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強社區建設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明確社區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服務居民為重點,以居民自治為方向,以維護穩定為基礎,以文化活動為載體,以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為關鍵,服務群眾,造福群眾,努力把社區建設成為各種社會群體和諧相處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基本原則:
以人為本、服務居民。堅持以區域內社會人為服務對象,做到民思我想,民困我幫,民求我應,民需我做,把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支持不支持和滿意不滿意作為社區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共駐共建、資源共享。充分調動社區內的單位、團體、學校等一切力量,廣泛參與社區建設,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有效的、合理的、最佳的配置,開發區內各種各樣有形和無形的資源,使社區內的單位和人做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主意出主意,營造共駐社區、共建社區的良好氛圍。
責權統一、管理有序。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城市基層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社區組織,明確社區職責和權利,改進社區的管理與服務,寓管理于服務之中。
擴大民主、居民自治。堅持按地域性、認同感與社區構成要素科學合理地劃分社區,在社區內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逐步實行社區民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
因地制宜、勇于創新。堅持從實際出發,本著“面向未來、總體思考、立足鎮情、體現特色、積極探索、大膽試驗”的構想,走出一條適合我鎮實際且符合現代社會發展趨向的社區建設發展模式。
二、社區的發展目標與主要任務
1、發展目標:按照北擴西進、二次創業、加快城市化進程的發展要求,要深化社區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實現重心下移,建立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要拓展社區服務領域,不斷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整體素質和文明程度,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加強以黨組織為核心的社區組織建設,進一步增強社區的凝聚力;整合優化社區資源,形成全面建設和諧社區的整體合力,努力建設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
2、主要任務:依據上述確定的規模的發展目標,我鎮今后三年社區建設要按照“一年打基礎,二年求發展,三年上水平”的運作思想,逐步建立起具有通安特色的社區建設發展模式。一是拓展社區服務。不斷完善服務設施,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服務內容要突出“四個面向”:即面向社會各類困難群體和優撫對象的福利服務;面向普通居民群眾便民利民的日常生活服務;面向轄區內企事業和機關團體的社會化服務;面向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和社會保障社會化服務。以相關單位、社區居委會為依托,建立社會化的服務組織,形成服務網絡體系,使社會服務向全方位、多層次、多領域方向縱深發展。二是美化社區環境。做好社區凈化、綠化、美化工作,大力治理臟、亂、差,不斷改善社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努力建設干凈、整潔、優美的文明社區。三是抓好社區衛生。積極抓好以醫療、計劃生育、康復、保健、疾病預防、健康教育為主要內容的社區衛生服務,逐步設立社區醫療站,家庭病床,建立健全社區衛生、計劃生育服務網絡,方便群眾就醫,不斷改善社區居民的衛生條件。四是發展社區文化。充分利用社區文化活動設施,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大力發展廣場文化、企業文化、樓院文化、鄉村文化、家庭文化和旅游文化。充分利用社區內的各種專欄、板報,宣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五是加強社區治安。進一步完善社區治安管理體制,健全社會治安防范體系。公安機關要落實社區治安責任制,設立社區警務室(面積不少于15平方米),實行“一區一警”和群防群治相結合,組織開展經常性、群眾性的法制教育、法律咨詢、民事調解,加強對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和流動人口的管理,消除各種不穩定因素。
三、社區建設的組織體系和管理體制
(一)建立社區的組織體系
1、社區黨組織
社區黨組織是社區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要在鎮黨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根據黨員分布情況,及時建立和健全社區黨的組織。凡居住在社區的離退休黨員、流動黨員、未建立黨組織的非公有制單位中的黨員,其組織關系均轉入社區黨組織,參與社區黨組織活動。社區黨組織的職責是: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團結、組織黨員和居民群眾進行社區建設;支持和保證社區居民委員會依法履行自治職責,加強黨組織的自身建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發揮黨員在社區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2、社區自治組織
社區自治組織是在黨的領導下,社區居民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群眾性自治組織。
社區居民代表大會,是社區群眾性民主決策機構。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由社區居民代表、社會單位負責人代表組成。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的主要職責是:按照自治章程制定社區工作的各項制度,依法選舉社區居民委員會并對其工作進行評議和監督,對不稱職的成員進行罷免,討論決定社區內的重要事項等。
