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規范畜禽養殖管理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全會精神,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從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出發,深化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的認識。結合我市生態環境建設,積極探索符合實際的畜禽養殖污染綜合防治措施,不斷提高畜禽養殖管理和污染防治水平。鼓勵畜禽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努力實現種養平衡,結合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基地建設,進一步加大畜禽糞便綜合利用力度,積極引導采用“規模養殖、綜合治理”模式。進一步規范畜禽養殖建設,推動畜牧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
年,全市要加強宣傳教育,積極貫徹執行《環境保護法》、《畜牧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使廣大畜禽養殖戶提高認知程度,自覺治理養殖污染。要發動廣大群眾對亂搭、亂建畜禽養殖場、亂排養殖污染情況進行監督舉報。各鎮鄉、園區要對轄區內的畜禽養殖戶的飼養情況、污染情況進行逐戶摸底調查,分門別類制定出治理措施。市相關部門要制定好整改技術方案,加強督促指導,切實進行組織實施。爭取用三至五年時間,過運用行政、法律、經濟、技術等多種措施,使已建的畜禽養殖場全部能夠綜合利用畜禽養殖污染物或進行無害化處理,新建、擴建的畜禽養殖場達到規范化、標準化、無害化的要求。同時抓好規劃將要新建的畜禽養殖場建到各鎮鄉綜合農業園區,鼓勵有條件的畜禽養殖場建辦有機肥料加工企業,形成種養業的生態良性循環。
三、準入要求
(一)根據市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年~年),鎮河以北,鎮、、、公路以南區域,、交要道、主要河道、城鎮、居民區、學校、醫院、其他畜禽場等1000米以內,距屠宰場、畜產品加工廠、畜禽交易市場、垃圾及污水處理廠、污染嚴重的廠礦1500米以內的區域,為禁止畜禽養殖區域。禁養區域內不得再新建、擴建畜禽養殖場。已建的養殖場視情況按下面第(二)條的要求進行整改或遷出。
(二)在可養殖區域內的畜禽養殖場:
1.對肉豬年出欄500頭以上、肉禽年出欄20000羽以上、蛋禽存欄2000羽以上、奶牛存欄20頭以上的畜禽養殖場,按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省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審核發放和畜禽養殖備案辦法的知》(政辦發〔2009〕130號)文件要求,需向農林局提出備案申請,由農林局牽頭,組織畜牧、國土、環保等專家現場核實,符合規定要求予以登記備案,并取得畜禽標識代碼。對未過登記備案和取得標識代碼的由農林、國土、環保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進行嚴肅查處。
2.鼓勵畜禽養殖場建在荒灘、荒地等未利用地,盡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禁止占用基本農田。
3.對新建和擴建的規模畜禽養殖場,實行環評準入制,沒有過環評的畜禽場不得新建、擴建。
4.對畜禽養殖戶特別是養豬戶,糞便等污染物不得直接排入溝河或露天堆放,必須根據相應的生產規模建辦相應的凈化池或沼氣池,具體標準如下:
(1)年飼養規模為200頭以下的養豬場,凈化池或沼氣池不小于30m3;
(2)年飼養規模200頭以上500頭以下的養豬場,凈化池或沼氣池不小于50m3;
(3)年飼養規模500頭以上2000頭以下的養豬場,凈化池或沼氣池不小于100m3;
(4)年飼養規模2000頭以上5000頭以下的養豬場,凈化池或沼氣池不小于200m3;
(5)年飼養規模5000頭以上10000頭以下的養豬場,凈化池或沼氣池不小于600m3;
5.對未過環評、沒有登記備案的畜禽場,以及環境污染嚴重的畜禽場要加以整治,限期整改,達不到要求的予以取締。
四、嚴格監管
各鎮鄉、園區都要掌握轄區內禁養和可養區域的分布情況,在農業招商引資過程中,對規模養殖場要提高進入門檻,在畜禽養殖場建設的同時必須建有相配套的排污設施,嚴禁高污染養殖場進入轄區范圍。
環保部門要加強對規模畜禽養殖場設計施工和運行等階段的環境保護監督管理,畜禽養殖場新建、擴建或改建過程中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在畜禽養殖場設計施工時,應當依據經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嚴格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
農林部門要加強畜禽養殖場監管,加快推進養殖場規范化、標準化生產。嚴格飼養企業動物防疫條件,規范動物疫病防控措施。加大對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經營、使用的監管力度,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工商、質監和公安等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提出的“執法聯動”安排和部署,依法行政,嚴格執法,認真履行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要加強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監控,防止不符合要求的畜產品流入市場。
五、完善機制
(一)建立領導小組,全面推進畜禽養殖管理。成立市規范畜禽養殖管理領導小組,協調規范畜禽養殖管理的各項工作。領導小組實行部門聯動制、雙月例會制等制度。各鎮鄉、園區也要相應建立領導小組。
(二)實行整體聯動,實現畜禽養殖管理突破。畜禽養殖規范管理,實行“屬地負責制”。各鎮鄉要認真對待,切實負責,市各有關部門要緊緊圍繞規范畜禽養殖管理主題,充分發揮各部門優勢,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對重大綜合性畜禽養殖管理工作,要團結協作,齊抓共管,形成合力,促進畜禽養殖業走上規范化、標準化、生態化道路。
(三)加強檢查考核,提高畜禽養殖管理水平。要根據規范畜禽養殖管理內容,在組織領導是否到位、宣傳發動是否扎實開展、畜禽養殖分布是否合理、環評機制是否落實、污染綜合治理是否見效等方面組織考核,建立獎懲機制,對實施有力的部門和鎮鄉予以獎勵,對實施不力、造成畜禽養殖管理混亂的部門和鎮鄉予以報批評。過加強檢查考核,提高我市畜禽養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