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居室墻飾設計發展方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當前,中西文化相互交流、相互交融與發展,在西方設計風格、設計思潮影響下的中國傳統裝飾藝術要有所發展,就要結合西方設計文化,使中國傳統設計藝術走向世界,被世界所認同。但就如何發展,如何使我國設計文化不失民族傳統又立足世界設計文化之林,是當前國內居室墻飾設計所面臨和尋找探索的。從上面論述中可以看到現代人們對生活方式、文化消費乃至審美觀念有所轉變,就現代居室環境設計藝術的發展而言,我認為應該從設計意識、中西設計文化相融合的傾向、注重民族化和個性化等方面來考慮和發展。
一、反璞歸真的設計意識
唯物辯證法的理論告訴我們:當事物的發展走過了一論之后,他的起點與終點逐漸接近,形成了事物發展的循環圈。返璞歸真意識就符合事物的這種發展規律,從人類文明的開始意識的建立,人類走過了漫長的文明之后,更加注重原始的審美情結,一些帶有傳統色彩的裝飾設計和民間裝飾藝術品又重新得到了人們的關注,使古老的裝飾藝術又注入了新的活力,各種具有原始意象的裝飾設計作品也大量涌現出來。但是這種回歸并不是簡單的重現,它是否定之否定的形式,是對原有形態的一種突破和升華,它既吻合了現代人潛在的文化心理,又更多地賦予其現代的設計意識。人們將自然環境中的植物等傳統元素引入室內,可以調節現代社會節奏,改善人工材料所帶來的緊張感和冷漠感,取得視覺與心理上的平衡,達到美化居室環境,愉悅精神的目的。回歸自然,追求健康的新生活理念,對居室形式的設計運用有重要的影響。[1]現代墻飾設計中,開始大量的運用傳統符號,表達人們對自然,對生命的崇尚,表現出明顯的中國特色。
二、立足傳統,多元化發展傾向
從墻飾設計的發展來看,現代文化的多元化格局和藝術思潮多樣化對中國傳統墻飾設計觀念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使墻飾設計的內容到形式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一種發展趨勢。它必將使墻飾設計藝術更富有變化,更富有包容性,更具活力[2]。回顧本世紀初裝飾設計發展的狀況,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各藝術流派的不同風格,給墻面裝飾設計的發展帶來了觀念性的影響。我們要發展中國自己的現代居室墻飾設計文化,就要立足傳統,融入世界,反映歐陸文化、美國文化以及世界形形色色的現代流派文化現象,同時要適應中國的國情、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為設計出發點,吸納西方設計思想,設計為大眾所接受的藝術形式。如超現實主義、構成主義、纖維藝術等。對于這些設計思潮的引用和發展,是為了適宜現代人對現代多元文化的吸收,同時又是文化的表現形式。
1.超現實主義學派。超現實主義學派提倡在視覺領域,表達人的直覺、夢幻和無意識領域任意組合的觀念。如圖1,利用超現實主義以超越現實的、夢幻般的思維方式和細心的自然主義繪畫方法,在居室墻飾中創造現實和幻覺、真實和虛幻的并置,使現實的形象在幻想的空間中自由碰撞。這也恰好吻合了現代墻飾設計理想化的審美特點,成為現代裝飾設計中普遍追求的設計藝術風格之一。
2.抽象構成主義。西方抽象構成主義的特點是有意隱去自然形態的描寫,追求有次序的合理美,是以多變化多形體的幾何形構成畫面。如圖2所示,在居室墻飾設計中,利用構成主義作品中的審美節奏和藝術韻味的形式,使人們在形、色的流動中,得到視覺上的平衡和心理上的滿足,形成了現代墻飾設計的新造型與新環境。
3.纖維藝術流派。纖維藝術形式突破了傳統編織的生產方式,人們可以通過對不同材料的選擇,創建抒發個人感受和藝術創作語言的自由空間。運用天然纖維材料、人造纖維材料甚至現成成品材料,在居室墻飾設計中,可以使纖維藝術懸掛形式由單純的壁面形式向空間形式發展,構成“軟雕塑”的概念。如圖3在現代裝飾藝術中,我們可以在傳統裝飾元素中引用其構成形式,發展多元化的風格,滿足不同群體對陳設環境的要求。
三、反映民族文化特色
中華民族具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和藝術風格,同時,其內部各個民族的心理特征與習慣、愛好等也有所差異。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地域的封閉逐漸消失,設計語言日趨國際化,而這種國際化產生于多個國家民族文化的交融,民族藝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使傳統墻飾藝術從而得到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崇尚的是平和,重德,重傳統,重主體的生活方式,相比外來文化,對傳統文化有很高的認同度[3]。這一點在墻飾陳設藝術中應予以足夠的重視。關注民族文化,是一種關注社會、親情、關注生活品質升華的創造。居室環境既是每個民族生活的個體,又是反映民族文化的個體,文化藝術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記憶,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更新,又始終保持著傳統的基因和特質的文化藝術[4]。