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審計局內控機制建設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科、室、所:
為進一步強化對機關內部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加快構建具有審計特色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根據市紀委開展部門內控機制建設工作的要求,結合我局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現,堅持以機關權力運行為主線,在權力清理的基礎上,以制度建設為抓手,以科學配置權力為核心,以廉政風險防范為重點,以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為關鍵,以對權力進行有效制約和實時監控為目標,轉變職能、理順關系、優化結構、提高效能,實現審計監督權力運行規范有序、公開透明、便民高效,讓人民群眾滿意,使領導機關放心。全局干部職工要統一思想認識,以內控機制建設為契機,進一步確立“立審為公,執審為民”的理念,不斷提高審計執法的公信度和威攝力,努力為全市經濟與社會建設的健康發展清障除淤,保駕護航。
二、工作內容和實施步驟
(一)健全機構,搞好宣傳發動(7月11日至7月20日)。成立局內控機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內控機制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以“黨員干部熟悉內控、理解內控”為目標,深入開展內控機制建設宣傳教育,重點抓好“五個一”:一是由局黨組負責人講一堂“加強內控機制建設,防范廉政風險”的專題黨課;二是黨組中心組安排一次內控機制建設專題學習;三是開展一次內控機制失范警示教育活動;四是在全體黨員干部中開展一次“我為內控機制建設建言獻策”活動;五是舉辦一次全體審計人員參加的“內控機制建設知與行”心得體會交流活動。通過宣傳教育引導機關工作人員充分認識推進機關權力運行內控機制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參與內控機制建設的主動性、自覺性,著力營造領導高度重視、群眾積極參與、上下聯動呼應的內控文化氛圍。
(二)清理職權,優化運行流程(7月21日至8月5日)。一是明確職權。通過定崗、定職、定責,梳理形成包括權力行使依據、程序、時限及相應責任的職權清單,編制權力運行流程圖;二是適度分權。厘定權力運行界限,推行崗位權力分權制約,建立完善崗位制約措施,確保各項權力行使的廉政責任落實到崗到人;三是優化程序,優化權力運行路徑,簡便辦理程序,減少中間環節,提升內控效率。
(三)上下聯動,排查廉政風險(8月6日至8月25日)。采取自己找、群眾幫、領導點和民主測評等方式,組織黨員干部和職工認真排查廉政風險源(點)。重點排查:
1、思想道德風險。查找無視紀律制度規定,不斷發生“小過錯”;濫用裁量空間,經常做出有悖常理的決定;不按規定報告或故意隱瞞個人分管、經辦的重要公務和業務;經常對不屬于自己管轄范圍內的工作施加影響;以沉默的方式容忍違紀違法行為,或對可疑的現象沒有反應;經常出入高檔娛樂消費或不健康活動場所,生活行為不檢點,群眾或家庭成員有反映等。
2、制度機制風險。結合管理權限,查找審計機關內控制度是否具體、管用,是否覆蓋各項公務或業務活動,是否覆蓋權力運行的全過程。特別是排查那些不受關注且無制度約束的風險源(點),確保涉及職權、利益的“關鍵節點”均能得到有效的制度規范和約束。
3、崗位職責風險。結合部門和崗位職責要求,重點排查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在集體決策行為和執行議事規則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廉政風險;各業務科(室、所)中層正職履行職責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風險;審計人員在項目相對重要或密集的業務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風險。
4、業務操作風險。結合各審計組單獨作戰特點,查找現場審計業務流程運行過程中易發的違紀違法行為。依據合理的假設,對現場審計業務運行過程進行調查摸底,結合審計行業已經發生的違法違紀案件,進行類比分析,舉一反三,查找可能出現的風險。
各業務科(室、所)對排查的各類廉政風險源(點)要逐一登記,累積記錄,歸類匯總,動態管理,建立局統一的廉政風險“問題庫”,構建內部廉政風險信息資源公開共享平臺。
(四)整合制度,完善新制度體系(8月26日-9月15日)。從建立健全崗位管理的基本制度、規范權力運行的廉政制度、監督制度執行的違規處罰性制度等方面入手,清理整合已有的各類制度。重點圍繞加強對重大事項決策權、處理處罰自由裁量權、大額資金管理權和大宗物品采購權等方面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不斷完善機關內控制度體系。
三、加強組織領導,保證工作落實
為切實加強對活動的組織領導,成立機關內控機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局黨組書記、局長組長,任副組長,各業務科(室、所)主要負責人為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領導小組辦公室承擔活動開展的具體工作和檢查考核。各科室所負責人作為所在科室落實活動內容的第一責任人,要緊密聯系本職工作實際,結合業務工作特點,梳理現有職權,排查風險點,提出內控機制建設方案,推進建章立制,從而保證權力沿著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軌道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