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印發市農村地區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巢疾控辦﹝2021﹞13號)文件精神,結合我鄉實際,特制定鄉農村地區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一、強化組織領導,落實網格責任
(一)值班值守
各村(社區)要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確保通信暢通,杜絕關機或無人接聽電話的現象,確保做到快速反應,及時處置。
(二)網格責任
建立鄉、村(社區)、自然村三級網格員網格包保體系。鄉級網格管理員由鄉領導班子成員和包村干部擔任,村級網格管理員由村居干部擔任,自然村網格員由村民組長、村民代表等擔任。
鄉級網格責任人負責指導分工村居疫情防控工作,合理調配轄區力量,著重做好偏遠村莊、“三無”小區網格化管理,建立完善網格體系;村級網格責任人負責本村居疫情防控工作,將村居范圍內所有的小區、自然村、市場、賓館等各類單位及場所納入網格化管理,開展重點人員摸排,梳理上報信息數據,落實健康監測和管理等措施,指導轄區內各網格責任區落實疫情防控職責;自然村網格責任人負責本網格責任區的疫情防控工作,重點做好疫情防控宣傳、重點人員摸排、信息數據統計上報等工作,積極與村居網格化管理員溝通對接,發現重點事項和緊急工作及時上報。
(三)應急預案和物資保障
各村(社區)、相關單位要加大對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工作相關經費的支持和物資保障力度,鄉衛生院及村衛生室要及時完善疫情防控工作預案并開展演練,不斷提升疫情防控能力;積極應對做好春節期間的人員流動和聚集性活動、發生疫情后的生產生活保障等準備工作。
二、強化動態監測,及時處置疫情
科學引導群眾有發熱、急性咳嗽(新發病1周以內的咳嗽)等身體異常情況時就近去鄉衛生院發熱門診、發熱哨點診室就診,并主動配合采樣檢測核酸;村衛生室、個體診所當有發熱、急性咳嗽患者前來就診時,要及時告知患者疫情防控政策,并引導患者做好個人防護前往附近發熱哨點診室或發熱門診就診。鄉衛生院應建立發熱病人登記簿,詳實記錄流行病學史等信息,嚴禁未設置發熱門診、發熱哨點診室的村衛生室及個人診所接診發熱咳嗽患者。醫療機構要嚴格落實首診報告制度,將發熱咳嗽患者的有效信息,在1小時內向鄉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報告,鄉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在4小時內核實患者是否在發熱哨點診室或發熱門診就診,村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建立發熱病人隨訪登記簿。加強對發熱、干咳等呼吸道癥狀病例的檢測和報告,嚴格落實核酸采樣檢測工作,對有相關癥狀人員及時做好采樣并送至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開展核酸檢測。
三、強化人員摸排,嚴格健康管控
各村(社區)要組織人員全面開展重點人群信息摸排登記工作,重點做好入境人員、中高風險地區來返巢人員、密切接觸和次密切接觸人員、上級推送大數據、省外務工返鄉人員等重點人群的信息摸排、登記、上報和日常健康檢測工作,督促落實個人防護措施,強調出現發熱等癥狀后的自我隔離和報告。對所有重要信息均要在第一時間內核查清楚,堅持日報告制度,重大信息隨時上報。根據核查信息的不同,及時落實相應的健康管理措施。對境外來巢人員一律實行14+7集中隔離和健康管理等措施,并在返巢后第7、14天進行2次核酸檢測。對高風險地區來巢人員,一律實施14天集中隔離和健康觀察,落實2次核酸檢測;對中風險地區人員,一律實施14天嚴格的社區健康管理,并落實2次核酸檢測。對省外務工返巢人員查驗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若無核酸檢測證明的,在返巢的第一時間落實核酸檢測工作;對發生本土病例設區市(直轄市為區)的低風險地區來巢人員,一律提交3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自由有序流動。
四、強化重點場所防控,嚴格落實主體責任
做好商貿、餐飲住宿、交通運輸、文旅休閑、醫院和社會服務機構、校園等重點場所防控措施,切實將口罩戴起來、體溫測起來、“安康碼”掃起來,特別要加強對限下商貿企業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督查指導,確保防控措施落實到位。要嚴格減少人員聚集,實行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非必要50人以上活動一律取消,提倡家庭私人聚會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做好個人防護,有流感等癥狀者盡量不參加。要抓好重大活動、重點場所防控,公共場所一律佩戴口罩,非緊要的人群密集型活動一律取消。黨政機關干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要帶頭在市過節,不參加規模型聚會、聚餐及聚集性活動,未經所在單位批準不得離開省內。同時,各有關單位要開展常態化巡查檢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徹底堵塞防控漏洞。要嚴格壓實主體責任,引導群眾移風易俗、減少聚集,提高防護能力。要汲取宗教活動導致疫情傳播的教訓,暫停宗教場所、聚會點聚集性宗教活動。
五、強化應急管理,確保疫情處置有序
(一)快速響應。各村(社區)發現疫情后,第一時間上報鄉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并積極配合做好相關工作,鄉、村兩級疫情防控指揮部要快速響應,第一時間做好集中隔離、定點醫療機構救治等相關工作。
(二)疫情管控。發現疫情后,各村(社區)出入口規范設置檢疫點、嚴格落實出入人員體溫檢測、詢問、登記、掃碼、消毒等措施,并提前做好隔離期間村民的物資供應和醫療衛生保障工作,并協助將新發現的核酸檢測陽性者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規范隔離治療。
(三)醫學隔離觀察。發現疫情后,各村(社區)要按照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要求,嚴格落實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觀察。建立幫扶制度,組建愛心服務隊,主動問詢、及時協調解決隔離入員困難。
(四)環境消殺。各村(社區)要對公廁等易出現疫情傳播的重點公共場所,制定專門的消殺工作方案,設立專門值班人員負責消殺和秩序管理工作。發現疫情后,對確診和疑似病例、無癥狀感者的行動軌跡進行全鏈條、徹底消殺;對生活垃圾應當消毒并集中處理,對隔離人員產生的垃圾要進行集中消毒、封存,統一集中處置。
六、多措并舉,大力強化醫療救治
鄉衛生院要嚴格落實“四早”“四集中”要求,及時發現并轉診可疑病例。鄉衛生院要發揮發熱哨點作用,在獨立區域設置留觀室。
七、強化環境衛生整治,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開展冬季愛國衛生運動,完善公共衛生設施,發動農村群眾積極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全面推進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消除致病生物孳生環境。加強防疫知識宣傳,引導公眾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提倡公筷公勺,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離,保持室內定期開窗通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等健康生活方式。
八、強化宣傳引導,構建全方位宣傳網絡
大力宣傳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的“致籍在省外務工返鄉人員的一封信”和致鄉全體居民的一封信,倡導春節期間在外務工人員非必要不返鄉,來肥探親人員非必要不來肥;所有返鄉、來肥人員必須按疫情防控相關要求加強摸排管控。各村(社區)通過有線廣播、流動宣傳車、微信群、發放秋冬季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折頁和一封信、合防【2021】1號通告、張貼溫馨提示等多種形式,持續加強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宣傳,增強村民疫情防控和自我防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