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析英美文學閱讀在大學英語教學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重視英美文學閱讀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師要充分認識英美文學閱讀在大學教學的必要性,針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優化英語教學模式,以英美文學知識的學習,擴展學生視野;應用英美文學閱讀提高學生閱讀技能;開展英美文學交流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開展英美文學閱讀活動,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英美文學作品的更深層次,注重學生的閱讀體驗,了解國外文化背景,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英語文學素養。
關鍵詞:大學英語;英美文學;閱讀;運用策略
文學是對人類精神文化的記錄與傳承,是社會文化的重要載體。英美文學閱讀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實用能力,拓展知識視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學本身所具有的文化魅力也對閱讀者產生吸引力與探究興趣。將英美文學主題性閱讀引入大學英語教學中對于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及學生的文學素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運用英美文學閱讀的優勢,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與發展。
1將英美文學閱讀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必要性
英美文學作為一種文化的體現與傳承,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被廣泛傳播。世界上流傳著豐富的英美文學作品,它之所以成為人類文學作品的寶貴資源,是與其獨特的魅力分不開的,英美文學也體現了民族的文化特質。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通過學生對英美文學的閱讀,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從而促進大學英語教學目標的達成,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在我國,關于將英美文學閱讀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陳光樂在《英美文學教學與大學英語教學》中指出:“應該加強英美文學教學,以適應我國英語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培養出高素質的國際化人才”(陳光樂,2004),王宇在《英美文學在大學外語教學中的運用》中也認為“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注意導入文學因素,培養并積累學生的文學知識”(王宇,2004),將英美文學閱讀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對英美國家文化及風土人情的深入了解與全面感知,從而實現與中國文化的對比,了解其不同點與共同點,從而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長期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的大學英語教育,教師滿堂講解灌輸的教學模式還在大部分大學英語教學中占有很大比重,陳舊的教學模式阻礙了學生英語實用能力的提高,學生對教師的講解灌輸產生依賴,在學習中缺乏主動性、探究性與創造性。文學自身的魅力可以對閱讀者產生吸引力,在大學英語教學開展文學閱讀,教師要強化引導,明確英美文學閱讀目標,使學生把握閱讀與探究方向,在閱讀中有效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綜合英語能力。在英美文學閱讀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在課內外通過對英美文學作品的廣泛閱讀,突出自主學習地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應用能力。
2英美文學閱讀在大學英語教學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2.1學生缺乏英語學習動力
大學英語教學長期沿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師滿堂講解灌輸,屬于知識輸入式教育,隨著教育形勢的不斷發展,這種灌輸式教學的弊端越來越顯現出來,學生長期處于被聽講的消極學習狀態,沒有發揮自身學習主動性的機會,大部分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只是站在中文的角度去分析英語文學作品,只注重對詞句的分析、語法的解析及翻譯的技巧等方面,對于文化背景、寫作創新技巧、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等方面缺乏重視,課堂教學缺乏英美文化體驗的氛圍,學生學習興趣很難得到激發,學生認為學習英語文學與自身專業與考試無關,對未來工作不會發揮重要作用,不會提高自身文學修養,也不會對整體英語學習起到任何作用。
2.2教師對英美文學閱讀缺乏重視
部分教師沒有認識到英美文學閱讀的重要作用,認為英美文學語言艱深難懂,并且陌生詞匯太多,不像現代生活中使用的語言簡單易懂,應用廣泛,因而部分大學英語課堂拒絕講授英美文學,存在著輕文學重科學、重實用輕素質的教學傾向。實際上,文學屬于藝術語言范疇,文學語言不但與大眾使用的語言具有相同性,而且是對藝術語言的靈活運用,在文學語言的學習中,學生可以更好地接受文學語言的輸入。實際上,文學語言是文學家對本民族語言進行反復提煉的結果,具有非常強的表現力與感染力,是來源于大眾的一種藝術語言形式,所以,文學語言更能給學生以豐富的語言體驗,給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語言資源,文學語言體現了生活的各種情景、人物的各種表現、社會文化的各個層面的情態,文學是語言的延伸,是理想的語言輸入,教師要加強對英語文學的認識。
3英美文學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3.1重視英美文學知識教學,擴展學生視野
大學英語教材的編排是經過專業人士反復論證,并考慮教與學各方面的因素而精心設計的。在英語教材中不同的單元所表達的主題是有所差異的,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其表現的主題,適時引入與課文或單元內容相關的文學作品,這樣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文學閱讀體驗素材,加深學生對語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文學的作品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外國文學有更深入的了解,對于外國文化背景有較好的理解,文學閱讀是對大學英語課堂閱讀的有益補充與延伸,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與立體,提高學生的理解與學習效果。如在教學文化沖突這一閱讀材料的主題時,假若教師按傳統教學方法實施照本宣科的教學形式,從理論上講述兩種或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觸過程中所產生的競爭與對抗狀態等定義,這種說教式的教學很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也就很難對文化沖突進行有效的理解。這時,教師可以適時引入英美文學閱讀,如教師引入有關族裔的文學作品,學生根據作者的描述,從不同角度全面分析文化的差異,如作品《最藍的眼睛》《秀拉》《所羅門之歌》等作品中都從不同的角度表現了這一主題。