽
要求:
截稿時間:10月10日。
①征文字數原則上為1000——1500字。
②以村民撰寫讀書心得,體現學以致用。
③文章須注明題目、姓名、性別、年齡、住址。
④每個行政村農家書屋選送2篇村(居)民讀書心得文章。
⑤投稿請通過網絡發至方巷宣傳科郵箱。
注:中小學生、教師、機關干部不參加此次征文。
三、文化體育節體育競賽項目的設置及要求
(一)活動項目設置
1、中國象棋比賽(設男子組)。各村(居)、企事業單位、機關均要選派1名以上選手參賽。
2、乒乓球比賽(設:男子組、女子組)。學校、各企事業單位、駐鎮單位、機關派1名以上選手參賽。
3、拔河比賽(設:男子組,每組10人)。各村(居)各派1組選手參賽。
4、籃球比賽(設:男子組)。各村、企業和駐鎮單位組隊參賽。
5、200米(設:男子組、女子組)。學校、企業均要各選派1名以上男選手、女選手參賽。
6、鉛球(設:男子組、女子組)。各村、企業和駐鎮單位均要各選派1名以上男選手、女選手參賽。
7、自行車慢騎(設:男子組、女子組)。各村(居)、機關、駐鎮單位和企業各選派1名男選手、女選手參賽。
8、二人三足跑(男子組、女子組)。各村(居)各選派1名男選手、女選手參賽。
9、挑擔跑(男子組、女子組)各村(居)各選派1名男選手、女選手參賽。
(二)競賽時間:2014年10月29日。
(三)其它競賽規劃、競賽地點見秩序冊(另行下發)。
四、評審及獎勵
(一)文化活動項目由區委宣傳部、區文體局、區文化中心及相關專家領導現場打分組織評審。
(二)體育競賽項目現場裁判評定成績。
(三)獎項設置
文化體育組織獎:根據各單位組織參加文化體育節的綜合成績、組織表現等情況,組委會評定組織獎6名,其中: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二名,三等獎三名。
文化活動項目:
1、特色團隊廣場表演大賽。被區作為調演節目則認定為一等獎,另設二等獎一名,三等獎二名。
2、特色文化家庭才藝表演暨農民廣場卡拉OK歌曲(揚劇)演唱大賽。如被區作為調演節目則認定為一等獎,另設二等獎一名,三等獎二名。
3、小康知識競賽。設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二名,三等獎三名。
4、農民讀書征文大賽。在區獲獎的,鎮將安排與區同等水平的獎勵。
體育競賽項目:
1、團體獎。團體總分取前6名,其中: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二名,三等獎三名。
2、個人單項獎。以個人單項成績作為評獎依據。
(四)獎金:另行研究下發。
五、活動要求
1、加強領導,務求實效,積極參賽。各村(居)及有關部門要根據活動要求,高度重視,認真組織落實,明確專人負責,積極參加鎮村互動,形成氛圍。
2、精心策劃,統籌安排,創造佳績。各項活動要面向基層、面各群眾,富有生活氣息,為群眾喜聞樂見。要充分挖掘地方傳統文化,同時要精心組織挑選人員,輔導和訓練,要善于發現人才、挖掘人才,引導群眾廣泛參加,營造良好的和諧小康生活氛圍,為宣傳小康,感受小康,認可小康,多出精品,多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