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審計局群眾路線基層體驗活動方案2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
根據區委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在全區機關事業單位黨員中組織開展“基層體驗”活動的通知》要求,為切實增強全體黨員踐行群眾路線的能力,建立健全聯系服務群眾長效機制,在全局黨員中組織開展“基層體驗”活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的意義
充分把握教育實踐活動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堅持“以活動促活動、以活動促工作”,組織黨員靜下心來、撲下身子、深入基層、走進群眾,立足本職工作,察民情、求意見、解問題、強服務、促發展,在體察群眾民情中凈化心靈,在傾聽群眾呼聲中激發干勁,在全心服務群眾中改進作風,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樹立為民務實清廉形象,推動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扎實開展。
二、目標任務
通過開展“基層體驗”活動要在以下四個方面取得實效:
一是在服務重點上取得實效。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積極發揮審計機關的資源優勢和部門職能優勢,多與部門單位溝通,在監督服務和排憂解難上,將工作做細做實。
二是在關注熱點上取得實效。廣泛聽取被審計單位和群眾意見,發現和解決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掌握了解部門和群眾對審計工作的需求,加強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問題的審計,全力維護全區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三是在解決難點上取得實效。繼續突出服務聯系企業重點,積極為聯系企業發展提供幫助,創造良好的政務服務和發展環境。
四是在整改弱點上取得實效。有效解決作風與效能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加強黨員干部的行為規范建設,強化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干部職工的服務意識、崗位能力、工作效率,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能。
三、參加范圍
全局黨員、非黨員領導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
四、活動內容
“基層體驗”活動從現在開始,到9月底基本結束,采取分期分批,輪流進行的方式,每周進行一次,原則上安排在周末進行。按照單位黨員數,每次確定1/4左右的人員到聯系村、聯系企業、聯系困難家庭和服務對象中開展體驗,確保每月輪流一遍。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走基層、察民情。黨員分批次進入被審計單位,聽取意見,督促幫助被審計單位逐項整改,要加強審計成果的綜合分析,從體制機制層面,提出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幫助被審計單位建立內控管理長效機制,規范財政財務收支行為。深入基層,通過在農村開展體驗勞動、參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為群眾辦理為民服務事項等方式,實地了解基層生產經營狀況和群眾生活狀況,摸清班子建設、隊伍建設、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基本情況,增強踐行群眾路線的自覺性。
(二)聽民意,求意見。在被審計單位、田間地頭、車間工地等基層一線,組織開展入戶訪談、民情懇談、個別談話,與不同層面群眾“面對面”交心談心,拉近與群眾距離,全面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主動向群眾征求對本部門單位和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建議,查找本部門干部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同時,要找準找實制約審計發展的突出問題,研究制定推動基層發展的思路辦法。
(三)講政策、釋疑惑。通過開展專題培訓、舉辦主題宣講、黨員結對幫學等形式,宣傳中央和省、市、區委的決策部署,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等內容,真正讓群眾從內心認同教育實踐活動,自覺自愿、積極主動參與教育實踐活動。立足實際,大力宣傳法律、養老、醫療、“三農”、產業扶持、優化發展環境等與基層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方針政策,解答群眾疑惑,幫助群眾學好用活政策。
(四)解矛盾、促和諧。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積極幫助開展矛盾糾紛排查活動,對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遷、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等重點領域存在的易引發矛盾糾紛的突出問題和不穩定因素進行重點排查,力所能及調處矛盾糾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對群眾反映的合理訴求,盡快幫助解決;一時不能解決的,要明確時限,積極創造條件解決;對不合理的要求,要講清政策法規,耐心做好疏導教育工作,取得群眾理解。
(五)提效能、強服務。深入查找服務被審計單位、服務群眾不到位、不主動、不作為問題,切實增強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完善監督服務體系,健全監督服務機制,提高服務群眾效能。繼續加大對基層幫扶村扶持力度,加大人、財、物向基層傾斜,真正解決幫扶村、困難群眾的事跡困難,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六)辦實事、助發展。緊緊圍繞推動發展這個中心,分析被審計單位和群眾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圍繞鄉村文明提升、企業增產增效等方面,辦一批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讓基層群眾切實感受到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變化,真正以活動實效取信于民。
四、活動要求
(一)迅速行動,營造氛圍。要充分認識活動的重要意義,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并結合工作實際,盡快啟動體驗活動。班子成員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帶領本組成員深入基層一線開展體驗活動,推動活動廣泛深入開展。參與活動人員要嚴格要求自己,以普通人員的身份融入到基層工作中去,樹立機關干部良好形象。
