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員工理論培訓成果的方式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鄧亞君單位:遼河油田茨榆采油廠員工培訓中心
完善并創新培訓機制、培訓方式方法,以激勵機制調動員工學習積極性,在實踐練兵中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創新培訓機制,建立起適應企業發展的有效機制,促進員工素質提升
1.建立健全培訓機制,營造良好的培訓氛圍
從2009年起,教育培訓工作實行“培訓部門歸口管理,專業部門分工負責、公司和二級單位分級實施”的管理體制,積極倡導“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理念,以“優化體系、完善制度、服務基層、提高效率”為原則,各基層單位結合生產實際都相應制定了培訓實施計劃,并能按計劃、有組織地落實培訓計劃中的各項工作內容,營造出了一種“我參與、我學習、我進步”的學習氛圍,不斷提升員工素質,為實現生產經營目標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
為全面發揮培訓管理優勢,增強培訓管理的服務意識,加強培訓需求的信息溝通,切實貫徹服務基層的培訓管理工作要求,分公司成立了培訓管理推進小組,培訓管理員實行分片管理,要求管理人員定期必須到各自分管的單位了解和掌握相關信息;對二級單位培訓管理提供服務、指導和協調;對單位反饋的相關培訓管理問題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并在較短的時間內核查、分析、跟蹤并處理員工出現的問題,使員工在崗位上也能及時解開疑問,及時了解培訓信息。同時,對二級單位培訓管理過程中制度的執行、內部檢查及考核情況進行定期或適時檢查并提出改進措施、建議及考核;組織解決相關培訓管理過程中的難題。通過這一方案的實施,我們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廣大員工的認同。
2.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調動員工學習的積極性從2011年開始,員工職業技能鑒定資格等級與其工資掛鉤,這個舉措極大地調動了員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另外,油田公司每年還要評聘出集團公司技能專家、油田公司技能專家、高級技師、技師。集團公司技能專家每月崗位津貼3000元,油田公司技能專家每月崗位津貼是2000元,廠處級技能專家每月崗位津貼1000元;高級技師和技師的崗位津貼分別是500元和300元。這些舉措極大地調動了員工學技術的積極性。員工參與技能鑒定考試的意識不斷增強,培訓的有效率得以保證。
(二)創新培訓方法,讓員工在學中練、練中學,積極參與到培訓中來,提升員工整體素質
結合以上幾種培訓方法,在企業培訓中采取了系統性的原則,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實施全員、全方位、全程培訓。
1.開展矩陣需求式培訓,實施政治素養和業務技能為主要內容的員工素質能力的“基本素質達標工程”
末來三年內,結合油田公司員工培訓工作實際和HSE管理體系推進總體安排,在全廠范圍內推廣矩陣需求式培訓,覆蓋全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操作技能人員,做到科學實用,簡單易懂,并根據企業發展和技術進步不斷改進;培訓師隊伍專業齊全、結構合理;培訓教材和課件覆蓋面廣、標準統一;培訓評估緊貼崗位實際、注重實效,形成激勵有力、約束有效的培訓考核機制,以此促動全員素質提升。
2.開展全員崗位練兵——油水井現場會診、分析,提高員工對油井的管理水平
第一,參賽選手輪流參加油水井分析比賽,讓更多員工參與到比賽中,提高培訓的全員性。參賽選手均來自采油一線井站的員工,每次參賽選手是由各采油井區自行選拔推薦,為了充分體現全員參與的培訓目的,季度對抗賽采取選手輪流參賽的方式進行,在本單位員工沒有全部完成一輪次比賽前,不得重復參加比賽。
第二,選取事先篩選的具有一定典型問題的油水井,由選手觀場提出解決方案,鍛煉其能力。參賽井來自三個采油井區,均為日常生產油井。賽前由各采油井區各選一口近期生產中出現問題油井作為比賽的候選井上報,并由相關單位準備好問題井的相關資料,包括:井深結構示意圖、示功圖、動液面、生產數據(日產液、日產氣、含水、油壓、套壓)、井位平面圖、連通圖、工作制度(沖程、沖次),比賽井由培訓中心產生。
這種形式的比賽取得的效果:
一是針對性和實效性強,分析出來的問題也得到了選手們的一致認可,提交到廠里通過實施見效,選手也增強了成就感。
二是采取現場答辯的方式,實戰性很強,能真實反映選手的技術能力和水平,也提高了崗位工人對取全取準現場資料的認識。
三是提升了一線員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鍛煉員工實際管理水平有很大促進作用。
四是這種分析比賽是一堂別開生面的技術培訓課,這樣的分析沒有指導老師,需要自己選用井史資料、錄取現場數據,給選手們留下來的記憶深刻,培訓的效果好。
五是力爭三年內使全廠采油工都能參加到此項活動中,真正達到油水井小病不出站、大病會診斷的目的。
創新培訓方式,為技能人才搭建平臺,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的骨干帶頭作用,讓其挑培訓重擔,解決生產難題
技能人才是推動企業不斷發展的重要源泉,企業只有充分發揮技能人才的主體作用,構建技能人才成長通道,才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始終以“現有一批、儲備一批、挖掘一批”為目標,以提高專業理論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目的,通過“師帶徒”、“技術比武”等形式多樣的培訓方式,選拔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技能人才。