堅持它的藝術形象和文化身份有助于社會的進步更有助于表現個人的藝術修養。第一,運用傳統的動物圖案來傳承中國文化。如在現代居室墻飾中設計獅子、麒麟、鳳凰等動物造型裝飾,因為它們是中國人最熟知的吉祥動物,不同的動物對于不同的民族又有相異的內涵,運用到現代居室中會給人寄予希望。又如在現代居室墻飾中運用喜鵲的形態做裝飾元素,會帶給居住者心情的愉悅,因為喜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喜事來臨的象征,人們的精神就可以得到自我的慰籍,同時對于居住者創造一種生態環境的思想氛圍。第二,利用傳統的植物象征性來設計現代居室環境藝術,例如在居室墻飾中裝飾四季植物,并給予相應的文化寓意。文人居住的空間環境配以翠竹、梅花,因為梅花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中象征著文人的凝寒不屈,翠竹象征著文人的高風亮節,蘇東坡有詩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充分體現了文人對竹的偏愛。又如在經商者居室墻飾中配置牡丹、桂花、海棠、玉蘭,因為在古代傳統居住裝飾中有用這些植物來象征“玉堂富貴”的文化內涵,玉代表玉蘭花,堂代表海棠花,牡丹代表富貴,而且貴與桂花同音。不同民族對自然萬物的認識有其獨特的民俗文化性,這一文化傳承思想運用到現代居室墻飾設計中,不僅能夠給人們以美感的享受,同時也可以增添人們對傳統文化知識的積累,豐富人們的生活情趣,達到多樣的統一。
四、注重“個性”化表現
“個人”是社會中的個體,但不是“孤獨的個人”,而是“社會中的個人”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文化的主體。“以人為本”的思想伴隨設計思潮的發展而進步,“人本”再不是簡單的滿足基本的使用功能,它體現了一種情感上的關懷,以情感訴求的滿足為設計的思想基礎。居室空間是人類最基本的生活環境,對于它的營造,突顯了人們對本身人文環境和審美觀念的需求。“個性”的塑造是表現居室境界的理想選擇,是完全建立在性格、特性、性情和學識教養深度各異的因素之上,通過墻飾陳設藝術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情趣和格調,才能滿足和表現每個個人和群體的特殊精神品質和心靈內涵。針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特有的文化心理進行設計定位,才可能使其設計風格既具有獨特的個性,又不受排斥,才能為大眾所接受。人是居室環境設計的主體和服務對象,人對居住環境的需求決定著居室個性設計的方向。
當人對室內環境的需求,表現出回歸自然、重文化、高享受和重情感、多元性與個性化的傾向,協調“人—空間—環境”的相互關系,使其和諧統一,形成完美、舒適、宜人的生活空間,是室內個性化設計的最終目的。不同的民族和地域,有著不同的傳統和思維習慣,而每個居室的不同主人的審美要求和文化品位更是層次不齊,千差萬別。因此必須充分發揮墻飾設計的個性。“個性”化的追求是個體本身對現代審美觀念的反映,是對現代文化思想的反映。現代的審美觀念是創造室內視覺環境和形式美的出發點,是建立居室空間設計和墻飾設計的形式原理和形式法則的基礎。居室墻飾藝術的造型、色彩和材質等要素,必須在美學原則的制約下,求得敏銳感觀和視覺享受,陶冶情操的美感效果。個性的塑造是表現室內境界的理想選擇,通過居室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情趣和格調,才能滿足和表現個人和群體的特殊內涵。同時格調高雅、造型優美、具有一定文化內涵的墻飾藝術品使人怡情悅目,陶冶情操,這時陳設品已超越其本身的美學界限而賦予室內空間以精神價值。“個性”化能夠創造出溫情的又反映文化性的居室空間,所以居室墻飾設計必須經常通過現代美感和個性,使有限的空間發揮最大的藝術形式效益,創造非凡的賦予情感的居室生活環境。
從前面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現代居室墻飾設計藝術有一定的文化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淀。裝飾畫作為居室中的陳設品,是適時產生的藝術表現形式,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表現。它凝結了中國傳統文化和思想,是人們的行為準則,倫理道德規范,又體現了人們的審美情趣,對現代生活有一定的影響。在現代墻飾藝術中,形式多樣,不拘一格,相比傳統中堂畫的標準模式靈活了很多。越來越多的藝術作品傾向于對傳統文化的表現,表現對傳統、對自然的回歸。究其原因在于,生活方式的轉變、文化消費方式的轉變、現代人審美觀念的轉變,追求身體與心靈的雙重放松空間。與此同時,墻飾藝術受到西方現代設計文化的影響,并促進了中國傳統設計思想對現代美學意識的認識與融合。我們要發揮中國人特有的傳統文化思想和審美意識,使現代居室墻飾設計藝術同其他文化藝術一樣,立足與民族文化之林,形成獨特的裝飾藝術。將立足傳統,傳統藝術所蘊涵的傳統審美精神應用于現代設計之中,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具有鮮明、濃郁的文化特征,而且其本身就是人類的一種文化活動和文化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