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榮辱觀主題活動執行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3月4日,總書記在全國政協民盟民進聯組會上發表了關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講話。胡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概括精辟,內涵深邃,具有很強的民族性、時代性和實踐性,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風尚的本質要求,體現了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鮮明導向,對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德育為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推動形成良好社會風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是今后一個時期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和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指導綱領和重要內容。為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講話精神,切實加強對全體師生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根據杜集區教育局【2006】16號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特制訂本活動方案。
一、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二、指導思想
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校師生思想道德建設和學校德育工作,從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出發,教育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自覺養成“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的良好品德,努力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三、目標要求
根據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的具體要求,在全校師生中開展集中學習教育活動,并把此項活動與師德教風建設和“勤儉自強”創建文明校園主題實踐活動結合起來,通過學習動員、典型教育、自我反思、檢查督導,大力提高師生自身素質,促進教育教學整體水平再上新臺階。
四、方法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3月26日-4月1日)
1、利用周一教師例會時間,召開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動員會,組織學習“八榮、八恥”的具體內容,理解其重大意義和深刻內涵,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2、印發“八榮八恥”材料至各年級、各班、各處室,使全校師生了解“八榮八恥”內容。各班要將材料或宣傳畫張貼上墻。
3、在校園內布置“八榮八恥”宣傳欄,營造學習氛圍。
(二)活動開展階段(4月2日-7月1日)
1、全體教職工要結合自己的工作情況,認真學習“八榮八恥”內容,以“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做人民滿意的教師”為主題寫一篇征文,于下周一上午分別交所屬年級、處室負責人,收交結果記入職業道德考核。
2、各班要舉辦學習“八榮八恥”主題班會,針對學生的特點設計教育內容,由淺入深、循循善誘,使“八榮八恥”的教育內容入眼、入耳、入腦、入口、入心,使學生能熟記具體內容,學校于本周內抽查學生記誦情況,使之內化成學生的自覺行為和基本的道德情感。
3、周一升旗儀式,由校團委以學習“八榮八恥”為教育內容,對全體同學發出倡議。號召廣大學生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在思想上積極追求上進,在學習上刻苦努力,在生活上勤儉節約,在行動上堅決反對有損民族形象的丑惡行為,講文明,講禮貌,守紀律,遵守社會公德和校規校紀。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把“八榮八恥”作為心靈的準則和行動的指南,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共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新風尚。
4、校園之聲和校園信息中心開辦“八榮八恥”系列報道,宣傳報道活動進展情況,宣傳學習活動中涌現出先進事例。
5、舉辦“社會主義榮辱觀”學習骨干培訓班,以各班班長、團支部書記為培訓對象,培訓以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6、清明節期間,由團委組織團員掃墓,同時開展“知榮拒恥、成長成才”演講比賽征文比賽。
7各班出一期“知榮拒恥”為主題的板報,學校組織評比。
8“五四”青年節期間,由團委組織新團員入團宣誓儀式。
9、開展“知榮拒恥、從我做起”系列主題實踐活動活動,設立文明監督員,創建文明校園。
五、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興起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的熱潮。學校成立專門領導小組,監督檢查全體師生的學習情況。領導干部要學在前面,用在前面,做學習的表率和模范。
2、充分利用學校廣播電視、網絡、報刊、櫥窗等載體,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內涵,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3、深入挖掘、大力宣傳和表彰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先進事跡和典型人物,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師生,感動社會。
4、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把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入課堂,針對學生特點,科學設計教育內容,積極滲透社會主義榮辱觀。
5、密切結合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和校園文化建設,強化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要求,使學生在實踐中心靈得到凈化、思想得到熏陶、認識得到升華、覺悟得到提高,在良好的校園人文、自然環境中陶冶情操,促進學生自我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