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文學作品聚焦文化沖突主題,講述了美國黑人的生活,分析了美國黑人在白人的壓迫下所處的文化窘境,在此基礎上對于建構美國黑人文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認為需要堅持本民族的歷史與文化,還要善于吸引收外來文化,這樣黑人才能擺脫歷史與文化的包袱,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與發展。作者的描寫與闡述十分細致,入木三分,無論人物的塑造還是故事情節的鋪設,都富有文學特有的氣息和吸引力,富有感染力的描述呈現了文化沖突的狀況,同時也闡述了對文化沖突的理解。學生閱讀這些名著,既可以透徹理解文化沖突的含義,也可以通過對文學知識與文本的分析,體驗到文本的娛樂與教化功能,學生在這個文學世界中暢游,對于英美文化傳統、社會政治和經濟體制等背景知識進行深入了解,學生的知識視野得以拓展,同時語言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3.2在英美文學閱讀中提高學生閱讀技能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入英美文學閱讀除了能夠促進學生對英美文化的了解、拓展知識視野外,還可以提升學習閱讀技能。文學閱讀的目標應該定位在讓學生多了解英語相關知識,拓展學生知識領域,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技能等層面,不僅在課上引入英美文學閱讀,還要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閱讀優秀的外國文學作品豐富知識積累,提升閱讀技巧,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英美文學作品,并注重對學生從語言表達技巧上進行引導。學生在對英美文學閱讀時會遇到一定的困難,閱讀速度較慢,對于文章中的一節細節也難以理解透徹,教師就需要結合學生這些問題,幫助學生有效解決,讓學生深入到文本內里,強化情感體驗,理解文章意境與語境,深切體味語言,清楚閱讀時要抓住文章的主題和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抓住矛盾的沖突,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與作者對情節的構思之妙。為了促進學生的深入閱讀,在閱讀時讓學生帶著下列問題進行閱讀:一是了解文章所致力表達的是什么?二是怎樣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三是在閱讀中了解作者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是什么,啟發學生在閱讀時要找準文章的線索,找出主要人物,深入到文本當中,感受文中人物的精神世界,了解人物內心世界的沖突,以及人物與人物之間的沖突及人物與社會之間的矛盾。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訓練中提升閱讀技能,如在什么情況下運用掃讀,什么情況下運用跳讀,什么情況下運用意群閱讀,什么情況下運用長句短讀等。提高學生單位時間內的閱讀效率與質量。
3.3開展英美文學交流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入英美文學閱讀,需要加深學生對閱讀的體驗,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意境,以及詞匯、句段的語境,提升學生語感、審美與語言感受能力,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思維,及靈活運用英語進行表情達意的能力。要實現這些目標,教師必須重視英美文學閱讀活動的交流與互動。在英美文學閱讀活動中,鍛煉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可以在學生閱讀原著的基礎上,進行拓展閱讀,讓學生了解所閱讀作品及其同類作品的更多信息,在文學交流活動中,讓學生暢所欲言,實現觀點與觀點的交鋒,相互借鑒,促進思考,了解作品的內涵,以英美文學特有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如在進行莎士比亞戲劇的專題閱讀時,教師可以根據作品特點組織學生開展閱讀其他與之相關的文學作品,在閱讀中引導學生注重反復欣賞、交流和總結,讓學生發表自身的看法,進入文本的更深層次,與作品及作者達成情感共鳴。通過舉辦文學交流會活動,教師從知識講解者轉變為文學課題探究的引導者,教師可以參與學生交流活動,發現問題及時給予點撥與引導,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與自由發揮的空間,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3.4深化英美文學閱讀,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大學英語教材所編選的英美文學閱讀素材,都是用純英語編寫的,不乏經典英美文學作品。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默讀文學作品,還要選擇相關經典片段讓學生大聲朗讀,對于作品中出現的名言警句,同學之間可以說出來,將作品中的優秀句子或段落寫下來,把有疑問的知識點記錄下來,進行交流探討,促進問題的解決。在整個英美文學閱讀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得到有效訓練,并且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也得到同步提高。在英美文學閱讀中,特別要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在閱讀中學生可以接觸更多的口語表達話題,并且在口語表達的話題中涉及廣泛的英語基礎知識,學生在不斷的閱讀中可以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英語口語交際能力。通過對英美文學中小說、散文、劇本、詩歌等的閱讀與賞析,可以提高文學鑒賞能力,在閱讀了英美文學作品之后,讓學生回答其中的相關問題,或者簡要復述其中的故事情節,學生就會在長久的訓練中習得英語,形成英語語言思維。學生閱讀每篇英美文學作品,教師都會對其中的重要的語法現象、語言表達習慣等進行重點訓練,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詞匯,掌握表達技巧,這些都對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4結束語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重視英美文學閱讀,在教學中不僅重視詞匯、語法的分析,還要通過閱讀方法的指導及英語語言思維的培養,引導學生進入深度閱讀狀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學生的閱讀體驗,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董業婷.新課改模式下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有效性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2(11):79.
[2]馬麗紅,陳金龍.初中英語詞匯的趣味化教學模式初探[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2(26):12.
[3]劉麗.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實踐[J].中學教學參考,2013(7):113.
[4]陳光樂.英美文學教學與大學英語教學[J].山東外語教學,2004(4):31-32.
[5]王宇.英美文學在大學外語教學中的運用[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4):65-66.
作者:趙世杰 趙艷 單位: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