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鎮委設施蔬菜平臺建立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加快推進蔬菜產業化發展,緩解供需矛盾,平抑蔬菜價格,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增加農民收入和保障蔬菜產品長效穩定供應為目標,以科技創新為動力,把設施蔬菜建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推動設施蔬菜快速發展,不斷擴大基地規模,打造無公害富硒蔬菜品牌,促進蔬菜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二、目標任務
(一)全年建設設施蔬菜基地1900畝,實現新增產值1900萬元以上,其中示范園300畝(城關鎮100畝,長安鎮100畝,廣佛鎮100畝);
(二)建設標準化育苗中心2處,面積20畝;
(三)建設反季蔬菜試驗園3畝;
(四)組建設施蔬菜專業合作社;
(五)引進新技術5項,新品種10個;
(六)全年培訓菜農500人次以上。
三、建設標準
(一)基地建設。水、電、路基礎設施配套;大棚材料采用熱鍍鋅鋼管,棚高2.3米以上,跨度6米以上;連片面積100畝以上。
(二)育苗點建設。具備工廠化育苗的各項基礎設施條件;年育苗100萬株以上。
(三)組建設施蔬菜專業合作社。按照合理、自愿、有償的原則組建成立,制定《章程》,健全制度,明確崗位職責,規范財務管理,實行“四統一”,即:統一種子、種苗,統一生產標準,統一技術指導和培訓,統一病蟲害預測與防治。
(四)反季蔬菜試驗園建設。采用雙棚四膜技術。即:雙層鍍鋅鋼管大棚,雙膜覆蓋,內膜再加蓋保溫膜,采用了黑色地膜覆蓋技術、滴灌技術和嫁接育苗技術。
四、建設進度
建設時間為2011年,建設期為1年,按照統一組織、統一規劃、集中連片、分步實施原則,分三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1-5月)。制定方案,廣泛宣傳,引進業主、規劃設計,分解落實建設任務。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6-11月)。精心組織,優化服務,全面完成1900畝大棚(其中示范園300畝)、育苗點及反季蔬菜試驗園建設任務,同期搞好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抓好各項技術培訓及服務工作。
第三階段:自查自驗(11-12月)。回顧總結,梳理完善,全面做好蔬菜基地建設的查缺補漏工作,確保基地建設達產達效。
五、扶持政策
(一)扶持原則
1、堅持以業主投入為主,政府以獎代補為輔原則。鼓勵扶持示范大戶培植精品示范園、引進新技術、新品種、開拓營銷市場。
2、堅持“扶強、扶優”原則。支持土地、設施大棚等農業資源的合理流轉與優化組合,扶持示范大戶和規模龍頭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發揮規模經營效益。
3、堅持重點項目重點扶持原則。2011年設施蔬菜獎扶側重于示范大戶、精品示范園等關鍵環節,充分發揮扶持資金的導向和推動作用。
4、綜合配套原則。對確定的扶持重點,制定長遠發展目標,基礎設施配套,建棚與培訓同步扶持,增強扶持的實效性。
(二)資金籌措
籌集資金200萬元,向省市爭取建設資金140萬元,農業局自籌60萬元。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夯實責任。成立設施蔬菜基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縣長任組長,農業局長任副組長,農業、財政,扶貧、水利、電力、交通、基地鎮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農業局,具體負責設施蔬菜基地建設的日常工作。各鎮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進蔬菜產業發展。
(二)精心組織,全程服務。各鎮在基地建設實施過程中要以高質量、高標準為前提,嚴格要求,精心實施。農業局要選派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分包,提供技術指導和信息服務,確保建一處,成一處。
(三)嚴格程序,兌現獎懲。年底由鎮政府組織項目業主自查后,向縣農業局提出申驗報告,然后由農業局牽頭,縣財政局、考評辦參與組織檢查驗收,驗收結果報縣政府審定后,將扶持資金直接兌現給項目建設單位和合作社,驗收一處、兌現一處,并將驗收結果納入各鎮和相關部門年終考核,嚴格兌現獎懲,對工作力度大,效果突出的進行表彰獎勵,對不積極,完不成任務的通報批評,努力促進蔬菜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