社區居民委員會是社區的自治主體組織,對社區成員代表大會負責,執行其決議,接受其監督。社區居委會的主要職責:在有關部門和鄉鎮的指導下,執行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負責社區日常事務的管理,協助政府有關部門開展工作,發動組織居民、轄區單位及社會力量開展社區建設,反映居民意見、要求和建議,對與社會密切相關的政府部門的工作進行監督和評議。
社區協商議事委員會,是社區議事組織。其成員由社區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知名人士、居民代表、轄區單位代表等組成,實行聘任制、義務制,行使對社區事務的建議權、監督權和討論權等。
社區建設志愿者隊伍是社區建設的重要力量。要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和動員,采取多種方式,激發志愿者服務社區和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社區居民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意識,踴躍參與公益性、福利性、群眾性活動,開展各種自助、互助和社區志愿服務,推動社區建設健康發展。
(二)創新社區管理體制
1、理順政府與社區的關系
政府各職能部門與社區居委會的關系是指導與協助、服務及監督的關系。各部門要結合行政管理職能,切實加強社區建設。深入調查研究,了解社會需求,該轉變的職能,徹底轉變;該下放的權利,堅決下放;協調服務,切實到位。各有關職能部門要在社區全面推行“三公開”制度,即工作職責公開、服務承諾公開、監督辦法公開,自覺接受社區居民的監督。
要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把政府職能切實轉變到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方面上來,實現基層基礎工作社區化、社區建設社會化。要結合本地實際,及時成立“社區服務中心”,在切實負起對轄區社區建設的規劃、指導、組織、協調等職責的同時,要將屬于社區自治范圍內的社區居民活動組織權、社區居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決策管理權、社區居委會自有資產管理權等下放到社區居委會。
2、建立和健全社區民主自治機制
社區民主自治主要體現在社區組織依法管理、依法自主決定社區內部事務和對政府工作實施評議監督上,其核心是“社區以人為本,民以社區為家”。在社區內實現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要逐步使政府部門與社區組織由過去的領導與被領導、命令與服從的關系,轉變為指導與協助、服務與監督的關系。社區組織要通過制定“社區章程”和“居民公約”,確定社區成員在社區中的主人翁地位,同時規范居民行為。建立和健全各項制度,發揮自治功能,落實自治權利,確保社區居委會成員,自主決策社區內重大事項,自主管理或協助政府管理好社區內部事務。
四、努力建立多渠道的社區投入機制
1、落實社區居委會工作經費。從年起,社區居民委員會辦公經費和工作人員(按核定人數)工資納入鎮財政預算。
2、完善社區建設的財力保障機制。按照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在分清事權、明確責任的基礎上,實行“財隨責走,費隨事轉”。鎮財政每年安排的用于社區居委會的專項資金,不得擠占、挪用或截留。對于不屬于社區居委會職責范圍,但需要社區協助的行政事務性工作,應實行有償服務,給予社區相應的經費或補貼。
3、鼓勵和支持各類組織、企業和個人開展社區服務。鼓勵相關企業通過邊鎖經營提供購物、餐飲、家政服務、維修、再生資源回收、中介等社區服務,繼續推動社區便民商業體系建設。對開辦商業性社區服務項目的,有關部門要依法簡化審批手續,維護其合法權益。積極落實各項優惠政策,鼓勵下崗失業人員自辦或合伙興辦社區服務項目,或通過小時工、非全日制工和階段性就業靈活方式參與社區服務,實現服務模式創新。
五、切實加強對社區建設工作的領導
1、把社區建設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要高度重視社區建設工作,并作為深入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我鎮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一項全局性、戰略性任務來抓。要將社區建設納入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整體布局,認真制定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精心組織實施。要把社區建設成效作為考核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一項重要依據。
2、形成社區建設齊抓共管的合力。社區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要認真研究自身工作職責與社會建設工作的結合點、切入點,完善相關配套措施,利用社區平臺,推進各項工作全面上水平。完善社區建設工作協調會議制度。定期溝通情況,指導、協調工作。建立社區居委會向駐社區單位定期通報情況制度,駐社區單位要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力量的作用,形成在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共同推進社區建設的整體合力。
3、建立落實社區建設的激勵機制。每年要對社區建設工作進行考核、評比,華通社區要積極開展“和諧示范社區”創建活動,對在創建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工作者進行表彰,實行創先評優、干部任用與社區建設的和諧統一。
4、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拓寬選人渠道,優化人員結構,加大培訓力度,提高社區工作者隊伍的整體素質,努力建設一支政治素質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強、熱愛社區工作的社區工作者隊伍。社區黨委和管理委員會要從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關心社區工作者,不斷提高社區居委會成員及聘用人員的福利待遇。
5、加強社區理論研究和分類指導。要加強對社區建設工作的調查研究,與時俱進,以創新精神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以點帶面,整體推動社區建設全面上水平。要集中專家學者和實際工作部門等各方面的力量,對社區建設進行理論研究,指導社會實踐。深入開展和諧社區創建和社區建設示范活動,不斷提高社區建設的整體水平。
6、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社區建設的氛圍。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多種媒體,深入宣傳社區建設的重要意義和基本內容,形成社會共識,動員更多力量參與,營造人人了解、全社會支持、各方主動參與社區建設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