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貫徹落實省、市、縣相關文件精神,全面加強我縣校園垃圾分類知識教育和管理,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根據市教育局等六部門《關于全面推進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東教發〔2020〕2號),《縣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政辦字〔2020〕19號)等要求,結合我縣校園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強化國民教育的基礎作用,著力提高師生垃圾分類和資源環境意識,通過建章立制、宣傳教育、示范引領,以教育促動學生,以學生帶動家庭,以學校牽動社會,形成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二)工作目標。各學校、幼兒園要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校園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教育和管理工作,推進垃圾分類教育進課堂、進家庭、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和校內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儲存的管理體系,逐步規范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局屬中小學、幼兒園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到2022年底,全縣中小學、幼兒園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垃圾分類知識知曉率100%。
二、工作任務
(一)加強垃圾分類知識宣傳,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各中小學、幼兒園要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垃圾分類領導小組,明確機構和專人負責垃圾分類工作實施辦法,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垃圾分類工作方案和宣傳方案,明確工作職責、時間節點、相關責任及獎懲機制,切實推動垃圾分類工作。要利用升國旗、主題班會等形式進行“垃圾分類”的意義宣傳。要充分利用校園廣播、黑板報、宣傳展板、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家長微信群、《致家長一封信》等形式,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垃圾分類知曉率。
(二)垃圾分類知識進課堂,提升師生知曉率。要將垃圾分類知識納入校本課程,建立學科教學滲透機制,通過語文、生物、地理、化學、科學等課程,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融入各學科教學課堂中,通過班團隊課、綜合實踐課,開展肆周一次生活垃圾分類專題教育活動。每學期至少要組織一次以生活垃圾分類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學生每周總結一次在家實施垃圾分類的情況,做好統計、評比和激勵,提高學生環境保護意識。
(三)加強志愿隊伍建設,強化垃圾分類知識培訓。要明確專業師資隊伍和管理隊伍,加強相關知識的培訓,實施垃圾分類教育和管理。要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納入中小學教師培訓體系,選拔優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以課程實施能力和知曉能力為重點,每年至少舉辦一次培訓或教研活動,尤其要做到班主任垃圾分類教育培訓全覆蓋,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和意識。
(四)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綜合實踐活動。組織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通過學校、家庭、社區三結合等形式多途徑開展以垃圾分類為主要內容的宣傳互動活動,動員廣大師生加入全縣垃圾分類志愿者隊伍,組織參觀體驗活動,實地參觀體驗垃圾處理場所,開展環衛體驗活動,鼓勵教師進行垃圾分類的科技課題研究,開展廢物利用的創新項目和藝術創造,組建學生社團,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綜合實踐活動等。
(五)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建設。按照市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各學校實行“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種分類方式。在教室、宿舍、食堂、操場等場所合理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滿足實際分類需要,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的標識、顏色可參照《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第一版)》。各學校要遵循有害垃圾單獨投放、其他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原則,建立完善校內生活垃圾分類臺賬,記錄生活垃圾種類,數量、去向等信息,并與運收單位做好交接、登記和統計工作,逐步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與處理。要加強與當地收運體系、回收體系的協調溝通,督促收運單位及時收取垃圾,特別是易腐垃圾,做到“日產日清”,有條件的學校可引入社會資源參與校內生活垃圾分類服務。
(六)規范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設置。按規范對現有生活垃圾收集點進行升級改造,合理設置標識統一的垃圾分類收集設施,配套設置公示欄,建立垃圾分類基礎臺賬和收運聯單制度,加強日常監管。各學校在辦公樓每樓層設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兩類收集設施,集中設置1處有害垃圾收集設施,集中供餐的增設餐廚垃圾收集設施。
1、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收運。建立預約回收制度,簽訂專業回收公司統籌負責轄區內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收運,建立數字信息平臺,健全統計管理制度;公示回收名錄及價格。建立好垃圾處理臺賬。
2、廚余垃圾收運。餐廚垃圾由餐廚廢棄物特許經營企業統一收運,食堂按規定時間將餐廚垃圾投放至指定投放點。
3、其他垃圾收運。納入城鄉環衛一體化,委托環衛專業運輸單位收運。
校園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求建立體系框架,有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要根據實際情況有序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要切實將生活垃圾分類教育與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健康衛生教育、生態文明教育相結合、促進師生良好習慣的養成。要加大校內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的投入,確保經費到位,不斷完善校內設施設備更新。制定出垃圾分類管理監督、檢查考核和評比表彰辦法,加強日常工作檢查力度,將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情況列為學校考核目標,讓垃圾分類思想轉化為師生的自覺行動,從而推動我縣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