(一)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的主力軍作用,成立專家工作室,解決生產實際問題高素質的技能人才作為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的作用顯得尤為突出。今年年初,采油廠在培訓基地設了專家工作室,由集團公司技能專家曹建新等6名同志組成,使高技能人才能有效解決生產中的疑難問題、突發事件。
1.答疑解惑
全年共接聽咨詢電話132個、接待來訪人數85人、解答問題數量176個、生產現場服務32次、解決生產實際問題37個。
2.配合培訓中心搞各種培訓
第一,技能鑒定前培訓:全年初、中、高級共142人,培訓280個課時。培訓中心把專家工作室的成員進行了授課分工,根據內容配備老師,按學員的基礎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培訓的學員合格率在80%以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尖子班培訓:培訓采油單位選派的優秀選手共28名,目前已經培訓4個月授課64課時。
第三,青工技能展示達人賽:2011年3月,局團委舉辦“青工技能展示達人賽”,曹建新同志擔任指導教練,4名參賽選手經過短短的2個月培訓,取得了個人一等獎及團體第三名的好成績。
3.教材開發
為提高采油工人操作技能和油井管理水平,專家工作室自編了《采油工內部培訓教材》,內容包括采油工初、中、高級理論知識、安全知識、實際操作、計算機知識等,教材根據采油工鑒定題庫量身打造,很適合員工崗位培訓及鑒定前培訓。
4.技術攻關
改革創新負責人楊之光的“抽油機井w式固定凡爾單流閥”,目前已經進入油井生產試驗可行性論證階段。在工會舉辦的金點子活動中,曹建新提出的“多種注水方式并舉,科區注水效果顯著”和“頂絲加長桿”分別獲得廠級一等獎和二等獎;在科技創新方面,他的“固定式量油尺”獲得廠級一等獎。
(二)舉辦技能大賽,促進員工崗位成才,增強企業整體競爭力有效利用技術比賽這個載體,調動廣大技術員工學技能、強素質的積極性,通過比賽發現和選拔人才,激發起勇于探索創新的持久動力,為今后更加全面、高效、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工作指明努力的方向。2011年技術比賽,共有7個基層單位、18個科室、共155名選手參賽,涉及采油、輸油、汽車駕駛員、維修電工、井下作業工5個工種,還有管理干部也參加了比賽,參賽人數多,規模大,競賽水平高。
比賽和練兵僅僅是一種形式,提高業務技能,打造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才是最終目的。大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技術、尊重人才的良好風氣和濃厚氛圍,使各類人才工作上有作為,政治上顯地位,經濟上得實惠。不斷提高操作員工技術水平和干部隊伍的管理能力,推動生產經營工作更加順利開展。
加強培訓教師隊伍建設,為培訓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為了提高培訓質量,培訓中心根據《遼河油田公司兼職教師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精神,建立了一支由97人組成的兼職教師隊伍,其中油公司級兼職教師6名,廠級41人,站隊級50人,兼職教師的聘任期限為三至五年,聘期結束后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續聘或解聘,兼職教師年度授課量不少于60課時,廠及油田公司定期評選一定數量的優秀兼職教師,進行表彰獎勵;在教學方面發表有價值的教學成果和論文,在職稱評定和技術等級晉升等方面根據獲獎級別予以承認;公司還有計劃組織優秀兼職教師外出參觀考察、經驗交流等活動。這些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兼職教師授課的積極性,培訓質量有了較大地提高。
實行培訓效果評估機制,不斷提高培訓質量
每個培訓班結束后,都采取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多采用柯氏培訓評估的四個層次:對評估的結果進行匯總并做出總結,對培訓中的亮點在以后的培訓中繼續采用;對培訓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并找出解決的辦法,以免再次培訓時產生類似的問題。
總之,企業培訓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工具,對企業而言,培訓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技能,有效地規范新員工的行為,減少工作中的失誤,更重要的是能夠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從而有效提高企業的生產效能,使企業獲得更大的利益。然而在提高員工個人的綜合素質和工作技能的同時,如何拓寬培訓的知識面、豐富培訓內容;如何建立科學的培訓效果評價體系等,還需要探索。我們的培訓工作還任重而道遠,只有通過不斷創新培訓方式,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企業健康、快速發展,實現公司以人為本、服務企業發展大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