(二)明確分工,動態管理。要及時向區委督導十二組和區活動辦公室報送活動方案和信息,反映和交流下基層活動動態,要記好民情日記,做好資料收集、登記、整理工作。活動期間,對落實活動規定的6類主要任務建立臺賬,明確基本情況、采取措施和進展情況,每月底前將基層體驗活動臺賬(附件2)報區委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
(三)及時總結,做好宣傳。要注重活動中好經驗、好做法的總結和宣傳。每個活動小組對本組在活動中新穎的做法、突出的成效及時報局活動辦公室。活動辦公室要通過網絡及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向社會大眾展示審計人的良好形象。
第二篇
根據區委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在全區機關事業單位黨員中組織開展“基層體驗”活動的通知》要求,為切實增強區史志辦黨員踐行群眾路線的能力,建立健全聯系服務群眾長效機制,經區史志辦研究,在機關黨員中組織開展“基層體驗”活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標要求
充分把握教育實踐活動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堅持“以活動促活動、以活動促工作”,組織黨員深入基層、走進群眾,立足本職工作,察民情、求意見、解問題、強服務、促發展,在體察群眾民情中凈化心靈,在傾聽群眾呼聲中激發干勁,在全心服務群眾中改進作風,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樹立為民務實清廉形象,推動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扎實開展。
二、參加范圍
區史志辦全體黨員。
三、活動內容
“基層體驗”活動從現在開始,到9月底基本結束,采取分期分批,輪流進行的方式,到聯系村、聯系困難家庭和服務對象中開展體驗,每周進行一次,原則上安排在周末進行。確保每月輪流一遍。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走基層、察民情。黨員分批次深入基層,通過在農村開展體驗勞動、為群眾辦理為民服務事項等方式,實地了解基層生產經營狀況和群眾生活狀況,摸清班子建設、隊伍建設、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基本情況,增強踐行群眾路線的自覺性。
(二)聽民意,求意見。在田間地頭等基層一線,組織開展入戶訪談、民情懇談、個別談話,與不同層面群眾“面對面”交心談心,拉近與群眾距離,全面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主動向群眾征求對本部門單位和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建議,查找本部門干部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同時,要找準找實制約該村發展的突出問題,研究制定推動基層發展的思路辦法。
(三)講政策、釋疑惑。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宣傳中央和省、市、區委的決策部署,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等內容,真正讓群眾從內心認同教育實踐活動,自覺自愿、積極主動參與教育實踐活動。立足實際,大力宣傳法律、養老、醫療、“三農”等與基層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方針政策,解答群眾疑惑,幫助群眾學好用活政策。
(四)解矛盾、促和諧。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積極幫助開展矛盾糾紛排查活動,對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遷、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等重點領域存在的易引發矛盾糾紛的突出問題和不穩定因素進行重點排查,力所能及調處矛盾糾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對群眾反映的合理訴求,盡快幫助解決;一時不能解決的,要明確時限,積極創造條件解決;對不合理的要求,要講清政策法規,耐心做好疏導教育工作,取得群眾理解。
(五)提效能、強服務。深入查找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不到位、不主動、不作為問題,切實增強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健全服務群眾機制,提高服務群眾效能,真正讓群眾話有地方說、事兒有地方辦、困難有人幫,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六)辦實事、助發展。緊緊圍繞推動發展這個中心,分析群眾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圍繞鄉村文明提升、豐富農民書屋等方面,辦一批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讓基層群眾切實感受到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變化,真正以活動實效取信于民。
四、活動要求
(一)提高認識,扎實推進活動開展。要充分認識活動的重要意義,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并結合工作實際,盡快啟動體驗活動。班子成員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帶領本組成員深入基層一線開展體驗活動,推動活動廣泛深入開展。參與活動人員要嚴格要求自己,以普通人員的身份融入到基層工作中去,樹立機關干部良好形象。
(二)合理安排,確保活動實效。一是制定活動方案。結合單位工作和基層實際,謀劃工作重點,落實工作責任,明確工作措施,有計劃、有步驟地抓好各項任務落實。二是建立并記好民情日記。組織黨員撰寫民情日記,記錄聯系服務群眾的切身感受,增強聯系服務群眾的主動性。三是建立工作臺賬。活動期間,對落實活動規定的6類主要任務建立臺賬,明確基本情況、采取措施和進展情況,每月底前將基層體驗活動臺賬報區委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
(三)嚴守紀律,樹立良好形象。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工作紀律和群眾紀律,不擺架子,不在街道工作人員陪同下走訪,不在基層就餐,在時間安排上要盡量服從基層群眾生產生活需要,不增加基層和群眾的負擔;要講政治、講黨性,不說不負責任的話,不做違反紀律的事,樹立史志干部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