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縣水稻高產行動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穩定我縣糧油生產,實現增糧、增收,提高糧食產量和生產效益,推動我縣糧食高產創建整體水平和產業化水平的提高,根據省廳安排,我縣被列為2012年創建糧食高產整鄉推進試點創建縣,為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以下高產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在鄉實施整鄉推進試點水稻高產創建活動,示范片全年畝總產900公斤,其中早稻畝產470公斤,晚稻畝產430公斤,比上年平均畝增稻谷17公斤,較上年增產3%以上,增收稻谷258噸。全縣創建高產活動實施面積30200畝,目標總產13590噸。并做到高產示范區“六個”100%,即良種覆蓋率100%,高優栽培技術入戶率100%,測土配方施肥覆蓋率100%,病蟲害專業化防治覆蓋率100%,示范戶培訓率100%,單產達標率100%。
二、實施內容
1、科學選址建立示范牌
選交通便利,排灌方便,農技推廣網絡齊全,輻射性比較強,各種專業化服務基礎較好的的鄉作為整鄉推進試點實施鄉鎮,在新春村樹立糧食高產創建示范牌。
2、主推品種
示范片因地制宜,選擇“特優388”、“特優航2號”、“天優3301”、“甬優6號”“華優桂99”等五個適合我縣生態特點的品種,進行重點示范推廣。
3、主推的高新技術
本著節本增效、高產優質的原則,實現良田、良制、良種、良法、良機的有機結合,主要圍繞水稻強化栽培、精確定量栽培、旱育稀植等技術,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推廣機械化作業,重要病蟲害統防統治等專業化、社會化服務。
3、舉辦技術培訓班15期,受訓人數1500人次,印發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資料15000份。
三、關鍵技術措施
1、統一供種、精量播種
為方便管理,對示范片,示范方主推的品種由種子管理站統一購買,供農戶種植,確保種子質量。統一安排播種時間。機插及拋秧田采用專用育秧盤育秧。秧田每畝播種量10—12.5公斤,畝大田用種量0.7—0.8公斤,采用強氯精浸種。秧苗在施足秧地基肥基礎上,注意及時施好2葉1心的斷乳肥、3—4葉接力肥、移栽前3—5天施送嫁肥。
2、適時播種、適齡移栽
根據品種特征特性、生育期和示范鄉鎮氣候條件等因素,早季濕潤育秧在月中下旬播種,旱育秧、拋秧盤育秧月上旬播種秧齡根據不同育秧法掌握在30—40天,確保育成適齡帶糵壯秧。其中鄉新厝村、軍寮村百畝高產示范方采用插秧機機插。
3、合理密植
采用寬行窄株方式栽插,畝插1.5萬叢左右,叢插2粒谷,即規格為8X5寸或7X6寸,畝插基本苗5—6萬。
4、配方施肥
示范區全面推廣配方施肥,應用土壤養分速測技術,測試土壤營養成分,掌握各示范片土壤基本肥力狀況,并根據產量目標測算需肥量和N:P:K的比例,制定出施肥方案,配方施肥指導卡全部分發到農戶,實行配方施肥,避免施肥盲目性造成浪費和導致病蟲害發生機率加大。
5、科學用水
除插秧、孕穗期、抽穗揚花期等水分敏感期和施肥用藥采用淺水灌溉,夠苗烤田外,其它均以濕潤灌溉為主,實施好氣灌溉,以利提高稻田土溫,促進根系生長、深扎增活力。
6、病蟲草害綜合防治
①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植保方針,做好示范區病蟲害監測與預防,科學制定防控預案,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進行專業化防治。財政支持配備的植保防治機具優先用在示范區使用,全面提高創建區的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水平,水稻蟲害主要是螟蟲、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病害主要是紋枯病、稻瘟病、細條病“三蟲三病”和南方黑條矮縮病。采用撈除菌核,水田放鴨,適氮增磷鉀,適時曬田和合理使用農藥等措施,進行綜合防治、統防統治,提高防治質量,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杜絕高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并在新春村設立病蟲害測報燈進行定時觀察跟蹤病蟲發生動態,為科學防治病蟲害提供依據。
②做好滅草,插拋秧后5-7天左右,采用除草劑進行滅草。每畝水稻用60%丁草胺125克,或戰草一包拌12.5公斤細沙土撒施,或結合下返青肥拌尿素施用,施藥后保持3-5厘米淺水層,藥后保水5-7天。
7、推行機械化生產
大力推廣農機作業,水稻生產采用機插、機收,促進農機農藝結合。進行機耕、機插、機收等農機社會化服務,提高糧油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主要病蟲害開展專業化統一機防服務。
四、工作進度
1月:成立縣糧食高產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和技術實施指導小組,做好示范項目區的規劃,人員分工工作。
2月:制定高產創建活動工作實施方案。組織農民培訓,早季育秧。
3月:做好秧苗管理指導工作。
4月:早季示范片插(拋)秧。
5月:做好水稻前期管理。
6月:做好水稻中后期管理。
7月:早稻測產收割,做好農民培訓工作。晚季育秧。
8月:整理資料,早季工作總結。晚季插(拋)秧苗和稻田前期管理工作。
9月:做好晚稻中期管理工作。
10月:做好晚稻后期管理工作。
11月:晚稻測產收割。
12月:整理資料,示范項目全年工作總結。
五、保障措施
1、領導重視,管理到位。
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把高產創建提升為政府行為,成立以副縣長為組長,農業局局長為常務副組長,副局長和示范區的鄉鄉長為副組長的高產創建領導小組和專門實施小組,形成以縣政府為主導、部門聯動、分工明確、緊密合作、層層負責、上下聯動的高產創建行政組織領導體系,充分發揮行政推動作用,實施小組成員由縣農技站、土肥站、種子管理站、植保站及鄉農技站示范村各抽調1—2名精干技術人員組成,實施小組辦公室掛靠在農技站,負責高產示范片創建活動的具體實施工作,以確保項目的正常實施。
2、明確工作任務,整合項目資源。
根據糧油高產創建要求,各部門通力協作,就良種集中展示、落實關鍵增產技術、開展綠色防控和專業化防治、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推進全程機械化操作等進行優化包裝組合,促進集成技術落實,實現單產提升。
3、細化責任,加強督導,組建專家組做好指導培訓。
實行行政領導和技術人員分片包干負責制。縣高產創建領導小組負責對高產創建進行工作督導,保證各項任務、技術措施到位;縣技術專家建立示范聯系片制度,根據不同時期開展技術指導工作;鄉、村農技人員建立聯系戶制度,進駐鄉、村、農戶進行技術指導服務,確保完成培訓農民達到1500人次以上。同時縣成立由農技、植保站、種子、土肥等站高、中級農藝師組成的專家指導組,在省、市專家指導下,制定細化技術方案,加強技術協作攻關,關鍵農時季節深入示范區開展巡回技術指導和培訓服務,解決技術難題,為示范片穩產高產提供技術支撐。
4、注重示范帶動。
示范區圍繞“主導品種展示、技術集成示范、科技培訓宣傳、田間技術指導”重點,力爭把高產創建打造成我縣農技推廣的金色“品牌”。
5、加大技術培訓,組織觀摩學習
將測土配方指導卡、超級稻高產栽培技術等資料印制成明白紙、口袋書等發放給農戶。通過開辦農民技術夜校等形式,在水稻各個生長按季節、按農時、按環節,進行定期培訓,提高科技普及率,促進各項措施的落實。定期組織農技人員、高產創建示范農戶,尤其是核心示范戶、周邊農戶到五新技術展示區進行現場觀摩,交流切磋推廣先進栽培技術、落實管理等經驗,提高他們的科學種田水平。
6、加強宣傳工作,創新工作機制。
利用墻報,報刊,電視等媒體加大對高產創建活動的宣傳,局里指定一名同志專門負責抓高產創建的信息宣傳工作,并把信息報道工作列為考核的內容。讓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了解和支持糧油高產創建工作,使更多的農民參加到創建工作中來,共同關注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充分發揮示范片輻射帶動作用。同時通過土地流轉,培植種糧大戶,鼓勵機耕、機播、機收等專業化組織聯合起來,共同參與高產創建活動,通過改變糧油經營方式,提高糧油高產創建的經濟效益,為高產創建注入新鮮血液。
7、做好驗收總結評比
(1)、嚴格執行農業部制定的水稻高產創建測產標準和程序,對高產創建示范片組織測產驗收,做好測產驗收數據上報,迎接省廳和市局的抽查復核公布。
(2)、做好總結交流,及時收集材料,建立活動檔案,做好工作記錄;及時做好分季節、分階段的工作總結和技術總結。
(3)、建立考核制度,縣高產創建領導小組將根據項目參與人員在糧食高產創建活動中的工作實績,與職稱評聘和年底評優評先掛鉤,充分調動項目參與人員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